您好,欢迎访问星空旅游网!
2021
04/03
11:00
你的位置:首页 > 旅游攻略

毛乌素沙漠真的消失了吗|大象公会

原标题:毛乌素沙漠真的消失了吗|大象公会

你对毛乌素沙漠有很多误会。

文|S.P.

很遗憾,虽然毛乌素沙漠有变绿的倾向,但它并没有消失,在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消失。

毛乌素沙漠并不是这几年才「变绿」的,在2016年就有关于荒漠变「林海」的报道。

而这一轮毛乌素沙漠「消失」的报道,有很明显的传播乌龙痕迹。

它起始于2020年4月23日,《陕西日报》刊发的头条文章。

这篇文章被多家官媒转载报道后,4 月 29 日,《北京日报》发表评论文章,并且被新华网转发。

注意这里标题含义的改变,原先的「陕西版图」不见了,变成了「千年沙漠消失」。而让舆论振奋的也是后一种含义:毛乌素沙漠已经消失了。

报道就这样出现了偏差。

查一下地图就知道,毛乌素沙漠并不仅仅是在陕西境内,它的大部分都不属于陕西。

地图中的神木、定边、靖边、横山、榆阳都属于榆林市,盐池属于宁夏,其余部分则是内蒙古。

用 Google 卫星图也能清晰地识别这片与周围植被密度明显不统一的区域。

其实,《陕西日报》的原报道也把目前的治沙进展说得很明白:

陕西省林业局局长党双忍说:「作为自然地貌,毛乌素沙地不是真的消失,只是流动沙丘全部得到固定。这些治理成果还属人工干预,尚需加快沙区生态系统的正向演替,实现自我循环发展,从根本上改变沙区生态面貌。」

总结起来就是:榆林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固定和半固定,很难再看到成片的沙漠。

无可否认,毛乌素的治理取得了很大进展,只不过并没有变成很多人想象的绿洲。

根据韩雪莹等学者的研究数据,毛乌素沙漠的面积在2000年左右达到顶峰,而后开始逆转。到2017年,沙漠面积有明显的减少。相较于2000年,有60%极重度沙漠化和重度沙漠化土地逆转成中度沙漠化和轻度沙漠化。

不过,尽管总体的沙漠化逆转形势喜人,在局部地区仍然有严重的恶化现象。

值得说明的是,毛乌素的快速逆转是发生在2000—2010年间。在2010年后,「变绿」有所放缓,进入稳定逆转阶段,极重度沙漠化土地和重度沙漠化土地分别以每年 1% 和 2.7% 的速度逆转,因此,毛乌素沙漠的治理还任重道远。

那毛乌素沙漠又是如何得到治理的呢?

准确地说,毛乌素沙漠应该称之为「毛乌素沙地」。它并非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沙地中部和东部属于干草原亚地带,西北部边缘属于向荒漠过渡的荒漠草原亚地带,在东南边缘地带,从气候带上来看有向森林草原过渡的趋势。

与我国其他沙漠地区相比,毛乌素水资源更为丰富,地表水体主要由河流、湖泊、水库及人工水体等构成,因此才存在沙漠变森林的可能性。

尤其是榆林地区所处的东南方向,1985 年有一篇名为「来自长城脚下的渔汛」的文章,还曾介绍「地处长城脚下、毛乌素沙漠边缘的榆林地区,水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淡水渔业生产。」

关于毛乌素沙地的历史成因,由于缺乏精确的数据,学术界一直有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毛乌素荒漠化的主导因素,到底是气候变迁还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从自然条件来说,毛乌素的形成条件是有着丰富的沙源:广泛分布的砂岩,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经大风吹蚀,风化成沙砾物质。与此同时,该地区频繁出现的时速大于 5m/s 的起沙风与干旱季节同步,为毛乌素沙漠的形成准备了丰厚的物质条件。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毛乌素一定会成为沙漠,历史上毛乌素经历了多次沙漠—非沙漠的转变。丁仲礼等学者也认为现今的毛乌素沙地并非气候演变的「顶级产物」,流沙的分布范围与目前的气候条件是不相适宜的。也就是说,就气候和植被而言,毛乌素并不应该是沙漠形成和分布的地区。

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由于毛乌素地区脆弱的生态条件,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极易促进沙漠的扩大化。

以情况较为清晰的现代而论,毛乌素沙地重要的人为活动主要有 1955—1956 年、1958—1962 年及 1970—1973 年 3 次较大范围的开荒。在 50、60 年代,毛乌素距离库布齐沙漠尚且有70多公里的距离,到了 80 年代,两个沙漠便相遇,成为「握手沙」。

改革开放后,人为破坏的倾向逐渐得到改善,从 1978 年开始的实施三北防护林生态建设工程;1983 年实行包地到户后,牧民自己管理草场,过度开垦、滥樵采现象减少,过度放牧得到缓解;80 年代后期沙地牧区限养山羊;1998 年以来开始实施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东部和南部沙漠边缘由于较好的自然条件,开始出现局部逆转,但是整体依旧处于恶化的局面。

区 I 为榆林地区所处的东部与南部,区 II 为毛乌素中部与西北部

毛乌素沙化的整体逆转,除了人为的努力,还离不开环境的配合:由于全球变暖的影响,进入 21 世纪以来,毛乌素沙地的气温也在稳定升高。

气温升高带来的最直接变化是,对毛乌素荒漠化起着重要作用的大风减少了,风速降低了。

尽管降水从大的尺度来说,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春季与冬季降水的逐年增加,也对风沙活动起到了抑制作用。

在气候暖湿化的背景下,通过科学治沙的努力,毛乌素沙漠的治理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展。

对一般人而言,全球变暖帮助沙漠「变绿」多少有些诡异,但对于相关研究者,这其实并不是太稀奇。

丁仲礼等人在1995年的论文中就预测过:

如果温室效应继续导致全球变暖,毛乌素沙地将如何演化呢?笔者认为毛乌素沙地不会南侵,将 有绿洲化的可能,当然,这必须以人类停止对这一生态脆弱区的植被破坏为前提。

参考文献:

[1] Spatiotemporal dynamic evolution and driving factors of desertification in the Mu Us Sandy Land in 30 years .Xueying Han, Guangpu Jia, Guang Yang.et

[2] Landscape change and desertific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Mu Us Sandland,Northern China Bo Wu & Long J. Ci

[3] 闫峰等:《近40 a毛乌素沙地荒漠化过程研究》

[4] 黄银洲,王乃昂,何彤慧,等.《毛乌素沙地历史沙漠化过程与人地关系》

[5] 吴波,慈龙骏:《五十年代以来毛乌素沙地荒漠化扩展及其原因》

[6] 孙继敏,丁仲礼,袁宝印.《2000 a B.P.来毛乌素地区的沙漠化问题》

[7] 杨强.《基于遥感的榆林地区生态脆弱性研究》

[8] 李娜,颜长珍《毛乌素沙地现代人为活动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

[9] 王涛 ,《近50年来中国北方沙漠化土地的时空变化 》

[10] 张雪琴等《毛乌素沙区1961-2016年降水特征》

[11] 郭坚《近30a来毛乌素沙地及其周边地区沙漠化动态变化过程研究》

[12] 王立新《毛乌素沙地气候变化及其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13] 韩雪莹《毛乌素沙地近30年沙漠化土地时空动态演变格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admin#shaoqun.com(#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