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阴阳天是什么天?巧克力山好吃吗?地理十问十答来了
阴阳天是什么天?巧克力山好吃吗?地理十问十答来了
虽然明天就是清明假期了
但是地理君每月的知识问答还是如期上线
放假前再来巩固一下10个知识点
新疆月牙泉为什么不会被沙掩埋?
巧克力山又是什么好吃的山?
《送你一朵小红花》里的风谷效应是啥?
你都能答上来吗?
Q1

首先,月牙泉不在新疆在甘肃那么,为什么千百年来鸣沙山
没有吞噬它怀抱中的月牙泉呢?
月牙泉周围的沙丘较为高大(平均高度为140米)
而且在这个区域内,冬季以偏西西南风为主
夏季以偏东东北风为主
相反方向的风抵消了对沙丘的影响
所以沙丘不发生整体的移动
月牙泉四面沙山高耸
吹进这种环山洼地里的风会向上做离心回旋运动
于是月牙泉周围山上塌下来的沙子
又被送回四面高大的沙山山脊上
这就是虽遇烈风而泉不为沙掩盖的道理

月牙泉被鸣沙山四面环抱,但不为流沙所掩
始终碧波荡漾,久雨不溢,久旱不涸
兰州大学水文地质专家张明泉教授认为
在月牙泉湖区下面,单一而松散的含砾粗砂层结构
为月牙泉汇水范围内地下水的蓄积和流动
提供了天然的空间
在月牙泉的东西两侧
党河与同属党河水系的大泉河出山口冲刷
形成了一大一小两个洪积扇,扇柄地势高
扇缘地势低平,而月牙泉就正好位于
两扇之间相对低洼的区域
当党河的地下径流进入月牙泉所在的区域后
便从这个低洼区域的西南侧溢出地表
而后又从东南侧渗入地下
形成了这沙漠中的水景奇观
但是20世80年代开始月牙泉水位急剧下降
敦煌市采取了多种方式给月牙泉人工补水
具体操作,你去旅游当地人会告诉你
Q2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我编了段rap
(地理君的新技能)
Yo!白色冰川上,泛着幽蓝的光
这个过程很漫长:降落的雪花,从尖部融化
消磨了棱角,变成“粒雪”还是它
慢慢增厚、压力增大
空气排出雪粒被压,空隙渗水冰晶长大
粒雪变成粒状冰,最后变成冰川冰
红橙光,都穿透,蓝色光,被散射
冰川在你眼里就是蓝色,skr~

rap怕你们看不懂,还是正常说话吧
雪在自然状态下是近似六边型的小晶体
落到地面以后积累到一定厚度时
上部雪层的压力使下部松散的雪花
从尖部开始融化,在融雪水的参与下
再结晶成椭圆形的小冰粒,成为“粒雪”
在极地和高山地区,气候严寒
雪常年不化,当积雪越来越厚
压力增大,部分空气被排出
粒雪被压得很紧实,雪粒内部的空隙也会被填满
粒雪就转变为粒状冰
粒状冰进一步重结晶、增粗、变致密
最后成为冰川冰
冰川冰密度比普通冰大
其特殊的晶体构造导致波长较长的红橙光都穿透
而波长较短的蓝光则被散射
所以冰川看起来呈蓝色
Q3

同样是看电影,有人哭的稀里哗啦
学霸却关心什么是“风谷效应”
这个“风谷效应”应该说的是“狭管效应”
当气流在通过峡谷时,由于受到两侧山体阻挡
于是只能取道山口的缝隙
通道变窄使得空气流速加快
风力就会突然加大,这样的现象被称为狭管效应
又称峡谷效应或颈束效应

狭管效应不仅会出现在峡谷
城市里也会出现
城市中的一幢幢高楼就好比是一座座山
当原本温柔的风进入到高楼间的狭窄地带时
也会变得十分暴躁
横截面积下降必然导致流速上升
当城市刮起6、7级风的时候
狭管效应能够使高楼间的瞬间风力提升好几级
当寒潮、台风等造成大风的天气系统到来时
和风向平行的高楼间街道更要小心强风的影响
Q4

在地理学上,潮汐树
也就是由潮汐往复冲刷而形成的水道被称为“潮沟”
潮汐涨落,潮沟就像是伸展的动脉和静脉
肩负着潮滩湿地与外海间物质、营养
和能量交换的重任
滋养和守护着滨海湿地上的生物多样性

标准潮沟体系从生发到消失有几个阶段
首先,往复潮流、滩涂汇水
不断对滩面进行冲击和刻蚀,形成最初的冲沟
这便是潮汐树的幼年了
接着,伴随着溯源侵蚀、侧蚀等活动
汇流面积不断增加
潮汐树的主干和枝杈会不断生长壮大
最后,潮滩不断淤积
被稳固陆地逐渐包围吞噬的潮沟便逐渐淤浅、萎缩
进入老年消亡期
而新的潮沟则在更远处生长出来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20年5期
图上是典型潮沟形态及分布区位示意图
展示了一棵典型常规潮汐树的生长区位
主**于潮间带,上游毛细枝杈
则可伸入到潮上带的盐沼中
随着潮滩不断淤积并向海推进
细沟末梢将不断萎缩并逐渐淤平
Q5


这种“一半蓝天一半阴云”的天象叫“阴阳天”
冷暖空气互相追逐、挤压的锋面天气
常带来“阴阳天”
由于处于气团交界处,一侧温湿度条件可以成云
另一侧因气团性质迥异而无法成云
因而两大气团挤压“剪裁”出“一刀切”式的云层边界
若偶遇巧中之巧:一片云
或者说一团有成云条件的大气
受到其他不具成云大气同时来自两个方向的夹攻
就有可能形成“两刀切”的方角云
其中最巧合者,云被切成如正方形一样的直角
纹丝不差,可谓“老阴阳天”了

Q6

迪拜每年花至少4亿美元进口沙子
很多人都不理解
砂子怎么成了一种稀缺资源?
(沙和砂都指细碎的石粒
在建筑用语中多用“砂”字
自然、气象等领域多用“沙”,有时两字可互换)
地球上的砂作为一种物质虽然看起来丰富又常见
但去掉难当大用的沙漠和海洋砂
采集麻烦或品质差的其他砂源
砂质优良、成本低廉、采集运输方便的河砂
便成为了人类砂资源需求的主力担当
河流的总面积仅占地球面积不到1%
而实际上的巨量采挖又进一步集中于
某些特定区域

各类砂子的区别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20年7月,摄影 / 张超
砂子是仅次于水之后,人类用量第二多的自然资源
根据世界水泥的产量(2019年40亿吨)
进行粗略估算
再加上大量使用在填海工程
铺路及工业中的砂
(玻璃、手机屏、电子芯片
及页岩油开采也与砂密不可分)
全世界一年消耗掉的砂料可达数百亿吨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人口增多及海平面上升
砂子资源的紧张将会愈发严峻
201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
《砂子与可持续》相关报告也指出
砂子的自然更新速度已远远赶不上人类的开采速度
砂资源的过度攫取正在成为一种新的不可持续
Q7

这位童鞋问的巧克力山肯定是说
菲律宾保和岛的那一片石灰岩山丘
它们本来是一片几百万年沉积形成的石灰岩
被流水切削成了峰林
直到只剩下一个个小鼓包
而山上的土层很薄
旱季的时候野草就缺水干枯成了巧克力色
(看上去怪好吃的)

据说电影《哈利·波特》里魔法天空下的
那片小山丘就是在巧克力山取的景
山上还有个观景台放了扫帚做道具
游客可以骑着扫帚跳起,拍出貌似飞行的“剧照”我国云南罗平也有类似的锥状石峰排列如林
Q8

广西很多地方的地名都带有“那”字
大到县,小到村庄
甚至一座山的名字都含有“那”
比如百色那坡县、隆安县那桐镇
那渌村、钦州那丽镇、上思那琴乡等
山名有那样岭、那心岭等
根据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的数据显示
带“那”字的地名主要分布在广西一带

在广西壮族聚居的地区
“那”或“纳”被译为“田”
泛指田地或土地
《壮族稻作农业史》中对“那”地名现象进行论述
通过对“那”音译的分析
得出“那”的历史文化,和水稻种植有关
广西壮族先民根据广西的地理气候条件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依托水田进行耕作
以稻作为本的传统生活模式
产生了分布在广西各地的“那”字组合地名
Q9

随着地块的抬升
河流在下切的过程中会分多个不同时期
切出许多排列整齐、层层叠叠的阶地
由于河流所带来的肥沃土壤
这些阶地往往成为人类居住和耕作的理想场所
在一条发育完整的河谷中
通常我们可以找到侵蚀阶地、基座阶地
堆积阶地、河漫滩和风蚀台阶等
多种类型的台阶所组成的“阶梯”

河漫滩是指在洪水期被淹没而在中水期出露的滩地
位于河床和河谷谷坡之间
在丘陵和平原区,因河床底部开阔
多形成宽阔的河漫滩
它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
由于横向环流作用,V字形河谷展宽
冲积物组成浅滩,浅滩加宽
枯水期大片露出水面成为雏形河漫滩
之后洪水携带的物质不断沉积,形成河漫滩
其宽度可以大大超过河流本身的宽度
Q10

壶穴,一种较常见的微地貌景观
壶穴的定义为:
基岩河床上形成的近似壶形的凹坑
是急流漩涡夹带砾石磨蚀河床而成

壶穴可以形成在任何一种岩石上
具体的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

首先基岩上的裂隙交汇处形成坑洼
溪水夹裹着砾石流过
遇到坑洼时打个转儿形成了漩涡
漩涡带动砾石磨蚀着坑洼
因为涡流旋转时往往会绕着一个无形的中心轴
所以“中心轴”比其他部分磨蚀程度要轻
会以坑底圆形凸起的形式残存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石块的棱角渐渐被磨圆了
凹坑也在不大变大、加深
各位是不是没看够?
那再送个附加题吧

不会,但我知道答案

- END -
图片 / 网络、壹图
编辑 / 干脆面
往期小课堂
2021年1月小课堂
2021年2月小课堂
参考资料
- 敦煌——荒漠中水的奇迹
- 盐城滩涂 在海潮中摇曳的“潮汐森林”
- 奇云在中国层出不穷的云景观
- 砂子也匮乏?另类资源危机背后的“砂之变”
- 湖南壶穴多 资水之上最奇特
收藏
举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