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沈水之阳,挥别旧时光

漫漫浮沉的时间里
沈阳给人的印象
是金属质感的工业躯壳
是寒冷肃杀的漫长冬天
是豪爽仗义的东北性情
短视频时代
主播、喊麦、穿貂、炫富……
这些刻板印象又把沈阳再次妖魔化
这座北方工业城市的重重盔甲下
有坚强也有柔软
有信念更有期盼

烂漫晚霞下的市府广场 / VCG
01
浊流直拟下昆仑
襟带陪都众水尊
沈阳地处辽河平原中部
南连辽东半岛,北依长白山麓
联结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
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沈阳市域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2个上海、6个深圳
沈阳东部、北部为丘陵山地
属长白山系哈达岭南延部分
地势向西、南逐渐开阔平展
最高峰石人山为卧龙之脊,海拔441米
坐落在市区东北方的国家森林公园
可纵览九十九座山峰
晨观日出,晚看霞落,夜察星相
山间森林茂密,负离子含量高,空气清新怡人
是避暑消夏的最佳去处

沈阳国家森林公园,沈阳周边的天然次生态森林氧吧
石人山西南部还有大洋山、棋盘山、辉山
四山对峙,各领风骚
形成逶迤起伏70平方公里的茂密林带
冈峦起伏,溪谷迂回
林海松涛,气象万千

棋盘山风景区
辽河蜿蜒曲折
浑河穿城而过
共同冲积出广阔肥沃的平原
浑河是流经市区唯一的大河
也是沈阳的母亲河
因水流湍急,水色混浊而得名
浑河润泽了沈阳的人杰地灵
沈阳人也把它妆扮得风景如画
暮色中再现盛京八景之“浑河晚渡”

浑河岸边,盛京大剧院形如钻石 / VCG
沈阳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
受纬度和季风影响
春季多风,秋季晴朗
夏季短暂而多雨
冬季寒冷而漫长
最低气温可达-30℃
入冬后的沈阳
便是一派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
更是冰雪运动爱好者的乐园

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 / 24HOURS

国际冰雪节雪雕

沈阳市东北亚滑雪场
02
一朝发祥地
两代帝王都
即便是在风霜苦寒的环境中
祖先仍坚毅地开拓了一片新天地
7200多年前
先民在这里刀耕火种、农樵渔猎
创造出新乐文明
也发现了贮藏于脚下这片土地的黑色宝库
他们用乌亮如玉的石块雕琢打磨出精美坠饰
是中国最早的煤精工艺制品

煤精珥珰形器 / 新乐遗址博物馆
先人也将他们对奋进、光明的信仰
刻在部落图腾“太阳鸟”木雕上

市府广场曾矗立着以此为原型的雕塑,后搬迁至新乐遗址
春秋战国时期
燕国将领秦开率军驱逐东胡
在此地修筑“候城”(意为瞭望之城)
此为沈阳建城史之初,距今已2300余年
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沈阳隶属辽东郡
西汉,沈阳作为辽东郡中部都尉治所
规模日益扩大,初具城市轮廓

抚近门 / VCG
唐朝,“候城”改称“沈州”
五代时期,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移河北民众至此
并新建沈州城,生产也随之发展
元代统治者将众多被俘归顺的部落安置在辽东
组建管理这些民众的沈阳路
自此,“沈阳”一名正式出现在史料上
明洪武年间,朝廷开放马市
此前为避战祸而流亡的4万余户逃民返回沈阳
这座古城顿时人欢马嘶,热闹非凡
同时,明军粉碎元军残部后,大赏功臣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
“守辽有功者,千户升为指挥
百户以下递升有差,凡二百七十五人”
不少官员连同家属留下定居,实行屯田
并加强军事戍卫功能,改建城墙
沈阳人口剧增,卫城地位确立

明末后金攻沈阳卫城图 / 冷兵器研究所
但明太祖大概想不到这座城池
会在200多年后成为他的朝代终结者的龙兴之地
努尔哈赤率八旗大军挺进辽东,攻城拓地
一步步将都城从费阿拉迁到赫图阿拉
又迁至当时东北最大城市,辽阳
4年后,汗王不顾群臣反对,突然决定再次迁都
尽管野史传说将这次迁都归因于风水
但一个领袖自有他出于实用主义的考量
据《清太祖实录》记载,努尔哈赤理由有三:
“四通八达,西征大明从都儿鼻渡辽河,路直且近
浑河通苏苏河……伐木顺流而下,材木不可胜用
出游打猎山近兽多,且河中之利,亦可兼收矣”
东塔桥 / 国家地理

诚然,地处辽中的沈阳
向西遥控蒙古诸部,向东威胁辽东、朝鲜
地形平坦,水系相通
凭借良好的机动性,八旗兵可进退自如
背靠广阔的东北平原,交通便利、物产丰富
又不像辽阳被汉人占据多年
给了满族创业者更多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沈阳东陵公园。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陵寝,陵号福陵 / VCG
就这样,沈阳从军事卫所一跃成为皇城
逐步发展为东北中心城市
继任者皇太极兴修八座城门、四塔四寺
并尊沈阳为“穆克敦”,汉译“天眷盛京”
清世祖福临迁都北京后,沈阳成为陪都
盛京设奉天府,与顺天府并称,可见规格之高

东塔,原护国永光寺 / VCG
清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清朝国门
1906年奉天开埠通商,沈阳的城市近代化由此开启
国内外公司商号纷至沓来、云集于此
造币厂、机器局、烟草公司林立
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汇理银行在奉天设立支行
《奉天通志》中记述
“近者省会开辟商埠,建筑宏丽,悉法欧西
于是广厦连云,高甍丽日,绵亘达数十里
栉比鳞次,顿易旧观”

当时沈阳城市建筑气派典雅,不亚于上海黄浦江畔万国都会
1910年,东北鼠疫肆虐,死亡6万余人
让清廷认识到亟须吸取国外医学经验
1911年4月,在奉天召开的万国鼠疫研究会
是由清廷主办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国际学术会议
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公共防疫事业的发展

万国鼠疫研究会确定了许多准则,为此后的国际防疫合作奠定基础
辛亥革命后,又一次的政权更迭中
沈阳成为盘踞东北的奉系军阀首府
首领张作霖投资建设的奉天军械厂
经过10年扩建,发展成当时中国最大的兵工厂
“日产量可装备一个营,月产量足够装备一个师”
奉系为冲破国外资本对民族工业的束缚
将沈阳城市的重心向外转移
开辟大东工业区和西北工业区
沈阳的民族工业得以稳定发展
据1931年《东北年鉴》统计
“沈阳当时有染织厂87家、铁厂25家、印刷厂25家
皮革厂65家、酿造厂34家……”

“东北王”张作霖
1928年因张作霖拒绝日本
在东北筑路、开矿、租地等要求
关东军在皇姑屯为他布下“必死之阵”
为防日本趁火打劫
张学良秘密潜回沈阳,部署军队
稳定东北局势后才替父亲发丧
同年,少帅宣布东北易帜
中国实现当时名义上的统一

张学良通电易帜
03
车马何仓皇
欲驻安能驻
沈阳强大的军工产能
给了张氏父子驰骋东北的底气
让其成为影响中国政坛时局的重要力量
同时,为了维持隆隆机器的运转
奉天督军斥巨资从关内招揽移民
粗略统计,当时辽宁省每年人口净流入20万左右
他们进入各大工厂,成为中国最早的工人阶级

奉天军械厂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彻底控制东三省
因忌惮奉天是旧军阀老巢而选定长春为“新京”
但沈阳仍是伪满洲国第一大都会和枢纽
奉吉、奉山、南满铁路三支干道在此交汇
向东南可抵达朝鲜龙岩浦、平壤
向西南可直插黄渤海的旅顺军港
新京-奉天铁路可通往关内
在日本攻陷华北规划中至关重要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 VCG
1933年3月,日伪发表《满洲国经济建设纲要》
设想按照大阪模式把奉天建成工商大都市
交通先行,日本人重新规划铁路线
在皇姑屯、奉海设置货物中转站
还铺设了通往铁西工业区的支线

今天沈阳一年一度的“蒸汽机车节”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一睹工业时代的标志引擎 / 国家地理
运力大大提高,为掠夺物资提供便利和保障
铁西区建成了奉天发电所,供应工业用电
制糖、毛纺、机器加工等一系列日资株式会社落成
为日后沈阳的“工业长子”地位奠定基础

铁西区 / 中国工业博物馆
来自日本、朝鲜的移民源源不断
1938年,沈阳人口已达到78万
市内公路、电车轨道、广场公园修建起来
下水道铺设、煤气发展计划也顺利完成
改头换面的奉天城与彼时的上海、天津、汉口匹敌

商业街春日町(今太原街)
新中国成立时,沈阳人口逾百万
城市化率高达50%
建国初期,沈阳风光无限
依托完备的工业体系和临近港口的地理优势
得到计划经济毫无余力的倾斜与支持
又有苏联的直接援助
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原112厂)
沈阳电缆厂、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得以建立
工厂烟囱林立的沈阳被冠以“东方鲁尔”美名
创造新中国工业史上200多个“第一”

钢铁丛林 / VCG
在那个国际局势极其紧张的年代
沈阳对外面向东北亚,军事地位险要
对内扼守东北与华北平原关口
东北大地的粮食、矿产、钢铁通过沈阳输往全国
对于这样一座重镇,中央的指示是
“逐步把沈阳建成一个打不散、炸不烂的
军事要塞和战时生产基地”

中山广场 / VCG
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轨
南方民营企业相继崛起
东北产业空心化与缺乏能动性问题立即暴露
自此,沈阳逐渐褪去光环,走向失落
习惯“统购统销”模式的厂子压根没有营销系统
不知如何创新产品、打开销路
沈阳防爆器械厂是新中国第一家破产的国企

曾经轰鸣的工厂安静下来,大锅饭被打破让工人不知所措
1990年代的下岗潮,让沈阳备受磨砺和考验
继而在阵痛中探寻转型
创新是命脉所在
作为东北科技创新中心
沈阳拥有47所高等院校、107个科研技术开发机构
为传统产业向智能制造升级提供动力
华晨宝马、东芝
沈飞、新松机器人等企业
是如今沈阳工业的中流砥柱
歼31、歼15、蛟龙号
120万吨乙烯机组、
“太行”军用航空发动机
是沈阳从制造走向智造的见证
曾经的“共和国装备部”
继续肩负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的使命

沈阳华晨宝马车身车间的焊接机器人 / 虎嗅
凭借全国最高等级的“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网
东北最大的铁路货运编组站
东北最大的民用航空港
沈阳成为立体交通物流枢纽
更是国际联运通往朝鲜、俄罗斯的必经之路

从沈阳南站通往北京、天津、长春、哈尔滨的高铁朝发夕至
沈阳作为东北的经济中心
也是东北金融业最早萌芽的城市
西塔地区的盛京金融广场被称为“金融航母”
是沈阳面向东北亚对外开放融合的多元平台

惠工广场、国际金融中心、盛京银行总部大楼 / VCG
2017年,国务院批文中
沈阳被称为“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与大连携手领衔辽中南城市群
辐射鞍山、抚顺、本溪、丹东、营口
振兴之路漫漫修远
沈阳的答卷值得期待

沈阳奥体中心 / VCG
04
城市风犹古
弦歌化渐行
兴衰浮沉的历史中
帝王、枭雄、铁骑、流民、掠夺者
呼啸而来,匆匆又去
他们留在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
实在太过多元、复杂、跳跃
以至于街景变换宛若穿越时空

朝霞破暝,故宫黄瓦顶交映城市天际线 / VCG
女真部落在太祖钦定的宝地
苦心经营多年,修成一座巨大繁华的宫殿
住满了八旗贵族和他们的包衣奴仆
层层宫墙里尽是封建制度的森严等级
草原部族崇尚的强权武力外化为的庄严的大政殿

大政殿,帐幄式造型,是满族人从狩猎组织发展而来的立国之本——八旗制的再现,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所仅见 / 图虫
但随着权力核心浩浩荡荡移往北京
仅留下宏伟寂寥的皇陵
除了后世王公偶尔巡行祭祖的仪仗
盛京城门庭冷落
康熙年间,居民总数只有5500余人
又有“满汉不可杂居”政策
关内移民无法逾越龙兴之地的高墙

清昭陵皇家园林,清太宗皇太极的陵寝,是沈阳清帝陵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伟的一座 / VCG
200年后,清帝国大厦摇摇欲坠
松弛的防备让封禁政策有名无实
中原战火纷飞、饥荒连年
东北大量待垦的土地成了灾民的希望
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移,闯关东正式开始
黄河下游的汉民涌入
有人耕种他们见所未见的肥沃黑土地
有人在密林里发现取之不尽的山珍野味
有人进入正在兴起的工厂,获得远高于农耕的报酬
满文化便彻底销声匿迹了

棋盘山下的关东影视城
新移民也从未经历过长达6个月的冬天
漫长的萧索寒风里,无农活可做
只能呆在室内,难免乏味无聊
于是诞生了二人转这种只需两名演员
在自家屋里就能上演的地方戏曲
时至今日,沈阳一直是文娱领域的中流砥柱
从这里走出的歌手、演员家喻户晓

沈阳中街刘老根大舞台 / VCG

沈阳在极其有限的条件中仍能自娱,难怪可以戳中全国观众的笑点,也难怪铁岭喜剧演员要用它作为自己的艺名

歌手那英、钢琴家郎朗都是沈阳人
移民除了来自关内还有海外
1878年法国传教士在小南街建起哥特式教堂

南关天主教堂,1900年被义和团烧毁,后用庚子赔款重建 / VCG
开埠后,**、洋教、洋货纷纷流入
三经街、二纬路一带形成美日俄法等国领馆区
奉天军政要人、富绅名流也大规模购地建宅
张作霖官邸内的大青楼是典型的仿罗马式建筑
尽管受西洋文明影响
但军阀心中封建王朝“家天下”的思想根深蒂固
“前政后寝”的建筑功能表现地非常鲜明

张氏帅府,紧邻沈阳故宫,是对至高皇权的迷恋 / VCG
西化与传统的对立统一
同样体现在沈阳的商业街和学校
1918年,张作霖为促进商业发展兴修市场
建筑规划仿照八卦布阵,颇有兵家谋略意味
地况复杂,致密的店铺鳞次栉比
逛来游去,沉浸其中,最易招徕顾客

八卦街,以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命名街名
1922年张作霖下令筹办东北大学
校舍仿德国柏林大学设计
开设数理化、机械土木、英文俄文等西洋文理学科
而校训“知行合一”源于王守仁的心学思想

东北大学,梁思成、林徽因在这里创建中国第一个建筑系
东北沦陷后,日本、朝鲜人来到沈阳
继续改变着城市的面貌


奉天驿(今沈阳站)。红砖技术借日本人之手被带入沈阳,是中国大型砖混结构公共建筑的开端

西塔韩国城,朝鲜半岛移民聚居区,满是韩国商场和餐厅
计划经济时代,作为全国工业心脏的沈阳
始终像苏联城市一样运转
厂房遍地,工人成群
为解决众多职工及家属的住房
铁西区建设了巨型“工人村”
143栋“赫鲁晓夫楼”拥挤,且缺乏个性
一间屋子不到20平米,厨房卫生间公用
在全国多数人还住在平房的年代
有自来水、暖气、电灯甚至电话的苏联楼
是人们梦寐以求的“豪宅”

赫鲁晓夫楼建造快速、成本低廉,成为大工厂、大单位建造职工住宅区的首选 / VCG
每个时代都在沈阳留下独特印记
故宫红墙下,是热闹的小吃夜市
走过成排的方盒子居民区
会遇到伪满时期的办公楼
种植日本赤松的街边,二人转小剧场喧嚷欢腾
时空交错,魔幻迷离

中街商业街流光溢彩 / VCG
05
谁道塞寒衾似铁
黑甜乡里好温柔
经历过数次人口换血后
沈阳城里最突出的是工业气质
植根于沈阳人心中的是挥散不去的工业情结
不同于传统社会里宗族血缘是最强纽带
计划体制下,组织决定一切
长年累月过着军事化、工业化、标准化生活
人们对国家感召有极高的服从性
也就不难理解,沈阳为何计划生育率如此之高

沈阳80、90后大都是独生子女 / 摄于1985年
父辈们在国企厂子里呆了半辈子
对集体的信任和依恋深入骨髓
相比于种地要看天吃饭
工厂里每月都能领到工资
和工友们穿同样的制服,住同样的宿舍
给足了那一代人安全感
他们也希望这份安稳传承给子女
不少家庭愿意花重金、托关系
安排孩子进入体制内工作
今天沈阳仍然是中国集体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公有部门从业者在就业人口中占比高达 42.9%

有单位的沈阳人是幸福的,如果连单位都不存在,人会变成孤独的原子 / 电影《钢的琴》剧照
曾经流行“企业办社会”
大国企都有自己的学校、医院
衣食住行都不用离开熟悉的生活圈
长期生活于熟人社会之中
沈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格外亲密
聚在一起打牌、喝酒、泡澡、吃烧烤
是沈阳市井生活最常见的侧影

“坦诚相见”才算真老铁。每周必洗一次澡,洗泡蒸搓不能少

人手一把烤面筋,红柳枝串着油边,下过水的豆皮儿迸发着滋啦声响
沈阳人的工业性格
还有一大典型特点是粗粝与豪爽
大锅饭年代,追求宏大而非精细
也容易培养人得过且过的惰性
工人们像齿轮一样,日复一日地运转
接受规则,完成分内工作
缺乏个性和独立思考的环境里
民营经济自然相对薄弱

沈阳方圆大厦 / VCG
时代的洪流注定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工厂子弟
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
被迫走向外面的世界

沈阳防爆器械厂厂长石永阶(左一)看着工人们领救济金。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 摄于1986年

纪录片《铁西区》三部曲在国际电影节获奖无数 / 剧照
沈阳最代表性的食物就诞生在这段最困苦的岁月里
鸡架之于沈阳
如同肠粉之于广州、火锅之于重庆
它市井、不高级、充满了烟火气
但凝结了最家常的滋味和最平民的日子
1990年代,中国开始大规模养殖白羽肉鸡
并将鸡腿、鸡翅、鸡胸分割之后出口
辽宁省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养殖区之一
积累了大量副产品——鸡架

烤鸡架酥香入味。细心拆骨,啃光表面的肉,个中乐趣,其他食物是不能给予的
下岗大潮袭来,这种价格低廉、弃之可惜的食物
是只有低保收入的家庭的肉食首选
没了工作的工人们出去喝酒解闷
便宜又经吃的鸡架是最好的下酒菜
于是沈阳人发明出炖、烤、熏、拌、炒多种做法
最妙的是把鸡架放在大铁板之间滋啦作响
炸香以后撒上孜盐、辣椒
能令每一个沈阳人念念不忘
一个鸡架、一瓶雪花的夜晚,“贼好”

鸡架、抻面、雪花啤,沈阳最经典的组合
见过了大风大浪的沈阳人是达观的
他们容易满足
也缺少把生活过得精致的习惯
但他们依旧那么真诚
真诚得足以抵御世道无情的变迁
就好似他们爱吃的东北菜
虽然没有精细的刀工,考究的摆盘
但分量够大,用料够足
猪肉炖粉条的腾腾热气
总能驱散寒冬的冷风
锅包肉的酸甜酱汁
足以抚慰逆境的苦涩

白菜猪肉炖粉条

锅包肉
沈阳曾经繁华惊鸿,但如今雄风消逝
有多少辉煌,就有多少怀念
所以沈阳人恋旧
地铁的城市宣传画,不是新城区的高楼大厦
而是计划经济时期的铁西广场
以及拆迁前的五里河体育场旧照

2001年10月7日,在五里河体育场,中国男足1-0战胜阿曼,打进世界杯决赛阶段

2007年2月12日,沈阳五里河体育场被拆除 / 新华网
沈阳很多家常菜馆就开在破旧的居民楼里
没有美食博主的宣传带货
没有疯狂扩张的连锁分店
甚至没有一块像样的招牌
但店里的美食叫人念念不忘
老板娘忙里忙外,平易近人
就像是自家大姨
平和、体贴、知足
可以说是大部分沈阳人的生活哲学
像寒冬的炉火,温暖透亮,柔软绵长
-end-
策 划 | 王海涛、赖颢宁
撰 稿 | 钱琪瑶
地图编辑 | 钱琪瑶、陈丹丹
海报制图 | 钱琪瑶
排 版 | 钱琪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