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星空旅游网!
2020
12/01
11:00
你的位置:首页 > 旅游攻略

华夏设置最早的关隘,流淌道源与紫气东来的故事,还有湿地飞翔的天鹅

原标题:华夏设置最早的关隘,流淌道源与紫气东来的故事,还有湿地飞翔的天鹅

灵宝函谷关,秦关与战国,老子与《道德经》,在这里留下有很多故事与论著,初冬第一次来到函谷关,秋叶金黄,古关巍峨,湿地鹅翔,留下对中华最早关隘的记忆。

从三门峡出发,沿着国道西行一个多小时就来到灵宝西北的王垛村,冬日暖阳里,古关隐身在修建一新的风景区深处,景区门前的花儿与现代建筑建在平坦的谷地,让初次来到的我想象这雄关大的模样。

走进景区,高大的老子塑像屹立在,鎏金的塑像,讲述着老子在函谷关著作《道德经》的故事,也告诉人们灵宝金城的渊源。

去老子著书《道德经》的太初殿的院落门口,金色的银杏叶后,道源之初的牌匾,引导着前行的步履,也聆听着讲解员叙述函谷关名人( 老子 )、名著(《道德经》)、名关(函谷关)的景区主题故事。

走进古柏林立的大院,太初殿的唐代门柱座记述着函谷关从秦关到汉关、魏关的变迁,玄宗改元的故地记述着灵宝名字的由来,一面面镌刻着不同字体的《道德经》和那块老子著书的灵石,提醒人们记住尹喜在函谷关留住老子,完成五千字《道德经》的故事。

走近新修的函谷关东门关楼,这个1992年新修的楼阁后是函谷古道,站在古代地貌图与古道入口,心中想象着 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 ,北塞黄河 ,关在谷中,深险如函的中国最早关隘的实景。

在函谷关聆听了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的故事,这个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河南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流传着“紫气东来”、“鸡鸣狗盗”、“公孙白马”、“玄宗改元”等历史故事和传说。而唐太宗、唐玄宗 、 司马迁 、 李白 、 杜甫 、 白居易 、 司马光等历史名人志士流传至今的100余篇临关诗赋,让人人们记住了雄关的厚重文化。自春秋战国以来的两千多年中,函谷关历经了七雄 争霸、楚汉相争, 黄巢 、李自成 农民起义,以及辛亥革命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狼烟烽火,无论是逐鹿中原,抑或进取关中,都是山东入关中的重要通道,函谷关一直在军事上发挥雄关要隘的作用。

函谷关到灵宝老城的路上,邂逅湿地里飞翔的天鹅,为灵宝良好的生态环境感触,水面觅食、飞翔的天鹅,让走过雄关的心境,在自然优美环境里放飞。

图文:辛秋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admin#shaoqun.com(#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