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星空旅游网!
2020
10/21
7:07
你的位置:首页 > 旅游攻略

即将消失的老手艺,在苏州黎里古镇复活,如何生存却值得社会关注_竹编

原标题:即将消失的老手艺,在苏州黎里古镇复活,如何生存却值得社会关注

漫步在苏州的黎里古镇,总会被河道两旁的各种店铺所吸引,既有油墩、辣鸡脚、套肠这样的美食店,也有锡器、铜器、木器、竹器这样的手工艺店,每一个店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故事,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渝帆在前面的文章与大家相继分享过几篇文章,今天继续为大家分享黎里古镇一间名叫竹器行的店铺。

竹器行位于黎里古镇梨花街14号,店铺以竹为元素,就地取材,保留原有建筑样貌的同时充分体现了当地民俗文化,将竹编器具悬挂于墙面进行视觉化陈列,实现普及知识的同时兼顾美观性,后庭入口处通过竹篮、竹条配合灯光,试图采用艺术性的陈列方式表达民俗文化的艺术高度。

竹编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在我国佣有极为悠久的历史,据考古资料证明,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后,便从事简单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所获的米粟和猎取的食物稍有剩余,为了不时之需,就把食物及饮水存放起来。这时候便就地取材,使用各种石斧、石刀等工具砍来植物的枝条编成篮、筐等器皿。在实践中,发现竹子干脆利落,开裂性强,富有弹性和韧性,而且能编易织,坚固耐用。于是,竹子便成了当时器皿编制的主要材料。

竹编工艺大体可分起底、编织、锁口三道工序。在编织过程中,以经纬编织法为主。在经纬编织的基础上,还可以穿插各种技法,如:疏编、插、穿、削、锁、钉、扎、套等, 使编出的图案花色变化多样,富含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2008年6月7日,竹编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事竹编的匠人能常被人们称这灾蔑匠,是一个古老的职业,以前也算是一种手艺人,在民间很受欢迎,但是随着塑料制品的出现,竹制品几乎被淘汰,蔑匠也慢慢没落,赚不到钱,所以学的人少,即便是以前会编的蔑匠也宁愿去打工或从事其它的职业,也很少再从事蔑匠工作,这一古老的职业也面临消失的境遇。好在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篾制品又逐渐有了一定的市场,而且在黎里古镇上还出现了一家竹器行,这无疑是令人欣慰和值得开心的事。

在黎里的竹器行,随时都能看到蔑匠在里面进行竹编,很好的向人们展示了民间传统手艺,同时也勾起很多人的旧时记忆。

竹器行的墙上,悬挂着一些成品竹编制品,价格也不算贵,不少游客看了都爱不释手,纷纷购买。

上图的右边是传统的筲箕,以前多用于煮干饭的时候用来滤饭,只是后来人们习惯了电饭煲煮饭之后,这些工具也不再是生活的必须品,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竹器行有很多用于展示的成品,大多都贴有价签,喜欢就可以买走,像上图这样的提篮用来买菜、装蔬果就特别好,环保又健康。

这是悬挂于竹器行后门的一些竹篮,立体的展示不仅方便游客观赏,也营造了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空间。

竹编并不是什么高大上或者很贵重的物品,但它的回归却意义重大,毕间是传承了几千年的老手艺,虽然优胜劣汰、物竞天择是社会自然规律,但是如果能加以优化,让它能重新在新时代融入人们的生活,相信这也是很多人所期盼的结果。

在渝帆看来,竹器行重现黎里古镇是一个好的开端,但做得还远远不够,店里的产品基本都是低端产品,甚至有的还略显粗糙,个人觉得应该向更加高端发展,做出各种各样的提包、手袋,可以与皮料等高档材料搭配,定能受到都市时尚人群的青睐,我记得在某些高端品牌店中就有竹编手袋的销售,价格高达万元以上。同时可以增加体验空间,提升游客的参与性,不仅能提升店铺的收益,也能给游客带来难忘的记忆,让年长者勾起童年记忆,让儿童更深入体验传统文化,一举多得。大家觉得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admin#shaoqun.com(#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