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你家乡的地名从哪儿来?| 地球知识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1817-地名背后是家乡
作者:那日苏
校稿:猫斯图 / 编辑:帅帅
如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名字,寄托着父母对于子女的期待一样,地名也代表了一方水土的底蕴。
比如甘肃的几个城市:汉朝为了实现通使西域、抗击匈奴的愿望,汉武帝时期以“以泉代酒”、“张国臂掖”、“武功军威”和“盛大辉煌”为名,设立了酒泉、张掖、武威和敦煌四郡,历经2000余年,至今仍为大家所熟知。
一个地方因一种文化寄托被命名,随后又因不断被注入新的文化内涵而留名万世
(图:kh / 图虫创意)▼
中国人在人际交往的时候都会问一句对方是哪里人,一是试探是否同乡,二则是因为不同地域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方便投其所好。历史上,地名还常常与人名联动。如杜甫又叫杜少陵,柳宗元可称呼为柳柳州。地域会给人打上深深的烙印,一个人生活过的地方总会对他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或多或少地产生影响。所以地名不是一个冰冷生涩的符号代称,而是一群人的集体记忆和浓厚乡情。
地名背后的知识
由于中国悠久的历史,几乎每一个地名都已经至少沿用了几百年,从地名的变迁中既可以看出当地的地形地貌,也能追溯历史的脉络,有些还带有神话色彩。
更有“邯郸”二字作为地名三千年沿用不改
(图:topsail / 图虫创意)▼
地名是历史的产物,位于黄河流域中心地带的河南省,其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从地名当中也可见一斑。
洛阳意为洛河之阳,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所以洛阳的意思就是在洛水北边的城市。今天的平舆县也有数千年的历史,平是地形平坦的意思,而舆则是带轮子的车,这是地名对地形地貌的反映。偃师市,取武王伐纣在此停战休整“息偃戎师”的意思,这是地名对历史事件的反映。鹤壁市,相传在这里的鹤山曾有鹤栖息,该地以此得名,这是地名与民间传说的关联。
洛阳称“洛”是因洛水
(图:刘小疯 / 图虫创意)▼
地名知识是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那既然是知识,每个人的储备就有高有低。央视热播的综艺——《中国地名大会》就是基于这个差异,打造出的以知识竞赛为形式,地名文化为内核的高人气节目。
这个节目处处体现其匠心独运,主持人一出场就称自己为“阿拉善鲁健”,每个人也都将自己的籍贯或工作生活的地方缀于姓名之前,这种略显复古的称呼体现了满满的文化自信,选手们代表自己成长起来的家乡,向全国观众展示自己的文化内涵。
为自己的城市代言▼
以地名文化这座丰富矿藏为基底,《中国地名大会》一经播出就收视飘红,受到广大观众朋友的喜爱,第一季节目全国累计有4亿人次观看。如果说这个节目有什么缺陷的话,那就是只有短短12期,让人大呼不过瘾。
好消息是,2021年全新的《中国地名大会》(第二季)在一片期待中再一次的出现在了荧幕上。新一季的节目在形式上有很大的创新,除了具备丰富知识的素人选手们,每期节目都有两位地理,历史,文学等领域的专家,为大家揭示地名背后的历史和文化。
近期播出的第二季第二期里,请来的两位专家分别是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韩茂莉教授和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六朝博物馆馆长胡阿祥。在节目中,每当主持人揭晓题目答案后,两位专家都及时细致地对题目进行解读。
第一题是关于中国的食醋文化,醋是中国厨房最常见的调味料之一,我们每个人都尝过,却很少有人知道不同地方的醋也有不同的风味。胡阿祥教授解释道,南方的镇江香醋口味偏甜,而山西著名的老陈醋则至酸,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潜移默化中我们都适应了家乡的口味。
你更好哪一口呢?▼
随后的题目是关于一座年轻的城市,有些选手的眼神里闪烁出了茫然。位于东北边陲的丹东市历史并不算久远,但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它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其中原委两位教授娓娓道来:丹东原名安东,位于中朝边境,抗美援朝期间,这里的两座鸭绿江大桥成为国内供给朝鲜战场的生命线。1965年经国务院批准,丹东市正式得名,意为“红色东方”。
对于茶马古道的解释更能体现出韩茂莉老师深厚的知识储备。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西部国际贸易古通道,四川盆地的蜀锦、茶叶等能从这里踏雪山而行进入青藏高原。
同场竞技
如果说把这个节目比作一辆跑车,那么知识性就是这辆车的燃油,而竞赛环节则是它的发动机。
在第二期节目的一开始,主持人在台上不疾不徐地介绍着节目规则。台下,5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地名文化爱好者摩拳擦掌,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大多数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因为对自己地名文化知识储备的自信而来到这个舞台。
尽管这50个人已经是全国范围内比较优秀的知识达人,但如今在这样的高手过招中,每半场也只有最后1个人能在突围赛环节脱颖而出,成为挑战5名守擂者的挑战者。
当突围赛的胜者走上擂台的时候,场上的气氛升至顶点:守擂者要守住他们的骄傲,而挑战者将目光放在了守擂者身后的位置。挑战者和守擂者之间的两两对决,不仅是比拼知识储备,也是对心理素质、临场反应的综合考验。
被挑战者选中的守擂者必须应战,双方在较量前相互吐露狠话,既是展现自己的实力,也是为了试探对方的虚实。在这紧张刺激的一刻,所有围观的人都屏气凝神,仿佛身处没有硝烟的战场,不见刀剑的厮杀。
人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文亦能分出上下,便是这种知识竞技类节目的魅力所在。
文脉图卷
《中国地名大会》第二季的观赏性不仅在于选手之间的高手过招,还在于节目在细节之处下的功夫。
给选手们出的每一道题目,都是向观众传递一个地方特色文化的机会。在挑战者和守擂者对抗赛当中,一道地方展演题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立体地带到了观众的眼前。
拥有140多年历史的恩施扬琴悦耳动听,由利川灯歌《种瓜调》改编而成的《龙船调》体现了民歌风韵,土家族特色舞蹈“肉连响”让人仿佛置身传统村落,在与当地居民一起庆祝丰收,这些都是从恩施州走出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恩施州领导做推荐官,将这些瑰宝带出群山,带到荧屏之上。
来自成都的雄俊杰是一位行走“丝绸之路”的网红达人,他用自己对中国西部大地的了解给选手们设置了题目。题目视频中展示了巴山山水、西府老街、嘉峪关雄风等等……大多数观众虽然身不能至,但是思绪还是跟着雄仔一起飞到了西北丝绸之路的一个个节点,追溯着2000多年前打通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这条纽带。
在所有题目当中,地名天梯赛是涵盖地域最广、文化要素最多的环节。
你知道鸭血粉丝汤是哪里的美食吗?安顺地戏又是哪里的地方曲种呢?这些小知识虽然只是在天梯赛中一闪而过,但也许会唤醒出一些观众熟悉的记忆,只要有人愿意去增补相关的知识,愿意去了解这些地名文化背后的内涵,愿意去接触这些未知的领域,那这个节目的初心也就达成了。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现场紧张的气氛▼
一期节目短短90分钟,涉及的内容囊括了人文历史地理等方方面面。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了解中国大好河山的一个契机,《罗马假日》里有一句话: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中国地名大会》就给了我们每一个人机会,可以足不出户看到中国各地丰富多彩的地名文化。
节目中有一个小插曲尤其触动人心,在选手两两对决当中,一道关于湖北利川的题难住了两位知识渊博的选手。而此时,台下一位没能在选拔赛中脱颖而出的选手站了出来,他说自己就是利川人,愿意为大家科普他的家乡文化。
此时,他的表情是骄傲的,并不因为竞赛失利而难过,更多的是为自己家乡有着优秀的文化而骄傲。
中国的地名既是我们文化中一个不可磨灭的符号,也是很多人的情感牵挂。
也许关于那个地方的记忆已经慢慢模糊,也许已经漂泊异乡数年无法回去,但是只要听到那个熟悉的地名,我们依然愿意分享关于她的故事。这时候我们才会猛然意识到,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那些民风民俗、方言腔调,都变成了自己的一部分。
*本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图片来自源摄影 / 图虫创意
EN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