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优美的北马里亚群岛
北马里亚群岛是塞班岛、天宁岛、罗塔岛及诸多小岛的总称,这里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有未经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它东临太平洋,西临菲律宾海,在西海岸有长达22.5公里的珊瑚礁形成了一道天然堤坡把深海和浅海隔开,海浪拍打过来形成一条长长的白色海岸线。浅海区起伏不平的珊瑚礁在阳光的折射下,使海水形成淡绿、浅绿、碧绿、深蓝等不同的颜色,十分美丽,人们称之为七色海。你站在塞班的最高峰海拔438米的踏破朝山顶可以看到360度的全景,导游告诉我们,远处那道有点令人恐怖的黑蓝色就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深达11380米的马里亚纳海沟,是几乎一个半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最壮观的落日、最奇妙的潜水洞、最雄壮的喷水海岸,景色蔚为壮观。
但游塞班给人印象最深的却是发生在这里的那段永远挥之不去的“二战史”。由于北马里亚群岛的地理位置,它成了二战时期美日太平洋战场的军事要冲,于是在这里发生了多次十分惨烈的战役。坐着四轮驱动的吉普车行走在当年美军抢滩登陆时走过的崎岖不平、极为颠簸、林木蔽日、荆棘丛生的丛林小道,我们目睹巨浪滔天、地形险要的“初乳海滩”,想象着当年的两军厮杀。据记载,历时25天的塞班岛战役是美国太平洋战场上代价最高的一次战役,美军伤亡1.65万人,而战败方的日军则伤亡更为惨重,达4.1万人。站在日军指挥部——一个藏在山崖里面的石洞前,听导游讲述战役的最后结局:美军切断了日军的所有增援和补给,弹尽粮绝的日军眼看败局已定,这时日军的最高指挥官南云忠一选择了剖腹**,而所有的日本士兵,包括在岛上的大量日本平民也都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死亡,4000多主要是由妇孺组成的百姓在岛的尽头北马尔北角的悬崖边,面对美军高音喇叭的劝降,置若罔闻,他们扶老携幼一批又一批地从800英尺高的峭壁上跳入大海,上演了惊心动魄、骇人听闻的一幕。
人们说不到军舰岛就等于没有来塞班。军舰岛,一个小小的岛屿,天蓝色的大海环抱着它,岛上椰树、阳光、沙滩,清新秀美,娴静脱俗。在那里,你可以去做游泳、浮潜等水上活动,只要戴上游泳镜就能清楚地看到海里的各种鱼类、海参、海龟,还有美丽的珊瑚礁。就是这个美丽的小岛,在二战期间,美军夜间空袭时竟误以为是一艘军舰而对她进行了猛烈的轰炸,军舰岛由此而得名。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这里早已抚平了战争创伤,只见滩水蓝蓝,碧树依依,以及三三五五或散淡或嬉戏的游人,对之你不能不生发出无限的感慨。
如今的塞班岛,阳光明媚、绿树婆娑、一派祥和安宁。
从塞班岛到天宁岛,只有5海里的距离,但为绕过暗涛汹涌的马里亚纳海沟,必须多绕30海里。天宁岛有一处别致的海滩,因为海滩满是“星沙”,因而被称为“星沙海滩”。“星沙”虽然细小,但却有棱有角,看上去就像一颗颗小星星,非常美丽。这浪漫的海滩,在二战时,却是美军在攻下塞班岛后转攻天宁岛的抢滩登陆地。当时美军采用声东击西的办法,佯攻地势平缓的“tage”海滩,对其进行狂轰滥炸,使日军上当,把全部兵力集中死守“tage”海滩,只留下7个士兵守卫着“星沙海滩”的碉堡,而美国人却出人意料地在此大举登陆。看到黑压压的大批美军,7人无力抵抗而全部剖腹**,此役日军伤亡6000人,而美军只伤亡了36人。战后,被美国人作为最成功的战例之一写进了西点军校的教材。
美军占领天宁岛后,把其作为重要的军事基地。1945年8月,两枚原子弹“小男孩”与“大胖子”就是在这里装机,由B29轰炸机投掷到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摧毁了这两座城市,夺去了30万日本百姓的生命,迫使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从而加速了二战的结束。
如今的塞班岛,阳光明媚、绿树婆娑、一派祥和安宁。尽管坦克的轰鸣声、激烈的枪炮声、凄厉的呐喊声早已随风而去,但战争留下的遗迹仍随处可见,被炸成麻花状的钢筋大楼、锈迹斑斑的大炮、日军的司令部、原子弹装载遗址等,都被作为历史遗迹保存着。还有那刻骨铭心的民族仇结,似乎更是抹不去、剪不断,真令我唏嘘不已。但愿人们能够远离战争,远离仇恨,但愿世界能够永久和平。在结束塞班之旅的时候,我不由得默默地祝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