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成都帘官公所街 清代“高考”阅卷官员居住地
成都帘官公所街 清代“高考”阅卷官员居住地
繁忙的成都红星路。
帘官公所街片区街道示意图。
小关庙以吃羊肉闻名。本报资料图片
□冯晖
“帘官”是什么官?如果对此感兴趣,不妨去成都市帘官公所街走一走。
成都很多街道名都有来头
过红星路一段北端的人行天桥往西走,看到的依旧是昭忠祠街。现在几乎所有地图,都把这一段归入了蓥华寺街。其实,从门牌号上看,北书院街路口往西才是蓥华寺街。红星路像一条河,让昭忠祠街的东段和西段隔“河”相望,那座人行天桥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一座“桥”。
蓥华寺街是条老街,在清代街道北侧有座蓥华寺,民国时期这里是成城中学。
继续往西就是马镇街。街道上名气最大的“单位”要算列五中学,小的时候,我家住成都二中,常常随父亲沿这条路线到列五中学找同乡的语文老师摆龙门阵。学校西侧有一家水印木刻厂,东侧有一家肉制品厂,每天卤肉飘香,让无数学子神魂颠倒。街道得名源于这里的马政司衙门,是清代四川地区管理马政的机关所在地。其实原来叫马政街,不知为何改名马镇街了。
马镇街的尽头接小关庙街,一般人会将它与羊肉汤联系在一起,这里是成都市区冬天羊肉汤锅最集中的地方。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这条街上有一座祭祀关羽义子关平的寺庙,俗称“小关庙”。
查看清代地图,发现过去附近还有一条与之呼应的老关庙街。小关庙街往南走就是狮子巷,清代有一对石狮子立在街边的土地庙前。
在小关庙街的北侧还有两条非常有特色的巷子——狮马路和富德里,街道还保留了一点老成都的模样,我喜欢一个人在这里拍照。
田家英出生于帘官公所街
狮子巷再往南走就是帘官公所街,我一直对这街名充满好奇,它是我心目中最有趣的街名,在全中国也找不出第二条这样的街道。有不少人认为帘官就是清廉之官,所以常把街名误写为“廉官公所街”。
古代把科举考试中阅卷和管理考场的官员称为“帘官”。帘官分内帘官和外帘官两类,工作职责不同。清代,每次乡试时都要从知县中挑选一部分文理优胜者担任内帘官,主要工作为阅卷。同时,在知县中另选一批精明能干者为外帘官,监督维护考场纪律。为了阅卷的全过程保密,阅卷官的门口都要挂上帘子,因此得名。
帘官公所不是帘官们工作的场所,而是阅卷期间居住的地方。古代的科举考试从重要性来讲,大概相当于现在的高考吧。清代后期四川人口大幅增加,考生众多,因此考官和阅卷老师配置人数多,公所面积自然也大。这条街还与一位现代名人有关,毛主席的秘书田家英就出生在这条街上。
帘官公所街原来属于拐枣树街的北段,清代成都知县张人龙在这条街上的慈云寺开办芙蓉书院,街道故名“芙蓉街”。书院搬到了青龙街以后,旧址改建成为帘官公所,街名也随之改动。清代末期废除科举,就没有帘官了,帘官公所变成了警察学堂,民国初年又改办岷江法政学校。
帘官公所街全国仅成都独有
多年的街道漫步渐渐产生一种奇妙的直觉,我直接往53号大院走,打听帘官公所的所在地。“就是这里。”门口的老人非常肯定地告诉我。70岁的老住户陈老师热情地引着我在院子里四处转悠。她介绍说:“新中国成立前这里叫金家公馆,有九道门,还有一口水井。院子隔壁一边是唐家公馆,一边是兴禅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好长一段时间,院子里相当热闹,大清早就有婆婆在洗东西。她们是给街对面西南民族学院(现西南民族大学)的学生洗衣服,价格是一分钱一件,多用树上的皂角洗。如果是床单或被套等大件,还要端着盆子,穿过狮马路到府河里去清洗。”
“对面的西南民族学院搬到南门后,这里变成了**西南局驻地,周末要放电影、开舞会,还有个池塘,好耍得很。”老人们回忆起过去,一脸的快乐和几分惋惜,而我则一边听一边想象旧日的街头场景:祠堂、寺庙、官衙、公所,小巷连小巷,小院接小院,学校挨学校,那时的古城是何等的人文气象啊。
帘官制度在古代为全国通制,但全国只有成都有这么一条帘官公所街。
当过老师的父亲也有好多次类似帘官的经历。1977年恢复高考,各省组织考试、阅卷,四川省的阅卷工作集中在成都进行。政治、历史等科阅卷在成都十中,吃饭在陕西街招待所,也就是现在陕西会馆的位置。后来,高考采用全国卷,考试时间定在夏天,四川的阅卷集中在西南民族学院进行。外地来的老师安排在学生宿舍住宿,本地老师则可以回家住,只是中午在安排的宿舍里午休。试卷密封,流水线作业,每个老师只阅改指定的试题。再后来,推行标准化试题和机读卡技术。阅卷的公正性,保证了考试的权威性和选拔制度的生命力,而帘官的价值也在于此。
朋友从台湾寄来一套7本的《重修成都县志》。这是1974年由台湾学生书局出版的精装书,其中有一幅帘官公所的手绘图。公所头门在靠右的位置,估计是大院东北端。进门左侧有字库一座,第二进院落右侧有水井一口。第三进为一大院,有竹,有大树。整座公所有房屋多间,这就是当年帘官们居住的地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