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星空旅游网!
2020
12/11
11:00
你的位置:首页 > 旅游攻略

南京提速建设美丽古都

原标题:南京提速建设美丽古都

新华社记者 刘亢 蒋芳 杨丁淼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洲”。南北朝诗人谢朓的一句咏叹,成为南京流传千年的城市名片。

近年来,通过“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建设,今天的南京千年文脉可感知,天下文枢可品读,古都魅力得以彰显,一座生态、生活、生产与文脉、文化、文明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呼之欲出。

这是9月4日用无人机拍摄的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7月1日摄,无人机拍摄的与小西湖片区一街之隔的老门东已改造一新。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城市风貌 新老并秀

初冬时节,一座碧水共长天一色的桥,一片清澈空旷的湖泊,成千上万的候鸟翔集于此,把南京送上了“热搜”,“天空之镜看天鹅”成为古都新景。

六朝金粉地,最忆是金陵。说起古都,多是将历史浓缩到宫殿;而在南京,历史文脉融入自然。

春天万物复苏,鸡鸣寺路的樱花一开,整座南京就被裹上了一层“初恋”的气息,城市变得生机勃勃;夏日夜行紫金山,黑暗中流泻出点点碎光,数以万计的萤火虫在草丛中飞舞的盛景;秋日的南京梧桐和银杏铺满整座城市,人们常说,“一入秋,南京就美成了金陵”……

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城市风貌,折射一座城市对历史的态度。

近年来,南京系统梳理了从六朝、明清到近现代的历史文脉,编制完成11片历史文化街区和22片代表南京不同时期最具特色的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

小西湖片区所在的大油坊巷历史风貌区就是其中之一。这里开展了“小规模、渐进式”改造,让原住民自主选择迁与留。迁出的释放了空间,为改善基础设施和植入新业态创造条件;留下的或自住或租赁,再根据建筑完损程度进行适当修缮整治。

“不仅留下原汁原味的老城南民居和老街巷肌理,还有与原住民共生的烟火气,在改造和更新中找到了延续城市之魂的平衡点。”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韩冬青说。

把一个什么样的城市留给后人?南京的答案是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美丽的关键在于新老协调发展,既赓续传统,又守成出新。”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说。

这是8月14日用无人机拍摄的南**庙景区。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人文气韵 古今交融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学馆”,第一部诗歌理论和批评专著《诗品》,第一部文学理论和批评专著《文心雕龙》,第一部儿童启蒙读物《千字文》等均诞生在南京。

在历史长河里,南京始终是一座被书香萦绕千年的城市。古时金陵的文人墨客留下昭明太子读书台、王安石读书处等遗迹。时光更迭流转,失恋书屋、先锋书店等,又成为当下文艺青年的流连之处。

千年文脉,薪火相传。2019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南京成为“文学之都”。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勇认为,这拓宽了中外交流渠道,让西方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南京,对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意义非凡。

疫情期间,南京向全球文学之都城市发起倡议,征集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主题城市明信片,不仅有 34 座世界文学之都的城市文化风貌,还有居民在春夏秋冬的诗意栖居。

“以文学织就心心相连的纽带,传递共克时艰、战胜疫情的信念和勇气。如果说医疗守护着人们的身体,文学则守护着人们的精神家园。”南京文学之都促进中心主任袁爽说。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要延续历史文化根脉、塑造城市品格,不仅是静态展示,更要从沉默的文物、文脉中提炼出真正具有当代价值。

近年来,南京抓住“传统节日”这一最大众、最生活化的载体,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润物无声、融入日常,帮人们找回文化记忆、唤醒文化自觉、厚植文化底蕴。

南京农业大学民俗研究所所长季中扬教授加入“我们的节日”南京工作室已有一年多,专家们围绕七大传统节日和二十四节气,理顺传统节日和现代生活的关系、全国节日和城市特点的关系、习俗传承和形式创新的关系等。

如今,老传统、新风尚,正在快速融入现代生活。春节,明城墙十二道城门上挂起春联,带动撰、写、送、挂春联融入百姓生活;元宵节,明城墙、秦淮河张灯结彩,与“中国加油武汉加油”亮灯仪式呼应,在朋友圈刷屏……

2019年6月,马聪创作的《诸(猪)事皆宜》(All/Pig is well)受邀参加《当代米兰》大型国际文化艺术节。

融入世界 开放包容

今年初,日本导演竹内亮拍摄的《南京抗疫现场》在国内外热播。此前7年,他已在中国拍了200集《我住在这里的理由》。竹内亮一直有个突出的感受:“南京人对外来人总是很包容、很热情,在我的镜头前也那么自然真实。”

南京人开放与包容的性格,恰恰就是这座城市的气质。多年来,南京与世界共融共生的华章不断续写。

2015年起,世界知名城市“南京周”带着推动“南京走出去”的使命,一年一城漂洋过海,结合每座国际城市的不同特色,不断推陈出新:南京云锦时装秀亮相米兰世博会,被称为“活化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现代时尚设计的跨界碰撞,演绎了古今交融的服饰之美;大报恩寺塔与伦敦邱园古塔的“双塔会”,汤显祖昆曲艺术家与莎士比亚剧作导演合作的“汤莎会”,上演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彩相会;原创歌剧《鉴真东渡》《拉贝日记》相继在美国、欧洲等地演出,场场座无虚席,观众反响热烈……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南京本土设计师马聪也通过名城会等平台,把作品送到国外展示,陆续获得德国红点奖等一系列国际性奖项。他的每一件获奖作品都紧紧围绕中国文化主题,博采数种甚至数十种非遗精华。

“这些年最大收获,就是在引进来、走出去的交流中探索创新。”马聪说,传统文化的魅力毋庸置疑,但走得更远必须要国际化。为此,他致力于做好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非遗技艺的活态转化以及中国文化产业在国际空间的拓展转化。

文化的兼容并包,在世界版图中不断更新坐标,并非最终目标,而是新的开始。

南京市市长韩立明表示,通过与国际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把“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转化成“世界通用文化语言”,与世界文明在交流中互鉴成长,才是南京推动文化“走出去”的意义所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admin#shaoqun.com(#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