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行走札记 | 乌衣巷口绿杨烟,风景记当年
2019年10月31日,南京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学之都”,成为中国唯一获此称号的城市。
南京获此殊荣,可谓实至名归,博大精深的南京文化,是与它的深远历史相伴形成的,给我们这座城市留下了丰盛的遗产,包括遗迹、文物、诗歌、成语、神话故事等,亦成为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著名文学家胡小石先生说过,南京,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诗国”。
2020年10月开始,群学书院启动了“跟着诗词游南京”系列深度文化行走活动,由南京知名文旅专家,南京故事讲述者袁幼平带队,以“诗国南京”历史上的经典名篇为线索,分别沿着南京城具有深度文化底蕴的人文线路进行探访,同时邀请著名学者、诗人进行有关诗词传统、人文精神与南京文化的系列讲座,以期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和热爱这座中国唯一“世界文学之都”。
本文为11月28日第十场活动的行走札记,作者为橙子同学。
文庙、贡院与科举博物馆
行走古秦淮夫子庙有感
文 | 橙子同学
图 | 刘秋琥
2020年11月28曰,持续一周的阴雨天终于结束了。先前数日,南京城阴雨连绵,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天上的乌云阴阴郁郁,着实令人心生忧虑,我一度担心咱们本周六的文化行走活动无法如期举行。说来也巧,就在活动当天,雨刚好停了!尽管天空并未彻底放晴、寒风依旧凛冽,但至少不会让积水打湿鞋袜,也不用撑着伞狼狈不堪,看来老天爷都不舍得给此次文化行走活动留下些许遗憾。
下午一点,我们一行人准时相会于夫子庙前的“天下文枢”牌坊之下,尽管寒风凌冽,却没有一个人迟到。看到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听闻一声声亲切的问候,想到大家都跟我一样不畏严寒,对探索南京文化充满了热情,我的心里暖融融的。
在这个美好的周六,我们一行人在袁老师的带领下,以“科举文化”为主题,行走了古秦淮夫子庙一带。我们参观了夫子庙大成殿,了解了夫子庙及其周边建筑的历史渊源与文化故事,观摩了夫子庙、卫山等处的石碑,游览了建于江南贡院旧址之上的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最后还聆听了科举博物馆许友根老师“科举与中国文化传统”主题讲座,当真是收获满满。
一、夫子庙广场
如今的南**庙,在历史上据说历经九建八毁。相传在东晋时期,王导便提倡在秦淮河南岸建立太学,但当时仅有学宫而无孔庙。到了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孔庙就东晋学宫扩建而成,因祭奉孔夫子,故又称夫子庙。夫子庙自北宋建成以来屡遭兵火焚毁,南宋为建康府学,元朝为集庆路学,明初为国子学,后为应天府学,清迁出府学,改为江宁、上元两县学。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同治年间重建,抗战中再度为日军焚毁。
现存夫子庙为80年代初重建。它采用前庙后学的设计,孔庙在前,学宫在后,后来设立的贡院被布置在学宫的左侧,因此,南**庙比较完整的格局包括三部分,即孔庙、学宫、贡院。
站在夫子庙棂星门前的广场上环顾四周,南有泮池、照壁、“天下文枢”牌坊,东西两侧有聚星亭、魁光阁及商业区,北有大成殿和分布于孔庙东西两侧的东、西二市,形成了夫子庙地区区别于其他城市孔庙的独特氛围——庙市合一的格局。
广场前有一段小河,是扬名海内的“十里秦淮”——内秦淮河的一部分,建庙时被改造为泮池。泮池是位于大成门正前方的半月形水池,意即“泮宫之池”,古时天子学宫叫辟雍,四周环水,而“诸侯不得观四方,故缺东以南,半天子之学,故曰泮宫”。
泮池南岸有一堵红墙,是“照壁”,相传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现在应当是重修后的结果。照壁有风水学上的意义,同时也起遮蔽和装饰作用,是整个夫子庙建筑群的开始。“万仞宫墙”为文庙特有建制,本为子贡崇仰孔子之词,《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后人因筑“万仞宫墙”于孔庙之前,以象征孔子学问精深、德行高迈、思想深邃,非常人所能仰及。按照规制,这堵照壁外侧应当也有“万仞宫墙”四个字,不过由于我们所站的位置位于整个文庙建筑群内侧,因此未能看见。
泮池西侧有一座桥名为文德,据说因儒家提倡文章道德而得名。文德桥现为汉白玉桥,但根据明代顾起元《客座赘语》“又以泮池河水不畜,于下手造文德木桥以止水之流”这条记载来看,当年应当是一座木桥。
泮池北岸有一排石质栏杆,应当为明代正德年间旧物,是整个夫子庙古建筑群里唯一保留下来的古迹。闲暇之余,凭栏眺望,微风拂面,览秦淮,观画舫,甚是惬意。
石栏北侧是新复建的天下文枢坊,“天下文枢”四个字选自颜真卿的字。“枢”本意是门上的转轴,通常用来指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部分;顾名思义,“文枢”就是文化中心。在明清两代,进士出自江南者数不胜数,江南贡院源源不断地向国家输送了大量经世济国之才,江南大地可谓是人文渊薮,南京是当之无愧的“天下文枢”,人才荟萃。夫子庙的天下文枢坊,是古往今来无数读书人心中的神圣之地。
庙前广场北面有一石砌坊门,即孔庙第一道大门——棂星门。六柱三门,古朴优美,中间横楣刻有篆文“棂星门”三字。“棂”字的篆书本有一“巫”字,相传乾隆觉得此字不佳,故删改之,但其实唐代的“棂”字已经出现了没有“巫”的写法,所以传说不一定就是真的。相传棂星是古代天文学中的“文星”,棂星门意取天下文人学士集学于此的涵义。
庙前广场西侧有一六角飞檐的聚星亭,亭名取群星聚集、人才荟萃之意。东侧临水而立的小院子是魁光阁,阁内有魁星亭。古有“奎主文章”之说,奎星即魁星,是文运兴旺之兆,是科举时**试夺魁的象征,因而魁星被历代学子奉为神灵。魁光阁与聚星亭东西相望,别有一番风味。
除了上述建筑外,夫子庙广场附近还有王谢古居、乌衣巷、古桃叶渡、萃苑、媚香楼、吴敬梓故居等遗迹,这与夫子庙地区历史悠久、水上交通便利息息相关,这一带一直是南京有名的“佳丽地”和名士聚居地。不过囿于时间所限,我们本次行走活动主要走访的还是孔庙和贡院。
二、夫子庙
介绍完夫子庙广场上的一系列建筑之后,袁老师带领我们走过棂星门,迈进了大成门,正式进入了夫子庙。
进入夫子庙的院落,映入眼帘者,最醒目的无疑是孔子塑像,这尊塑像矗立在远处正前方大成殿前平台中央。这尊高大的孔子塑像为青铜质地,厚重雄伟,做工精细,惟妙惟肖,体态丰盈,慈祥和蔼而又睿智深沉,这番气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大成殿前的平台名为“丹墀(chí)”,俗称露台,一般为祭祀和歌舞之用,四周围以石栏,有云头望柱24根,台前两角设有石灯笼。露台中央的孔子雕像格外引入注目,青铜质地,露台两旁原是两庑,是供奉孔门七十二贤人牌位和存放祭祀、仪礼、八佾舞用具的处所。现缩为小两庑,改为碑廊,陈列有赵朴初、林散之、武中奇等著名书法家墨迹的碑石30余块。
丹墀之下的甬道两侧,配享孔子十二门生中的八位贤者,闵损(字子骞)、冉耕(字伯牛)、冉求(字子有)、端木赐(字子贡)、冉雍(字仲弓)、宰予(字子我)、言偃(字子由)和仲由(字子路)的汉白玉雕像分列两排,状甚虔诚,栩栩如生。
穿过甬道踏上丹墀,便是祭祀孔子的正殿——大成殿。据说在宋代,孔子受封文宣王,元代受封大成文宣王,故而此后祭祀孔子的正殿皆以“大成殿”命名。步入大成殿,只见殿内正中悬挂一巨幅孔子画像,向下有木龛,龛内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之先师”牌位,两旁配有孟轲、曾参、颜回、孔伋四亚圣汉白玉石像。大成殿内四周墙壁镶嵌有三十多幅《孔子圣迹图》壁画,壁画均采用玉石,鸡血冻、寿山石、翡翠及黄金珠宝、罗钿等名品饰件雕刻镶嵌而成,美轮美奂。这组浮雕壁画细致地描绘了孔子自诞生以来的一生事迹,向游客们展现了孔子“万世师表”的典范形象。
出了大成殿后门,迎面看到一个玉兔泉,号称“智慧之泉”,相传与秦桧有关,可惜古迹早已不存。
其实对我来说,最吸引我的是庙内现存的四块古碑。石碑现陈列在大成殿后院,自西向东分别为《孔子问礼图碑》、《集庆孔子庙碑》残碑、《封至圣夫人碑》、《封四氏碑》。
这四块碑中最有名的当属“镇庙之宝”《孔子问礼图碑》,碑中砖雕雕刻于南齐永明二年(484),记载了公元前518年孔子从家乡曲阜去周王城洛阳问礼于老聃,寻求巩固鲁国政权之策的经历。这块砖雕相传是民国时期**元老,当时时任考试院院长的戴季陶在洛阳收购的古董,放置于当时考试院(今市政府)中的“问礼亭”,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曾作铭文,印证其为真品。不过,林森跟戴季陶二位先生鉴赏古董的眼光确实都不怎么样,一直以来质疑《孔子问礼图碑》真伪的人不在少数。
《集庆孔子庙碑》、《封至圣夫人碑》、《封四氏碑》是南京仅存的三块元碑。《集庆孔子庙碑》的核心内容是皇帝下诏书提出“以兴学作士为政”,记录了夫子庙毁、建的历史;《封至圣夫人碑》刻于元至顺二年(1331),记载了元文宗图帖睦尔颁旨特封孔子之妻亓官氏为至圣夫人之事;《封四氏碑》也刻于元至顺二年,乃文宗皇帝加封颜回、曾参、孔伋(子思)、孟轲为四亚圣的旨文碑文。
夫子庙深处是明德堂,堂内有“金声玉振”牌匾,陈设有供祭祀礼乐之用的编钟和石磬。金声玉振一词出自《孟子·万章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比喻音韵响亮、和谐,现在也比喻人的知识渊博,才学精到。
三、卫山
出了夫子庙,迎面就是“尊经阁”。现如今的尊经阁自然是新建的,但是关于尊经阁,还有一段神奇的故事。根据明代南京人顾起元《客座赘语》记载,在嘉靖至隆庆时期,南京应天府学在乡试中考中的人非常少,“稀若星辰”,后来在万历年间,有一名叫周继的擅长看阳宅风水的济南人来应天府做官,认为当初嘉靖年间都御史陈凤梧夷平卫山、建尊经阁于其上,是这些年南京科考不利的原因,于是他“以抽爻换象补泄之法修之,于学之坎位起高阁,曰青云楼,高于尊经,以泄乾之金气,而以坎水生震、巽二木以助二门之气”,他在“坎”位上建起一座高于尊经阁的“青云楼”来弥补风水上缺木的问题,后来又对孔庙前聚星亭、文德桥等一系列建筑进行了风水学上的改造,而后断言“明年大魁必出此亡疑矣”,果不其然,第二年,南京就出了明代第一位状元——焦竑。后来南京人朱之蕃、顾起元又接连中了进士。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我们都不得不为神秘的“风水学”所折服。
在上一季“跟写古诗词游南京”活动中,我就深深地感受到了“风水”对于南京城的影响,无论是“龙蟠虎踞”的帝王之气,还是明代南京城令人费解的不规则城垣设计,都体现了这一点。我想,风水之说不能完全以封建迷信、怪力乱神之语一以蔽之,此间蕴含着神秘的易学文化与丰富的历史知识,哪怕仅仅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都妙不可言。
看完了尊经阁与青云楼旧址,听完了神秘的南京风水之后,袁老师带我们去了卫山。我们去卫山自然不是为了了解神秘的术数之学,而是为了看一块名碑——《天发神谶碑》。《天发神谶碑》又名《天玺记功碑》,为三国时期东吴天玺元年所刻,该碑在东晋时期折为三段,故又称“三段碑”。该碑书法颇有特色,雄伟劲健,字体上紧下松,留有篆书遗意。这块碑并不是真品,而是仅供观赏的仿制品。
天玺是孙皓的年号。孙皓在位16年,却换了8个年号,分别是元兴、甘露、宝鼎、建衡、凤凰、天册、天玺、天纪。甘露、宝鼎、凤凰都是祥瑞,通过这些年号的名称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当时“献祥瑞”的风气,祥瑞现世乃大吉之兆,寓意国祚绵延。但是众所周知,东吴恰恰亡于孙皓之手,“一片降幡出石头”、“一片降旗百尺竿”说的正是他。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由此可知,一个国家要想兴旺发达,靠的是举国上下脚踏实地、共同奋进,而不是祈求上天的庇护,更何况所谓的天降祥瑞,多半只是臣下对君主阿谀奉承、虚假附会的无稽之谈。
四、科举博物馆
我们本次行走的主题是“科举”,自然要去江南贡院。清初有“江南省”,包括今江苏、安徽以及上海,上述地方的考生都要来江南贡院参加乡试。江南贡院有一副对联,上联为“号列东西两道文光齐射斗”,下联为“帘分内外一毫关节不通风”,反映了科考时号舍内的情形与当时科考改卷的严密程度。
现在的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就是由江南贡院扩建而成,地面建筑包含明远楼、至公堂、号舍、碑刻及南苑的魁光阁等,地下有三层,设计巧夺天工,是中国唯一一家地下式博物馆。号舍按照“天玄地黄,宇宙洪荒”的《千字文》顺序排列,每间号子里面大致可以隔出80-100间,总共有2万多间号舍,在鼎盛时期可接纳2万多名考生同时考试,其规模之大、占地之广居中国各省贡院之冠,创中国古代科举考场之最。站在街道上看两侧号舍,只觉得十分壮观,不过很可惜,江南贡院现存唯一的古董只有明远楼,号舍等地面建筑都是后人新修。
南京科举博物馆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科举专题博物馆,较之于其他的博物馆多半只会给科举留一两个展厅的情况,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规模之大、藏品之丰,着实令人大开眼界。如果想要了解自隋唐至明清的科举制度,或者中国历史上所有跟官员选拔考试相关的人、事、物,那么这个博物馆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本次行走活动的最后,由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的许友根老师为大家带来了科举文化专题讲座。
在本次讲座中,许老师分三个部分为大家介绍了“昨天”、“今天”和“明天”的科举博物馆。
在第一部分,许老师回顾了“昨天”的科举博物馆——江南贡院的历史沿革,还为大家梳理了“江南”区域概念、“江南省”历史变迁、明代贡院形制形成过程、清代全国贡院的分布等与科考相关的知识。
在第二部分,我们了解到今天的科举博物馆2017年正式开馆,是国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科举专题博物馆,精心设计的“一方竹简”、“十科瓦墙”让这座“会呼吸式”深坑地下博物馆与众不同,所谓“会呼吸”指的就是博物馆没有封顶的开放式设计。根据许老师的介绍,他们现在还有“科举制度研究中心”,开展了很多文化活动,比如现在正在“寻访进士后人”,探求中过进士的家族,观察其后人是否与众不同等等。
在第三部分,未来的科举博物还有二期工程,要打通江南贡院历史轴线,由于如今的夫子庙一带的商业气息有些过于浓厚,所以进一步建设相关配套的文化旅游设施十分重要。许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将来会规划时**棚、文化广场等愿景,相信科举博物馆一定能够越办越好!
最后,有关“科举”的问题,至今仍有待学界进一步研究。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乃至其他国家的影响、科举考试对过去和现在中国人的影响、科举考试之利弊等问题,都是十分深刻且值得探索的,哪怕是明清时期科举考试本身的具体情况,都需要时人根据实物材料做进一步的探索。过去的人们,可能是鉴于清末中国落后悲惨的状况,将存在了1300年的科举考试贬得一文不值,现在的人们,为了弘扬中国优良传统文化,又未免有过度夸大科举考试益处之嫌。这两种观点或许都失之偏颇,对此,我们应当还是要辩证地看待。
期待下次再会!
THE EN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