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敦煌,谁人不知那闻名于世的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千年,壁画、塑像依然栩栩如生,人称“沙漠中的大画廊”,被誉为是“一生必去一次的地方”。
现在,不用去敦煌,在深圳就能欣赏千年文明的美!
交流·互鉴——敦煌石窟与河西走廊的丝路艺术
时间:2021年12月31日-2022年3月20日
开放时间:10:00-18:00(17:3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重要节假日期间开放,重要节假日后的第一天闭馆)
定点讲解时间:15:00
门票:免费,需预约,在深圳博物馆官网可预约
地点: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第一专题展厅及中厅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市民中心A区
交通:地铁2号线/4号线市民中心站B出口
*由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资助
【展品介绍】
本次展览的内容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敦煌研究院藏临摹复制的大型洞窟以及彩塑、壁画、敦煌写经等,主要展示丝路上的敦煌发展史、石窟的营建与壁画雕塑艺术;
一类是敦煌与甘肃河西走廊沿线出土的重要文物精华,包括木简、敦煌写经、木雕、彩塑、丝绸制品、金银器等各类文物134件(组),其中很多都是极少外展的国宝级孤品文物。全面展示中西文明在敦煌与河西地区的交融与成就。
此外同样令人期待的是汉代竹简、中亚货币、丝绸织品、金银器、陶俑、敦煌写经、佛教造像、敦煌壁画临摹作品等各类重要历史文物,呈现了古代敦煌与河西走廊的丝路艺术的千姿百态。
【看点介绍】
1、原比例復原四座石窟
据统计,敦煌石窟现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余平方米,彩塑2415身,飞天塑像4000余身,庄严的佛像,斑斓的色彩,千年的历史变迁和艺术积淀,为世人创造出一个绚丽的文化瑰宝。
在博物馆大厅正中央有四座原比例复制的具有时代艺术高度的代表性洞窟,分别是第285窟(西魏)、220窟(初唐)、320窟与45窟(盛唐),单体尺寸高6、长10、宽8米,通过原样复制彩塑、临摹壁画等形式,展示敦煌的石窟艺术,让观众能“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文明的创造力和时代审美。
莫高窟中的彩塑多被破坏、重修,故而大量的彩塑作品失去了原有的神韵。然而,莫高窟第45窟,它是莫高窟唐代的代表性洞窟之一,由于窟的入口和甬道长期被流沙掩埋,窟内的物品和壁画保留较为完整,是研究唐代世俗生活的珍贵历史形象资料。
另外小编提醒一下大家,每座石窟只能容纳4-5人,请大家在参观的时候不要拥挤。
2、石窟的制作过程
一个洞窟从始建到完成,大致需要经过整修崖面、凿窟、修造殿堂、绘制壁画和塑像、装饰窟檐等一系列的程序。在本次展览里,通过复原的建筑构件、3D打印的模型来展示敦煌壁画、彩塑的原料及各种工艺的制作过程,让大家能更清晰、深入地了解敦煌石窟艺术的创作。
绘制壁画的颜料是以天然矿石为原料,其色彩纯正浑厚, 具有耐候性、耐光性、不怕酸碱腐蚀等特性,即使埋没于土内多年,也不会影响其色泽的艳丽。
无论是来自深海的珊瑚,还是来自群山的晶石,在这漫漫丝绸之路上,随着驼**抵达敦煌,在画工与塑匠手中幻化成缤纷色彩,孕育了具有华夏气派的审美情趣与艺术精神。
3、壁画里的故事
通过壁画中的佛教尊像画、故事画、经变画、史迹画和石窟中的古代建筑家具、服饰妆容、乐舞图案和生活器皿,我们可以体会到其中活泼灵动的生命意识。看完全部石窟,就像给历史按下了加速键,从北朝至宋元,跨越千年,全面的反映出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嬗变的脉络。
故事画是壁画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在展出的壁画右下角会有详细的故事描述,像尸毗王割肉贸鸽、萨埵太子舍生饲虎等故事壁画,另外有些壁画由于历史原因稍显模糊,单单看画可能并不能完全理解,但是当你了解完画背后的故事时,就会惊叹古人的绘画技巧竟如此精妙。
4、“不留白”的壁画艺术
敦煌石窟精美壁画上,图案是敦煌石窟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石窟顶部,彩塑框外以及画与画之间空隙的地方往往都会被一些繁复、图案华美、充满异域风情的花纹填满,与敦煌绚丽多彩的壁画融为一体。
它们独具形态,纹样丰富,色彩绚丽,承继关系明确,发展脉络清晰。这些装饰图案大多色彩浓郁,像一条精美的纽带把石窟建筑、壁画、塑像联结成风格多样的有机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