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星空旅游网!
2014
06/19
14:19
你的位置:首页 > 旅游攻略

藏族工艺品藏面具

藏族工艺品藏面具是巫术意识和生命意识的一种精神物化形式,它适应人们虔诚的宗教祈求心态,并产生一种虚幻 的敬畏感,由此获得心理上某种满足和慰籍。羌姆和藏戏艺术在宗教法事活动中,通常以“面具”为媒介,把作为偶像的神佛变成活灵活现的神佛,把佛经上抽象故事变为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以弘扬藏传佛教的经典和思想,它是用艺术的形象来反映宗教精神的娱乐形式。
藏面具制作工艺
早期面具制作材料用红土或纸浆、石膏、白布、纸、面胶(浆糊)等制成坯型,颜色主要用石色(涂色2-3次)最后刷桐油、清漆2次定型。随着时代的发展,材料的更新,制作工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选取尺寸大小合适的松脆白土云石,在白土云石上琢雕出面具雏型。用薄布撕成小块用骨胶和面胶在面具坯型上层层紧贴加裱至一定厚度为止。待布胎干后,用快刀将其表面削平修整,再用浓缩的“白土浆糊”涂抹布胎表面(干后再涂,反复数次)。泥浆干之后,方能“合佐达尔”(先用粗、细砂布砂平,再用磨石耐心打磨),并用竹篾及皮绳固定面具内部。最后赋彩精绘,刷漆定型,装戴各种佩饰。主要神佛面具可随其神佛法位高低和人们尊崇程度扩大“面具”尺码,大者高度可达数尺。 所用颜料要求十分严格,早期用石色,但根据地区和经济条件所限,经济条件差的所用颜料为现代广告色,经济条件富裕地区,亦使用纯金金粉和德国、美国进口矿物颜料,边磨砺边描绘。色相偏爱纯红、纯黄、纯蓝、纯绿、纯黑、白等色,很少用中间色调。用色要求单纯、洗炼、艳丽。图案花纹具有装饰风味,且色彩对比强烈醒目,清漆涂面,显得浮光闪亮,烘托出面具凝重、威严深奥莫测的神态。通过大同小异的宗教**,以跳神、演藏戏的形式,宣传宗教思想,强化藏传佛教精神,从而把宗教文化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人的心田。
藏面具色彩象征
面具属藏传佛画造型艺术中的一个门类,其色彩都具有宗教象征,根据不同角色的身份施以符合教义内容的色彩,这是必须遵循的传统规范。佛经里有:眼识所取“四显色”,即青黄赤白,这是藏族绘画常用的四种基本色,而藏面具的用色原则基本上与藏族绘画相同。 红色是佛教用以表“三德能”(权威、善静、愤怒)的主要色泽;女性则表示爱慕、热情、空乐。佛僧的袈裟衣饰、浮托神灵的火海、变化身的面容、空行母的身躯,往往都以红色表现威严、镇慑、热烈之情。 黄色则象征慈悲光明、智慧博大、兴旺和盛、功德圆满。一般佛画大面积广泛使用黄色,特别是神佛面部和**的肢体、头冠璎珞、宫殿顶层的背光底色均施以黄色。为了突出黄色的教义内涵和增强色彩效果,还采用纯金作颜料,泥线涂金技术达到了完美境地。 蓝色(青色)主表威权、勇武、镇慑,如**神像、佛像背光及身后衬景。建筑门楣底色等也都用蓝色装饰。 绿色主大悲、表甘露清风、普渡众生、功业彪柄、无痛善行。佛和菩萨的背光,绿度母以及烘托主尊的许多自然物等,绿色都是不可少的。 黑色(棕色)主表现恶业、妖邪黑暗,有时也体现归顺佛法的那些原为恶神勇武**神。白色主善业,表现纯真无暇、洁白无疵、慈航博爱、圣洁温和等,如长寿三尊、四臂**、长寿五仙女等均大面积使用白色,颇有艺术效果。 但是令人瞩目的塔尔寺藏面具,在色彩上追求绚丽华美,它的用色习惯与藏族绘画中的色彩象征意义又有所不同,如红色象征权力和庄严,黄色象征肃穆和忠实,蓝色象征威猛正义,黑色象征凶残邪恶等。
藏族工艺品:除了藏面具,还有藏族工艺品藏刀、藏族工艺品鼻烟壶等。是不是也想欣赏一下,那就来藏族旅游吧。可以参考一下四川旅游线路,或者拨打我们的热线
温馨提示:少数民族的礼俗禁忌代表着民族宗教文化和文明习惯。旅游者到了民族地区,如果对民族礼俗禁忌略知一二,就可以避免麻烦,减少误会,使你旅途更顺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admin#shaoqun.com(#换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