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星空旅游网!
2021
02/03
8:00
你的位置:首页 > 旅游攻略

你随手丢掉的口罩,正在杀死无辜的它们

原标题:你随手丢掉的口罩,正在杀死无辜的它们

前不久,巴西人民目睹了一个怪现象,他们不断看到有企鹅尸体被冲上海岸。

经过解剖,当地环保组织成员从一只企鹅的胃中取出一个黑色N95口罩。把口罩完全摊开,可以看到它和企鹅都差不多大。

图源:Getty Images

根据迁徙路径,环保人士推测,这只企鹅应该是跟随队伍从阿根廷南部出发觅食的,然后误把口罩当成了食物。

这么一大块异物卡在体内,吐不出去,排不出来,死亡毫无意外成为了它的最终归宿。

而“凶器”很可能出自游客之手。

频繁发现企鹅尸体之前,巴西人刚刚度过了独立日假期,圣保罗北部海岸线上游客成群。但欢快过后,环保组织捡到了数百个被随意丢弃的口罩和防护手套。

独立日那天,里约热内卢的海滩也挤满了游人,数个口罩被随意丢弃在海滩,这还是在大多数人没有按规定佩戴防护设备的情况下

图源:美联社

疫情大流行时期保护人类生命安全的医疗物资,竟然成为了杀死野生动物的凶器。

此外,一次性医用口罩虽然看上去是纺织品,但它具有防护效果的无纺布却含有聚丙烯等物质,可以被等同于塑料。

加之在西方更加常用的一次性塑料防护手套,疫情之下,医疗物资给地球带来了更多“白色垃圾”。

更糟糕的是,考虑到“分解周期”,今天随手扔掉的口罩或手套,在450年后才会分解成“塑料微粒”,并最终进入食物链。

这一举动无异于“穿越时空”给后代投毒。

专家警告道,一场“卫生危机”正在以不可控制的速度转变为“环境危机”。

野生动物的杀手

对野生动物来说,医疗垃圾是陌生的。

马来西亚吉隆坡附近的山林里,人们看到猕猴正在咀嚼被遗弃的口罩。它们可能认为这种蓝色的新鲜玩意儿,是某种来自人类世界的新食物。

英格兰东南部的切尔姆斯福德,皇家爱护动物协会救助了一只海鸥,一度登上英国媒体头条。

据悉,被发现时,这只海鸥的双脚被口罩带子缠在一起,长达一周之久,关节已经肿胀起来。

图源:皇家爱护动物协会

口罩对环境构成的最大冲击,还是发生在水中。

美国迈阿密外海,就有河豚因口罩丧生。根据网友拍摄的视频,一只处于充气状态的河豚尸体被口罩带子紧紧勒住。

河豚一般在遭遇敌害时才会“充气”。

口罩对于一只河豚有如庞然大物。

它在死前本想通过膨胀脱离险境,但没想到这只会让口罩越勒越紧。 可以想象,它曾为了生存奋力挣扎,但只能绝望又痛苦地死去。

图源:推特@Stark Organization

鉴于特殊时期人类对医疗物资的高消耗量,可以肯定地说,类似惨剧,数不胜数。

环保组织“亚洲海洋”(OceansAsia)的报告同样证实了这点。根据该组织估算,2020年全球生产口罩大概520亿只

假设丢弃率为3%、每只口罩重量为3至4克,去年总共有大概4680至6240吨的医疗塑料垃圾流入海洋。

换算成数量,相当于15.6亿只口罩

医疗垃圾会绑住小型海洋生物的躯体,限制它们的活动自由,这种威胁是最直接且致命的。

图源:Caters News Agency

对于大型海洋生物来说,医疗垃圾带来的威胁则更加狡猾。

以包含乙烯基和腈的一次性塑料防护手套为例,当它们进入海洋,便会吸附海藻和微生物上面的二甲基硫醚。

这使得塑料手套闻起来十分“可口”。

加之手套的外形——大体透明、五只手指,看起来十分像水母等海洋生物。海龟、海鸟和其他海洋哺乳动物更容易把医疗垃圾当成食物。

一旦被吞入体内,口罩和手套十分可能堵塞动物食道,或者永久性地堆积在胃中。

这些可怜的生物“饭”都吃不下,过不了多久就会一命呜呼。

像不像一只水母?

图源:网络

“更糟糕的是,考虑到聚丙烯等物质的分解周期——450年,这些口罩和手套看起来就像是生态系统的定时炸弹。”法国政客埃里克·保吉(Éric Pauget)曾在一封给马克龙的信件中警告道。

450年后,这些口罩和手套会分解成“塑料微粒”,被海洋生物吞下,再经过捕捞被端上餐桌。

塑料在“人类—生态系统—动物—人类”间完成循环。

今天随手丢弃掉的医疗垃圾,很可能在几百年后,给人类带来另一场危机。

“请把它们扔进垃圾桶”

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医疗垃圾带来的环境隐患。

美国环保组织“清理海滩”(Clean This Beach Up)创始人玛利亚·阿尔加拉(Maria Algarra)决定在推特上发起一个名为“手套挑战”的话题。

她呼吁网友拍下在户外遇到的,被遗弃的防护手套和口罩。

这项活动的目的有两个:一,引起公众对随意丢弃医疗废物严重性的认识;

二,给当地环卫机构提供清扫线索——毕竟特殊时期,民众自行捡起沾满唾液的口罩,和被人亲密接触过的手套,看起来不那么安全。

活动第一个月,玛利亚就收到来自美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和新西兰的1200余张照片,光是照片里的口罩和手套就有1800个之多。

图源:彭博社

粗略分析一下照片中丢弃口罩的位置,便不难发现有两个“重灾区”——地铁站出口和停车场。

人们有时候就是这么自私,在最需要防护用品的地方用完后,就将它们随手丢弃。

有些人还不以为意地认为,地上的医疗垃圾总有环卫工来清理,所以不是什么问题。

还有人更甚,把用过的口罩先放进塑料袋,再将塑料袋连同口罩一同丢在海滩,意思十分明确,“反正我就是不扔进垃圾桶,这是环卫工人的工作。”

“亚洲海洋”组织创始人Gary Stokes戏称这类人是“有责任心的扔垃圾者”

图源:《南华早报》

事实并不是这样。

口罩和防护手套很轻,在沿海城市,它们很容易在被清理之前,就随雨水或者大风直接进入海洋。

就算在内陆城市,因为防护手套很薄很滑,一旦进入城市排水系统,污水处理厂的过滤网也很难将其拦截。

最终它们很可能被排放到城市里的河道,再随着河流进入海洋。

口罩和手套们还可能经历一场全球漂流。

就像1992年,因风暴从货船集装箱掉进海里的2万8千只小黄鸭玩具一样,在之后十多年里,随洋流漂到世界各地。

小黄鸭漂流记

图源:网络

口罩和手套也会,只不过这种漂流一点都没有小黄鸭的浪漫气氛。想象一大早醒来发现海滩涌来大片废口罩和手套,甚至还有点恐怖。

总之,制止医疗垃圾污染,不能全凭环卫工人,而解决方法也十分简单,就是把用过的口罩和手套扔进垃圾桶而已。

疫情的环保假象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尽管新冠病毒来势汹汹,但世界各地或先或后传来“环保捷报”,不少人把疫情视为了地球生态系统的“救星”

由于政府施行封锁举措,印度多个城市久治不愈的空气污染好像一下子解决了。

印度北部贾朗达尔的居民,30年来第一次看清200公里外的喜马拉雅山脉。年轻人纷纷拿出手机,用镜头记录下这个只在父辈口中听说过的景象。

图源:网络

在威尼斯,由于游客锐减,平日肮脏浑浊的河道忽然变得清澈见底,甚至能看到水里的鱼群。按当地人话讲,“干净的吓人”。

当地人多年来第一次看清河底

图源:网络

邮轮停靠在海港,航空业大幅停摆,工厂关闭,各国政府一直纠结的碳排放意外有了积极结果。

根据全球碳计划组织公布的数据,2020年,世界碳排放下降了7%,创下有纪录以来的最大降幅。

正当人们自我安慰,觉得新冠病毒至少给环境带来一些积极影响时,成为野生动物凶器的口罩和手套,却给了大家一记重重的耳光。

环境没有变好,反而更加退步了。

以“海洋塑料垃圾”为例,要知道,疫情爆发前,这个问题就已经到了“十万火急”的地步。

美国航天局(NASA)科学可视化工作室,曾将1986-2013年的卫星数据视频化,还原了“海洋垃圾带”的壮大过程,发现海洋垃圾已经遍布了全球

图源:NASA

根据联合国环境署在2018年发表的数据,全球每年约有1300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

光是地中海,每年就要迎接57万吨的塑料废物。这个数量,按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描述,相当于每分钟向地中海扔3.4万个塑料瓶。

本已承受太多的海洋,如今因为疫情还要额外负担4000至6000吨的塑料医疗垃圾,专家和环保组织呼吁,为了地球母亲,请不要随手丢弃用过的口罩和手套了。

所以说,“疫情是生态系统‘救星’”的观察是一种错觉——社会活动放缓,干净的是你住的城市和街区。污染发生在看不到的地方,并不代表它没有发生。

环境保护方面,看不到的退步还有很多。

比如本应在2020年11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就因疫情推迟了。这可能代表着一些大会成员国会推迟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进程、降低自己的绿色目标等。

由于封锁措施,不少城市的回收项目也被迫中断,重启之日遥遥无期。

政府建议民众居家隔离,点外卖和网购的情况大幅提升。更多的一次性餐具和包裹包装因此产生。

而对于确实下降了的碳排放,全世界的专家也保持谨慎乐观。

他们普遍认为,等到疫情过后,社会开始复苏之时,碳排放会“报复式”回升。为了赶工,弥补因疫情落下的进度,全球在一定时间段内的碳排放量甚至要大大高于前疫情时代。

图源:Picture Alliance

“未来,当各国渐渐走出疫情阴影时,必然要考虑重建和更新的方法。”英国环境、食品及乡村事务部部长扎克·戈德史密斯( Zac Goldsmith)表示,希望疫情起到警钟作用,能督促各国采取一条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复工路径。

是时候让更多人意识到口罩污染的严重性。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地球上的生灵,也是保护我们自己。欢迎转发,意识到问题,才是改变的开始!

这么有品味的你,应该关注Vista世界派 ▼

我们从《Vista看天下》杂志出发,致力于挖掘国际热门事件、人物背后的深度报道和新闻故事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admin#shaoqun.com(#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