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星空旅游网!
2021
01/21
10:01
你的位置:首页 > 旅游攻略

9.8高分纪录片,上来就冲破红线?这一次,央视爸爸终于出手了···

原标题:9.8高分纪录片,上来就冲破红线?这一次,央视爸爸终于出手了···

▲关注匠心之城,遇见诗意生活

这几天,每个人都在忙着吃瓜。

丝毫没人发觉国家又低调地办了件大事儿。

一看标题,吃瓜群众们心头一慌:

我怎么能漏了它?!

《我在故宫六百年》

央视爸爸出手,毫无意外地“看不够”!

那么,这部庆祝故宫600 岁大寿的纪录片到底有多硬核,

能够征服B 站后浪在开年冲破红线,打出9.8 的高分?

影片延续了《我在故宫修文物》的佛系画风,

穿行的游客,沉默的城池,慵懒的御猫,漫长的定格,一个都没少。

只不过这一次 “主角”变了。

我在故宫600年的——“我”。

01.

吴伟,1988年生, 2013年“进宫”考古,主要工作就是“挖土”。

每天横穿宫殿两极,掘地三尺,寻找历史的秘密。

什么秘密要挖得这么深?

影片一上来就给出惊人揭秘:

你看到的紫禁城,只是冰山一角。

奇怪吗?

看了这么多年紫禁城,竟然没看明白?

这次,纪录片将镜头探向600年前历史的深处:

故宫最初的模板。

安徽凤阳,朱元璋故乡,明朝中都。

600年前,登基不久的朱元璋下旨兴建“明中都”,

时隔6年,中都皇城在规模初具时,却被突然叫停。

这片荒芜的土地将秘密永远埋藏在了地底。

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座历经600年的紫禁城,在经历着什么?

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他们是创造了新的神话,还是延续着旧的神话?

吴伟决定带着考古队深入“中都皇城”,探寻秘密。

这座被历史遗忘的中都皇城,仅看地基,其工程之浩大就已惊为天人。

层层碎石与木桩结构,仅挖掘出来的地基就有18层之多。

可想而知,这座“未完成”的遗址,也曾肩负着王朝永续的伟大愿望。

或许连朱元璋自己也没想到,曾经未完成的理想之城,

50年后,由儿子朱棣在北京实现了。

而两代宫殿的会面,却用了整整600年时光。

02.

市面上大多数文物类节目,向来严谨且厚重。

观点不够,还得有经历,有话题不够,还得有思想

而《我在故宫六百年》却将画风一转,

全程只负责轻轻诉说,任由历史重重落下。

宫殿内,随处都可窥探帝王一天的生活打卡。

几点起床?几点吃早饭?几点就寝?

活动范围又是从哪里到哪里?

比如,先后住过10 位皇帝的网红宫殿“养心殿”,

曾经引发的“偷梁换柱”事件,被称为影片中最生动的历史。

“资深宅男”明万历皇帝执政期间,在养心殿居住30 年几乎不上朝。

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有人在他头上偷偷“动土”,将养心殿屋顶木材替换了极易腐烂的扶脊木。

百年前的垃圾工程被正常验收,专家们嘴角上扬,心领神会。

400 年后,8名工人重新制作了结构复杂的“扶脊木”,并合力 抬上9 米高的屋顶,完成一次历史性的“纠错”。

百年前的人力工程突然在眼前还原,原本冰冷的宫殿突然鲜活,贴地讲述故宫的历史。

关于故宫的屋顶,民间还有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传说:

故宫的房顶从来不落鸟,不长草。

事实到底如何?

这便是影片埋藏的第二处伏笔。

故宫每座宫殿的房顶,都有一位“守护神”。

每年春秋二季,紫禁城一定会有人飞檐走壁,驱除瓦面的天敌——野草。

植物种子有时候会跟随风,或者鸟粪落在屋顶。

要是落入了瓦缝之中,几颗小小的种子生根发芽,就足以摧毁故宫顶部精心设计的防水系统。

这个时候,该轮到“屋顶守护神”除草工匠上场了。

常常有游客晃眼发现“不明飞行物”,大呼:“是什么在天上飞!”

有趣的是,每座宫殿的房顶,杂草的品种各有不同。

师傅常除草到一半,忍不住开始科普:

“六味地黄下面的根才是地黄,上面的叶是草。”

美其名曰:实力种草。

不知乾隆本人是否知情,头顶祥瑞的屋顶上,一直是地黄的生之沃土。

在高危的画面中,就着手掌与野草的体温触碰,

工人的每一寸的探索都成就了一次历史的前行。

随便一块砖瓦往那儿一放,思想开始升起……

充满希冀的传说被打破,隐退了历史中具体的人。

瓦片中的草和屋顶的“守护神”,他们是否在以更主观的视角,描绘那些山川河流、星辰宇宙?

不可知。

我们得以知道的是:

纪录片抓住的每一条线索,都聚焦于故宫故事里的

故宫博物院的一位高龄匠人,原古建部副主任李润德接受节目组采访时,老爷子谈到:

那时候赶上冬天施工,为了保护交楼,临时围个大席棚,外头的人都以为故宫出事了,角楼拆了修不上了

谈起当年被外界误解的日子,李润德老爷子还记忆犹新:

其实我们自己心里都明白,西北角楼修完后打下的基础,以后再修几个角楼都不成问题喽!

说的是哪件事?

1956年,故宫西北角楼因常年漏雨,木质腐烂,损坏严重。

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紫禁城内规模最大,工种最全,难度最高的头号修缮工程。

参与修缮的这批研究员与木匠,完成了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合作。

在中国,修过故宫角楼,是一个木匠可以回味一辈子的荣耀。

展馆里,曾经参与角楼修缮的夏荣祥师傅与照片中匠人们四目相对。

一代人在这样的时空下重新相遇了。

如今,照片上的人大多数已不在人世,甚至很多人的名字都没有留下。

一砖一瓦被重新定位回到历史深处的位置,

紫禁城不变的模样背后,是物与人的永恒接力。

人逝去了,宫殿还在;

宫殿老了,总有新人来。

所以在故宫600大寿“丹宸永固”的庆典上,

古建部退休老专家,年纪最长的嘉宾—王仲杰,

被搀扶着回到阔别已久的故宫,第一句话就是:

“都老了……”

身边坐着20年代同期“进宫”的考古搭档,

岁月虚晃一圈,曾经风华正茂的一群人如今白发满头。

陪同中都皇城的脊兽;

晚清长**的游廊彩画小样;

见证了帝国黄昏的蓝色瓷砖;

穿越时空齐聚午门,为这座600年的城池庆生。

历史的车轮并没能让故宫衰老半分,而在紫禁城陪跑一生的他们,

将痕迹永远地留在每一处画卷里,瓦片中,房梁上,尘埃里。

03.

纪录片中,还有一个令人动容的插曲:故宫的夜晚。

你夜访过故宫的夜晚吗?

是不是真如传闻所说:长廊深处常传来奇怪的声音?

还真有。

而且人声鼎沸、车水马龙,甚至比白天更加忙碌。

因为深夜,才是员工们一天工作的开始。

600年来,食物,水源,木材,所有的运输都被托付给夜晚。

经常给故宫运送木料的孟师傅,在这天夜里11点,如往常一样前往故宫。

由于北京二环禁行规定,司机孟师傅只能在路边稍事休息。

或许这只是他职业生涯中,平凡无奇的一天。

但他所运送的木头,却将在养心殿屋顶,驻留上百年。

一群人与生俱来的使命被守护百年,百姓脚下的紫禁城,注定不凡。

有人说,纪录片的第二集是炸裂式的好看。

它不再仅仅停留在历史,而是关于宿命,关于永恒世界观的娓娓道来。

渺小在机缘有序中探进伟大,时间抛出荒诞的美感,

在观众心上留下了淡淡的悲伤和恒久的印迹。

在纪录片中密密麻麻记载的,都是每一个具体的

故宫第三代木匠代表人物李永革,被称为" 能够读懂木材的人 "

他的厉害之处在于,手一摸,就能知道木材的年代。

新一代" 故宫匠人 " 张典,用刻刀一层一层剥下历史的尘土,在成功拓印了古城墙上历史的题字后,开心地像个孩子。

得知大殿的立柱已经完全变成粉末状,必须拆除,张典反复检查到深夜,依旧不死心:

“尽量保吧,能保一段也好。”

哪怕只能保住一段,也是保住了紫禁城的一段岁月。

而那副长**的游廊彩画,仅拓印、临摹、绘制、贴金,一幅小样就需绘制9 天之久。

匠人们终其一生通过手中的物件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

故宫本身的历史厚重感,多了把时间变缓的魔力。

年轻的面孔,一代一代周而复始;

古老的面孔,也在他们身上,得到延续。

有人问:

在故宫六百年的那个“我”,说的到底是谁?

是历经600 风霜的恢弘皇城?

是一代接着一代,跟随皇城平地而起的工匠?

还是古建所承载的5000年文明传承?

好像都是,又不全是。

整部纪录片中,

我们看到的,是建筑;

而我们看不到的,是衔着尘埃探进历史深处的每一个沉默的人。

难能可贵的是,近几年文物类节目在初窥门径之后,终于伸入每一个看似遥远的普通人行列。

四目相对,掷地有声。

如学者马未都所说:

要把文化血脉传承下去,这是一个文化人的历史视野,也是一档文物类节目更高的立意。

一句话,有骄傲,有辛酸。

有人知道“从哪里来”,却没有把握“到哪里去”。

文化传承在击中当代人“民族焦虑感”的同时,

让每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变得厚重且清晰。

如果说,一切历史都是人的历史,

那么这场漫长的接力,最终留下了红墙黄瓦,流光溢彩。

更留下了可以再说600年的紫禁城。

— END —

最后介绍下我们的同名视频号,

每天分享传奇又平凡的匠人故事,

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把一辈子献给手艺,

这是我所理解的匠人匠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admin#shaoqun.com(#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