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是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死亡
当一头鲸鱼在海洋中死去,它庞大的尸体会慢慢沉入海底,经历时间的变迁,在寒冷的深海里用自己的死亡 供养出一套完整的生态系统。
这套 长达百年的生态系统与热液、冷泉一同被称为是深海生命的“绿洲”。
这种现象,生物学家赋予了它一个浪漫的名字—— 鲸落。
一鲸落,万物生,这是鲸鱼留给大海最后的一抹温柔。它也用上百年的时间将死亡诠释成了一件浪漫的事情。
可是,用死亡最后一次喂养大海也不是鲸鱼的特权。很多 选择了海葬的人,在告别这个世界以后也选择让自己成为 海洋中微小生命的一片栖身之所。
有一种新型的殡葬方式—— 成为永久的人工纪念礁。
这种人工纪念礁使用专门的环保水泥与逝者的骨灰混合制作而成,将 骨灰瓮、骨灰以及海葬等结合在一起。
骨灰带来重要的营养可以氧化纪念礁周围的水,它既可以 帮助正严重退化的珊瑚礁,又能 让微生物在其中栖息、挖洞、成熟,从而 促进了 鱼类与其他海洋生物的繁衍。
值得一提的是,在 纪念礁的制作过程中,家人和朋友是可以参与其中的,他们可以在纪念礁上加上手印或是在小型的纪念碑上刻上文字。
这样的纪念礁往往会被放入逝者或其家人指定的海域,在海底深处,这样的纪念礁不会移动。家属和朋友们也可以去水下探望逝去的亲人,看一看又有哪些新生命在这里生根发芽。
这样的殡葬方式也许和国人“入土为安”的理念有冲突,所以尽管青岛自1991年以来就实行了海葬,而且只需几百元的费用,可是参与者仍然寥寥无几。
但曾有一个选择海葬的人表示: “没什么比死后周围的一切有更好的事发生更棒的了,只要确保那个地方有很多红鲷鱼和石斑鱼就好。”
一个生命结束了,却仍然想着孕育更多生命,这是一种极致浪漫的温柔。
在这样的生命延续中,死亡的维度也被拉的无限宽阔,那些纪念礁里储藏着的温暖灵魂并没有真的死去,而是换了另一种形式活着。
有句话说“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有些人和鲸鱼一样选择将生命的终点落在大海,而有些人则选择将自己人生的列车开往星辰璀璨的宇宙。
除了海葬,你听说过太空殡葬吗?
Celestis公司成立于1994年,他们提供的纪念服务自成立以来曾在15种不同的火箭上发射过骨灰。骨灰飞入太空轨道的价格不到5000美元,而深空和月球航班起价为12500美元。
SpaceX曾发射过一颗猎鹰重型火箭,将24颗卫星送入了轨道。
其中一颗卫星携带了152个装有亡者骨灰的金属胶囊,它携带着这些胶囊进入了既定的太空轨道。
152个金属胶囊,每一个都有自己专属的铭文,铭文的内容都是死者想对宇宙对这个世界说的最后一句话,它们像墓碑的碑文一样。
152个胶囊存储着152种人生,也存储着每个逝去的乘客浪漫的梦想。
其中有一个人写道:“我要伸手去摘星星。”还有人充满童真地写道:“永远的太空卡车。”还有一对已故夫妇,他们一起刻下了生命最后浪漫的誓言:“ 他们一同起飞。”
这一趟“宇宙航行”的游客身份各异,他们当中有儿童、科学家、宇航员、 工程师、作家、星际迷航的演员、太空狂热分子……
对于这些特殊的游客而言,骨灰和星辰一同漂浮在浩瀚的宇宙是一种无边无际的浪漫。
对这些特殊游客的亲人而言,有时候想念他们便可以抬头望一望夜空,在那漆黑一片的夜幕里,斑斑点点的星光闪烁中,自己至爱之人正在那里长眠。
除了飘荡在宇宙中,我们的骨灰还能以很多不同的形式被纪念着。
格劳宾登州一家公司就发明了能将骨灰制成钻石的 人工合成晶体技术, 其实,这种技术就 是将骨灰净化后在1500摄氏度高温和5万帕高压下,经过3周到4周形成的一种类似钻石的结晶体。
因为碳是人体中第二丰富的原子元素,而钻石则由结晶碳制成。那么将遗体低温火化后,得到更多碳的残留,再 取5到6磅的逝者骨灰就可制造成一块光芒四射的钻石。
因为不同逝者生前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饮食习惯不同,身体状况不同,所以他们的骨灰会呈现出深浅不同的颜色。这也就使得 这样制作出来的钻石往往也是独一无二的。
据悉,这些独一无二的“钻石”往往会被逝者亲属镶嵌在墓碑的花岗岩底座上。也有一些亲属会将钻石镶嵌制作成戒指,并将死者的姓名与生卒年份用激光刻在“钻石”上,以此缅怀和纪念那个逝去的人。
钻石因为永恒而闻名,把骨灰做成钻石的背后,正是那颗不愿意忘却逝者的心。还有一些人会把 已故亲人的气味制作成香水,靠熟悉的气味缅怀那个熟悉的人。
像电影《寻梦环游记》里说的那样,人真正意义上的死亡,是不再被尘世任何人回忆。面对已经离开的人,活着的人一直在拼尽全力抵抗遗忘。
2015年,山东49岁的展文莲因肺癌在济南去世, 为了留住妻子,怀抱着妻子有可能在未来复活的想法,她的爱人桂军民 亲自签下了中国首例冷冻遗体的协议。
就这样,失去生命体征的展文莲接受了人体冷冻手术,被安放在零下196度的液氮罐里,成为了中国第一例冷冻人。
每次谈到妻子, 桂军民从来不会用死这个字眼,他觉得妻子只是“睡着了”。他 说:“亚洲第一例、中国第一例,这些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我亲爱的人,唯此一例。”
对于这样的新技术,桂军民也有自己的担忧。几十年后才有复活的可能性,他说:“我最怕的不是她忘记我们,我最怕的是她忘记自己。”
桂军民自己也清楚这项技术还不够成熟,他不会幻想3、5年就能实现复活,但他依然相信,未来20、30年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桂军民说:“只要我活得足够长,我就一定能看得见,是冷冻让我有了奔头。”他现在的唯一目标就是锻炼身体,活得久一点。
他自己也签了 冷冻遗体协议,他早就想好了,自己也要冷冻起来,将来也许可以跟妻子一起复活。
他还会把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拍照记录下来,等着以后给妻子看,告诉妻子她睡着的这些年发生了什么事。
谈到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只说了一句:“等她醒过来谁也不记得不认识了,至少还有我。”
你有没有想过 如何面对并处理自己的死亡?
你要选择怎样的方式告别这个世界?你会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上哪一句遗言?你会 怎么安排自己的骨灰?
如果说处理亲人的遗体,让我们学会如何与他人告别,那么思考怎么处理自己的遗体,则让我们学会如何与这个世界告别。
余华说:“ 死亡不是失去了生命,而是走出了时间。”那 你又是如何理解死亡?
相遇的人会再重逢,以另一种形式在另一个地方,死亡也不算散场。
葬礼的含义不是goodbye,而是see you later。
- END -
作者:震惊叔|
信息、图片来源:新浪微博、知乎、央视频、百度|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记得加波关注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