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福建最有钱的城市,也太低调有内涵了
本文转载自九行公众号(ID:jiuxing_neweekly)
作者:钟无艳
最近看到综艺《姐姐的爱乐之程》首站选了泉州,心想他们真可选对了地儿,实在迷人。 撺掇我要来好好写写这座低调又馥郁的闽南古城了。
这座城市保留着闽南人最古早的生活方式,自带复古文艺气质buff,说她可能是国内最适合慢生活的城市也不为过。
说起福建的城市,在外人的印象中总轮不到泉州。前有闽都文化浓厚的福州和古老厚重的漳州,后有文艺小清新最爱的厦门。
偏偏泉州在其中像个异类, 说她是最守旧的城市,确实这里遍地庙宇,繁缛礼节,方圆规矩的秩序好像从古到今都没有变过;
但 她同时又是最叛逆的城市,你很难想象这样混搭的面貌—— 国内最古老的清真寺隔壁就是关帝庙。
△泉州遍地庙宇/图虫创意
说她最具仙气吧,但她又是一座非常世俗的城市,在香火旺盛的地方,往往烟火味也浓重, 曾有人评价泉州是一座“半城烟火半城仙”的古城。
论起经济实力,泉州也不容小觑, 连续21年GDP吊打福州和厦门。
如今泉州以低调沉稳的城市性格,安逸舒适的慢节奏生活, 被认为是“十足的理想城市”“去过一次就爱上的地方”。
△泉州是否也是你的理想城市/图虫创意
就像曾经锋芒毕露的贵族,落入凡间如今自得其乐,但再低调也掩饰不住奢华光环。
泉州这座宝藏城市不需要火,懂的人自会珍藏于心。
泉州,一座光芒没法挡的闽南城市
泉州地处“闽南金三角”,北面与福州接壤,南接厦门,东与台湾隔海相望,西邻三明、漳州。
很多人不识泉州,便觉得她没有厦门的精致,也没有福州的地位,甚至还不及莆田有名。但 每回福建省评经济最发达的城市,首位领跑的都有泉州的名字。早在去年,泉州GDP总量就已经逼近万亿大关。
△泉州连续21年都榜上第一/中商情报网
“中国鞋都”“中国陶瓷重镇”“中国伞都”等等各种品牌打响晋江,经济实力连续17年位居八闽县级之首;石狮还被称为“东方米兰”,从石狮走出去的中国时装名牌名扬国内;“石雕之乡”惠安、“水暖之乡”南安、“铁观音故乡”“中国茶都”安溪……
△泉州晋江被称为“中国鞋都”/图虫创意
单单拎出这些“百强县”的经济特色,就等于亮出了最强厂牌。国内知名品牌安踏、七匹狼、九牧王、富贵鸟、特步、乔丹体育、鸿星尔克等等都是来自泉州。
泉州人是出了名的“闷声发大财”,网上有人调侃,如果你去了泉州晋江、石狮等地,也许迎面而来其貌不扬的人,很可能就是一个身价上亿的老板。
福建前十大富豪中,泉州籍就占了半壁江山,是真正藏富于民的地方。
△泉州都市化超乎我们想象/图虫创意
泉州人的经商头脑,似乎历来就有这样的传统。要知道1000多年前唐宋元时期, 泉州可是被誉为“光明之城”的刺桐城,更是“东方第一大港”,与古埃及亚历山大港并驾齐驱的国际贸易港口。
一千多年前,古代东方想象的代名词不是“China”,而是 “Zayton(刺桐)”。1292年,马可·波罗一路从福州出发,沿岸见到一个香料堆积如山,帆船遮天蔽日的刺桐港。
△15世纪欧洲插画家《马可·波罗游记》中所想象的Zayton/wiki
意大利人雅各·德安科纳远涉重洋来到泉州,还将自己的游记手稿写成了《光明之城》,书中描绘的泉州更像是一副“清明上河图”画像—— 这里的不夜城被无数的油灯与火把照得亮如白昼。
阿拉伯、印度、锡兰、爪哇、意大利的商船飘荡在晋江江面,琳琅满目的商品诸如油膏、酒、丝绸、珠宝、香料随处可见。
△依稀能在泉州港口看到往日繁景/图虫创意
所谓的 “市舶司岁入百万缗,刺桐城可闻万国音”“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的繁盛景象描写,在雅各眼中的泉州据说超过20万人口,相较于当时的威尼斯人口10万人、佛罗伦萨的4.5~6.5万人, 当时的“刺桐城”在人口规模上就无愧于世界级大都市。
直到元明之交,尤其是市舶司迁移福州之后,明政府“罢市舶,厉行海禁”,严格的海禁政策使得泉州港的海外贸易几乎处于停顿状态。
△泉州港口的兴衰过往背后都是泉州人的历史/图虫创意
然而泉州人哪是海禁能禁得住的,民间私商却乘机崛起,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反禁海斗争,泉州沿海商人冒禁出海者形成了一种不可遏制的趋势。作家许谋清在《海上泉州》里所说: “海禁禁住了泉州港, 却禁不住泉州人。”
所谓的“海盗文化”,换句话说也从根上种下了泉州人骨子里的“向海而生”的叛逆和拼搏劲儿。
△泉州人骨子里有海洋性格/图虫创意
曾经的“光明之城”黯淡过,但依然不改海洋本色。从改革开放至今,泉州人又一次抛下束缚,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的姿态向海上延伸。
很多人会拿漳州和泉州这两个地方作对比,这两个地方发展的不同,从根上就双生开花,漳州人自古生在鱼米之乡,形成安土重迁的乡土性格。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格局,决定了泉州这些相对边缘的地区地少贫瘠, 海岸线曲折,多岛屿港湾,只能利用优良的港口,向海洋讨生活。
自然条件远远不如漳州,但同时巨大的外贸规模刺激了泉州的手工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泉州人习惯向海讨生活/图虫创意
某种程度上,这也养成了游离于政治和权威之外的泉州人,骨子里早有敢于离经叛道铤而走险的精气神。
如今迅速于东南沿海崛起,多少得益于自古形成的海洋性格。
泉州的古早味从哪来?
所谓 “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能与千年古都西安并列的泉州,当然不缺文化自信。
△1963-1963年 泉州一角古意盎然/wiki
泉州最为人称道的大概就是“古早味”。
古早味首先就在于满街的 香火味。“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这是宋朝理学大家朱熹在泉州开元寺天王殿内提的词。
△泉州的香火味/图虫创意
她或许是国内宗教最多元最复杂的一座城市。要是你到了泉州,八成会诧异这里五花八门的神灵宗教,这里有1000座历史庙宇,包括基督教、**教、摩尼教甚至婆罗门教在内的各种域外宗教,以及中国本土宗教都能在泉州生根,并且和谐共存,鲜见冲突。
△泉州被称为世界宗教博物馆/图虫创意
泉州素有 “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美誉,这里既有中国古代四大佛教寺院之一的千年古刹 开元寺,还有国内现存 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子天下第一”的石雕老君岩,更有国内现存最古老的**教圣墓、世界仅存的摩尼教寺遗址草庵。
△道教老君岩/图虫创意
泉州籍作家蔡崇达也曾经在《皮囊》一书中写过泉州人的信仰——“在我生活的这个小镇,所有人都笃信举头三尺有神明, 也相信有魂灵,人与鬼神亲近地生活着。我们还相信,魂灵有着和现世一样的属性,会饿到,也会吃太饱,会太胖,然后也会心情不好,也会闷出病……”
这段话妙在后面, 泉州人的信仰不是飘在天上高不可攀的,反而是接着地气的。
这种香火味是跟着烟火味冒出来的:寺庙旁边街头卖的海石花满煎糕,泉州府文庙隔壁街边的元宵丸,还有摇摇晃晃的盐水桃儿…… 泉州人拜拜的老城区,往往能寻到隐秘的古早美味。
△泉州西街的古早小吃/图虫创意
泉州有什么好吃的?要是盘起来,你会发现泉州美食特别有意思的特色, 往往地道的都看起来像是不大正经的大菜,相反越平民的小吃越走心。
什么安海土笋冻、蚵仔煎、海石花、海蜇皮、沙鱼冻……带着海的气息才是泉州人要的风味。
△街边的蚵仔煎/图虫创意
泉州人的吃,恰恰妙在 以小见大,能瞥见包罗万象四海为家的碰撞火花。
泉州人总说自己的一天要从一碗面线糊开始,要是见到面线糊上撒了一圈白胡椒粉,那没准是阿拉伯商人在几个世纪前烙下的胡椒香料影子;
△泉州面线糊/图虫创意
泉州爱用的沙茶和咖喱香料,常用在牛肉羹上,别看泉州人一日三餐牛肉是常客,大概也是因为一千多年前爱吃牛肉的外国人在这边留下的影响。
△泉州的牛肉也别有一番风味/图虫创意
但要数古早味之最,也许要算至简才拷问人心。《舌尖上的中国》拍到泉州,画面也一定会定在一 碗简单的萝卜饭,简朴中都是丰饶的乡土味。
泉州人,何谓心安
知乎上有网友这么评价: “泉州是一座韶华已逝的城市。”
她的确很老旧,民间信仰、语言和民俗和民间艺术非常古朴,这里有奇特的惠安服饰和蟳埔民俗,有称为“中国音乐活化石”的泉州南音。
有被誉为戏曲界的“奇葩”提线木偶戏和“南海明珠”高甲戏,还有基本保留着宋元南戏原貌的梨园戏等等。
泉州人的一生都非常重视仪式感,无论是家族礼节,敬神祀祖还是年节宴会,都保留自身鲜明奇特的多元文化大观,仿佛有比其他地方更强的记录和叙述自身历史的能力。
2013年,中国的泉州早已与韩国的光州、日本的横滨当选首届“东亚文化之都”。
△泉州的古老是一种气质/图虫创意
齐晓瑾曾在《元气泉州》这样评价泉州的古老—— “它的古老并不流于形式和物件,而是一种至今犹存的气质。”
泉州人不完全等同于闽南文化。 本质上她更像一种混搭多元的移民文化。唐后期到五代十国,北方兵荒马乱战乱,大量民众迁徙南下到泉州这片蛮荒之地,因而才有了积淀深厚的中原文化一笔。
△洛阳桥不在河南,却在千里之外的泉州惠安,据说起名是中原人留下的印迹/wiki
而后漫长的海上延伸历史,逼泉州人以海为家,不仅吸纳世界各地文化,不少开拓海外迁徙的泉州商人华侨也给泉州带来了更多色彩。迁琉球,迁印尼,迁菲律宾,哪里有海,有自由贸易地,哪里就有泉州人的身影。
按理说保留了如此多古老传统的泉州人是守旧的,但 他们同时又是中国最有海洋冒险精神的一群人。
△泉州的爱拼才会赢是在海上炼成的/图虫创意
他们大多都处于一种迁徙文化的传统,茫茫大海是他们唯一的寄托,背井离乡出海打拼的艰辛迫使他们早已成为“生活的流亡者”,因而在泉州出现了与三纲五常传统文化不一样的叛逆性。
古代泉州的妇女经商屡见不鲜,明代儒家学者李光缙曾经提到在泉州通过经商致富的两位妇女,还将她们与古代采矿致富的寡妇清和汉代卖酒为生的卓文君相比。
△泉州惠安女服饰/图虫创意
这种文化的传统落到日常,就是泉州人信奉“爱拼才会赢”的人生哲学。即便拼搏,泉州人也不会太执迷其中,依旧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因果有循环的命运。
泉州人信与不信命的平衡,正是他们安身立命自得其乐的根本,赋予了他们既有敢闯敢拼的外向开放性格,骨子里又是温和内敛的含蓄。
△泉州内敛的含蓄尽在生活细节中/图虫创意
泉州和厦门在不少人看来是相对的,蔡崇达曾经在《皮囊》中有这样的比喻—— 厦门是泉州的整容版。在泉州你会看到乱闯的行人和车、粗糙的老建筑,甚至低陋的生活习俗。
但感动他的恰恰不是环岛路上的精致风景,而是泉州石头巷子上飘出来的悲戚的南音,或者十五佛生日的时候,整座城市家家户户在门口烧香齐声祈祷平安。
在广深打拼了快10年的泉州人H老师,说老家泉州是自己理想的退休之地——“退休后想着和朋友喝喝茶、散散步,开个文艺小店,坐在店门口拿着个蒲扇摇啊摇,画面太舒服了。”
△泉州西街红砖厝/图虫创意
对于很多年没回老家的她来说,泉州骨子里的“小日子”生活哲学大概都融在了日常的闽南俚语里了。
“给钱死,不要给人死”,即告诫活着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就别太累着自己,生活要过得舒适; “穷家不穷路”说的就是家里苦点没事,但外出的人盘缠要够。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她的金钱观。
△泉州人的小日子钟摆依旧在人心/图虫创意
而在外的生活日常,无论是工作变动、搬家等等事情上,家里传统的仪式习俗,比如“看看日子”“拜拜菩萨”等等,给了她一种精神故乡和情感安慰,“我也说不上来这是迷信还是心理安慰,但它的确能给我一种安心的感觉。”
他们懂得,人生在外固然要爱拼才会赢,但并不执迷输赢,非要不可,也许正是因为 他们敬畏那三分天注定,才有了泉州人这般豁达安宁的智慧。
△举头三尺有神明的心安/图虫创意
参考资料:
1.1000多年前的世界第一大港口,为什么是泉州?地道风物
2.泉州,一座充满文化自信的城 国家地理中文网
3.“海上丝绸之路”视域下的宋元泉州与宗教共生 王思杰
4.泉州城市文化形象研究:历史之维与现实之策 邱坚娜
5.试析泉州文化性格形成的经济思想渊源 张明
6.泉州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及其开发利用 李文实, 黄民生
7.泉州美食的旅游价值研究——以小吃为例 洪柳华
8.海洋文化与“ 泉州学” 泉州学研究所课题组
在你心目中,
泉州的关键词是什么?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九行》微信公众号(ID:jiuxing_neweekly)。九行是《新周刊》旗下的新锐旅游平台,专注于研究一切不正经的旅行艺术。你的城市有什么值得观察?不如来看看诊疗单:奇遇记、旅行观、格调局、觅食计、城会玩……分分钟十万灵感!
You May Also Like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