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库页岛纳入到中国版图之后,是如何失去的?
在一望无垠的东北大地,曾有一座资源丰沛、幅员辽阔的岛屿,在历经千难万险将其纳入中国版图之后,最终又被别人收入囊中,这就是库页岛。
一、 亚洲最东边的宝岛
在我国最东部,有一座神奇的岛屿库页岛,它坐落在黑龙江入海口以东,东面和北面毗邻鄂霍次克海,西面和南面迎向日本海。如今,这座南北长984千米,东西最宽达160千米岛屿归入俄罗斯版图,称之为“萨哈林岛”( 日本称之为“桦太岛”)。
在汉代,我们就已对库页岛有所认识。《山海经·大荒北经》有“毛民之国”的说法,近代有西方学者指出“人身多毛”的库页岛是费雅喀人建立的聚居地。据郭璞考证,《山海经·海外东经》记载的“大海洲岛”是指库页岛。东汉时,人们还将库页岛称作“女国”,范晔把这个信息记入史册。
在唐史中的《东夷传》和宋史中的《日本国传 》里,库页岛被叫做“毛人国”。唐代常常把库页岛称为“窟说”“屈设”“屈说”“莫曳皆”等。伴随朝代的更迭和民族的迁徙,库页岛的名字越来越多。近代学者石荣暲的《库页岛志略》中,归纳了古代库页岛的名称就达到十五个。我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对库页岛的称呼也多达十余种。
不仅在我国库页岛的“曾用名”很多,在俄罗斯和日本,库页岛的名称也不少。日本先后称库页岛为“哈喇土岛”(意为女真人的土地)、“唐户岛”(意为中国的门户)、“唐人岛”“柄太岛”“柯太岛”等。而俄罗斯最早称库页岛为“善塔尔岛”,后来衍生了多个小范围使用的名称,最终称为“萨哈林岛”(源于满语名称“萨哈连·安嘎·哈达岛”,意为黑龙江的口子的山峰)。
在西方国家,库页岛还曾被称为“阿穆尔岛”、“阿莫尔岛”等。有人统计,中国(包括少数民族名称)给库页岛取了32个名字,日本取了17个名字,俄罗斯取了8个名字,其他国家取了4个名字。最少拥有六十多个名字的库页岛,似乎隐藏着跌宕起伏的历史。
二、 库页岛曾是中国固有领土
在唐代以前,人们对库页岛的称呼还较为统一。唐代以后,库页岛出现了很多别名,这恰好说明不同民族和库页岛的关系密切起来。
唐代,库页岛上黑水靺鞨的窟说部就已经向李唐王朝俯首称臣,“库页”一词出现。开元十三年(725),李唐王朝就已在黑水靺鞨的活动区建立地方行政机构,并派驻长史监督当地。这比中原政权将如今中国西南一带纳入版图的时间都还要早 。由此可见,库页岛唐代就已经被纳入中国版图。
三、 满是不甘的宝岛外“送”
库页岛曾是中国固有领土的事实无可辩驳,而为什么库页岛如今不再属于中国?清代康熙四十八年(1710),康熙帝下令对全国进行一次全面考察,并绘制成《皇舆全览图》。在这幅地图中,库页岛虽被绘制地不够准确,但仍旧清晰地出现在我国东北部。然而,一百多年后,库页岛上为什么没了中国政权的影子。
嘉庆八年(1803),沙俄政府提出“必须将库页岛置于俄国管辖之下”的要求,并开始实际违法侵占。**战争爆发后,在明知库页岛是中国领土的情况下,沙俄乘机向库页岛派驻军队和商船。同时,日本也在库页岛南部私自捕鱼、驻村。
咸丰五年(1855),侵占库页岛的沙俄和日本背着清政府签订了《下田条约》,协定两国在库页岛上暂不“划分边界”,俨然没有清政府什么事。咸丰十年(1860)和次年,清廷与沙俄先后签订《北京条约》和《中俄勘分东界约记》,包括库页岛在内的乌苏里以东土地被割让给沙俄。
有人认为康熙二十八年(1689),清政府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时就已经把库页岛让出。这一观点其实并不正确。当时,沙俄确实希望侵占库页岛。但在整个条约谈判过程中,双方并未就库页岛的归属进行讨论。于沙俄而言,当时他们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奢望,并未向库页岛派兵。对我们而言,库页岛本就是自己的一部分,不需和沙俄讨论它的归属问题。
所以库页岛的真正丢失,还是在《尼布楚条约》签订的一百多年后,是在中国被西方列强瓜分的那个糟糕时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