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山东省全力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山东省的成绩单中,文化和旅游的发展成就不容忽视,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十三五”时期,山东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目标定位,全力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整体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截至目前,山东省公共文化场馆(图书馆、文化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市县全覆盖、镇村基本覆盖,各类博物馆达到575个,3年增长19%,国有美术馆达到55个,3年增长12%。全省A级旅游景区1225家,居全国首位。2019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9.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6%和12.1%,与2017年相比分别增长19.5%和27.4%。
文化旅游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不断提升。5年来,山东省加强创作规划,完善扶持机制,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建立“全链条”扶持引导机制,形成了“山东模式”,艺术创作取得丰硕成果——先后有25部作品获得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创作资助,172部剧节目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扶持资助,52部剧节目参加全国性文艺展示展演活动。成功打造推出民族歌剧《沂蒙山》《马向阳下乡记》、吕剧《大河开凌》、话剧《家事》等一批精品剧目。特别是民族歌剧《沂蒙山》,入选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民族歌剧《沂蒙山》
不断发展壮大的文化和旅游服务体系提升了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十三五”时期,山东省不断完善文化设施网络,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社会化、数字化,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目前,全省建成公共图书馆154个、文化馆157个。全省1826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成率99.6%,6.99万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综合性文化活动室)建成率98.2%,8654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建成综合性文化活动室,提前完成文化扶贫任务。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效果更是明显,2015年至2019年省级财政共投入资金3.6亿元,连续5年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村级文化设施建设予以扶持;为58个省财政困难县(沂蒙革命老区县)文化馆全部配齐流动文化服务车,为全省1000支老年业余文艺团队配备演出器材;在全国率先建成面向视障人群的公益性数字文化服务应用平台—山东省盲人数字图书馆,首创“一站、一网、一库”(数字图书馆网站、数字文化服务网络、数字资源库)建设服务模式。群众文艺创作也日趋繁荣。制定出台《山东省群众艺术优秀作品创作及评奖办法》,平均每年培育推出300余件时代性强、特色鲜明的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开展群众文艺优秀作品进乡村演出活动,2017年至2019年累计演出2万余场次。群众文化活动更加丰富。连续4年在全省开展冬春文化惠民季活动,2018-2019冬春文化惠民季期间,全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5.3万余场次,参演人数达460余万人次,惠及群众1696万人次。实施“一村一年一场戏”工程,2019年全省“戏曲进乡村”演出达9万余场。创新开展“五个大家”(“大家创”“大家唱”“大家演”“大家拍”“大家评”)群众文化活动,有效激发群众文化创造活力。
文化惠民演出
如果将全国的文化和旅游浓缩成一幅富春山居图,那么,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的山东自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5年来,山东省文旅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和精品旅游产业被列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大力推进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建立完善项目库,健全贴息扶持和银企对接机制,积极争取金融机构支持,帮助文旅企业和重点项目解决融资问题。连续举办4届山东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创新开展“山东人游山东”“冬游齐鲁—好客山东惠民季”等活动,该活动受到文化和旅游部肯定。今年,受疫情影响,山东省提前启动第四届山东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省市县三级落实资金1.38亿元发放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券。整合打造八大要素产品体系,推出8大主题418条线路产品及550余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的过程中,山东省不断实施旅游景区质量提升行动。2017年,青州古城景区和威海华夏城景区入选国家5A级景区。2019年,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成功创建5A级景区,微山湖旅游区通过5A景观质量评审,3个县(市、区)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青州古城。高赛月/摄
为推进乡村旅游精品化创建、村庄景区化培育和旅游民宿健康发展,助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山东省文化和旅游部门联合省有关部门制定《关于开展村庄景区化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乡村文旅和精品民宿渐入佳境。泰安东西门村原来是典型的空心村,有村民54户118人,平均60多岁,鲁商集团在这里建了网红乡村书房和精品民宿,提供了50余个就业岗位,为村集体年均增加收入20余万元,户均增收近4万元。相距不远的八楼村则别出心裁地建了鸟声博物馆。过去,村民在冬天都几乎不能下山的闭塞山村,如今以新颖的文化设施和精品民宿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充满了发展的活力。
5年来,山东省积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大运河、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等扎实推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开启新篇章。2019年开业的尼山圣境,将研学旅行、夜间旅游、《金声玉振》演出列为三大拳头产品,头一年游客量即突破100万。孔子研究院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详细展示了儒家文化的历史脉络。此外,还举办干部政德教育培训班,去年以传统文化讲解与实地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培训人员1.7万多人次。据介绍,曲阜研学旅行在2019年突破150万人次。
今年,山东出台了全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并召开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和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擘画了文旅融合全域推进的美丽图景。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
责编:杜英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