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星空旅游网!
2020
12/09
8:00
你的位置:首页 > 旅游攻略

奇楼真武阁:四大名楼中,一座中国建筑史上的不倒翁!

原标题:奇楼真武阁:四大名楼中,一座中国建筑史上的不倒翁!

来到广西容县,一位搞地方志的老师告诉我:这里有座奇楼真武阁,真武阁属于中国四大名楼之一,就坐落在广西容县城东绣江北岸一座石台上,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400多年来,依旧保持原貌,巍然矗立,气势雄壮。是国内第一批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真武阁前有座经略台,始建于唐乾元二年(759年)。著名诗人元结到容县都督府任容管经略使,在容州城东筑经略台,用以操练兵士,游观风光。明朝初年在经略台上建真武庙,明万历元年(1573年)将真武阁庙增建成三层楼阁全阁用3000条大小不一的格木构件,巧妙地串联吻合,曾经受多次地震和狂风的袭击依然安然无恙,被兴誉为"天南杰构"。

因为特别喜欢古建筑,特别想以故宫的坚固架构来对比一下真武阁。于是,与黄老师一起走近了真武阁探个究竟——导游告诉我,真武阁二十根笔直挺立的巨柱中,八根直通顶楼,是三层楼阁全部荷载的支柱。柱之间用梁枋相互连接,柱上各施有四朵斗拱,上面承托四根棱木,有力地把楼阁托住。二层楼的四根大内柱,虽承受上层楼板、梁架、配柱和阁瓦、脊饰的沉重荷载,柱脚却悬空离地3厘米,是全阁结构中最精巧、最奇特的部分。这是"杠杆原理"所造成的悬柱奇观,就是将从底层通到二层的八根通柱,变成二、三层的支点,在通柱上分上下两层横贯七十二根(每柱九根,共七十二根)挑枋,这些挑枋象天平上的横杆一样,外面长的一端挑起宽阔的瓦檐,里面短的一端跳起二层的内柱,使它头顶千斤,脚不落地。这种方法在我国的古建筑中应用较多,而真武阁则用得特别巧妙奇绝。四百多年来,真武阁像一架精确的天平,经历了5次地震、3次特大台风,仍安然无恙,其结构之奇巧,举世无双,被誉为"天南杰构"、"天南奇观"、"古建明珠"、"天下一绝",在当地的民间故事中更是鲁班建造的"神仙楼"。

1962年,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亲自到容县详细考察真武阁后,发表研究论文,将经略台真武阁杰出的建筑艺术公之于世。无数专家、学者、游客纷纷慕名前来研究、参观真武阁。华南工学院教授、古建筑学家龙庆忠题词称赞为:"天南奇观";原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费孝通题词评价为:"杠杆结构,巧夺天工";著名教授商承祚题词迁赞誉为:"天南杰构";美国教授劳伦斯·泰勒题词称赞说:"这座建筑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知识、科学、精神上的结合"。经略台真武阁的建筑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之后又有研究者指出,真武阁是五行学说的产物,造真武阁的设计师精通道家哲学,把它转化进建筑力学、抗震学、美学、结构力学,融进动荷载、静荷载、风荷载、应力、剪力……之中,使它特别而绝妙。

真武阁有三大特色:一是地基既没有坚硬的石头,也没有牢固的钢筋水泥,而全是在砖墙内填上夯实的河砂,也就是经略台、真武阁是建在砂堆上,历千年而不倒。二是全楼阁不用一颗钉子,全部是木隼结构,以杠杆原理串联吻合,数百年里却稳如泰山。三是二楼中有四根大柱子承受上层楼板、梁、柱和屋瓦的千钧重量,柱脚却悬空不落地。尤其是真武阁二楼有4条顶起三楼十几万斤重量的金柱,柱脚悬空而起,离楼板约2公分,通过角柱、横担和二楼旁边的飞檐组成一个杠杆结构。杠杆结构是动态的。仔细观察,更奇绝的是,真武阁的柱与横梁交接处的榫与卯(榫孔)十分松动,最疏处可以**两个手指,乍看去,你还以为是粗心大意,技术不精的"大眼木匠"做成的。其实这正是它的精华所在!当凶猛的台风来临时,台风力是动态的,而杠杆结构和松动的榫与卯以及斗拱都是动态的,动动为静,静为动君,风力自行消减,被动态的轻度变化调节重新达到"矛盾对立的统一"。所以真武阁安然无恙。

静观这座建筑,我想,一座楼阁,其实体现的道家辩证法,《道德经》中说:静为躁君"。躁指动,在道家看来,静止是君王,运动是臣子,君王能制伏臣子。而事物是"动动为静"的(相当于数学上的负负为正)。当地震时,强烈的地震力是动态的,而真武阁柱墩下的松软浮沙也是动态的,动动为静,所以地震力还未传上真武阁就自行消失了(这种方法近年已在建筑中应用,尤其是日本的一些建筑采用的也是这个防震原理。有些钢筋水泥大厦的地基下先铺一层厚沙,再倒制钢筋混凝土地网基座)。真武阁至今仍保存完好,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一颗罕见的明珠,这也充分显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技艺上的卓越才能和智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admin#shaoqun.com(#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