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什么狼窝古村的窑洞不如陕北的窑洞年代经久?
狼窝村地处太行深处的山窝之中,如果说旧时有狼一点都不奇怪。上个世纪70年代之前,几乎所有山村的村口都会用白灰在墙上一个大白圈,让疑心极重的野狼不敢入内。
据村中李氏族谱记载,明万历年间,李氏一族由本县乏驴岭迁至此地居住,而后陆续迁入梁氏等四姓氏,他们以开荒种地为生,开枝散叶、繁衍一村。当时狼群甚多、不时出没,某一年狼群曾祸害了这里的一家人,故起名狼窝沿用至今。
狼窝老村中有两条大约东西方向的道路,都很窄,不过两米有余。很奇怪的是这老街上几乎看不到历经岁月的老石头,或许是杞人忧天,人家也走了五百多年了,不是吗?
井陉人善烧陶瓷,旧时人们存水多用大缸,现在村里有了自来水,大缸在逼仄的小院里显然就多余起来,大家把它集中起来摆在街上,撒上花籽,来年就成了村中一景。
在游荡中突然发现这个村家家有暖气,而且是集中供暖。虽然对于摄影来说管道有些碍眼,但是对于村中的老人来说至关重要。我们平时经常看到朋友的父母每逢冬季进城,开春回村的候鸟老人。有了暖气身体结实的老人就不用那么折腾了。
狼窝是个典型的石头村,可以说山里人把石头用到了极致,无论什么建筑都会把随处可取的石头用上。不过村里人在关键地方还是用上了青砖,一来青砖的装饰性强,可以雕刻,适合装点门面;二来青砖砌的砖垛比石头要牢靠的多;第三,青砖在当时也是财富的象征,没钱人才会用石头。
狼窝村中各家各户的门头各不相同,甚至有的人家的门头还用上了圆脊,要知道:圆脊要比尖脊在施工上难的多,而且也彰显了本家主人的经历和见识。狼窝人是有文化的,从村中建筑上的字体就看得出来:工整大气、出手不凡,即使在印刷体大行其道的今天,那字体也令人刮目相看。
从房檐上看,村中多是虎头瓦当,而滴水则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了直通或拐角的青石,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看的出来石匠的手工超群,能够将一块青石打凿的薄而精致。
从今天的交通上来说,狼窝村并不闭塞。但是狼窝人依然十分朴实。到谁家都会热情接待、有问必答。不仅送客上街,甚至会送到另一家。而且有意思的是谁都会说自己是狼窝第一家,其实也不奇怪,毕竟狼窝存在四大姓氏呢,至少有四个第一家吧?
在靠近山顶的一个四合院里遇到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大姐,她说:退休没事了回来看看,有些房顶已经都塌了,这是老祖宗留下的,不能让它都塌了吧,况且没准自己还住呢。
狼窝村中的房子从外观上看类似平顶房,内部却都是窑洞方式。有一个问题我想了许久才得到答案:为什么陕北的窑洞可以存上千年,而井陉的窑洞花棱未朽却已坍塌了呢?
陕北的窑洞大多久不可考,古时某些有钱人在门券上使用了石料,今人从石料的花纹上才能断个大概。陕北窑洞之所以坚固,是因为依山势开凿出来的拱顶窑洞本身具有直立不塌的特性,而拱顶的承重能力又非常强悍,故而能够经年不塌。另外陕北的雨水也少多了。
地处石灰岩山地的狼窝村挖窑洞显然不现实。同样,在交通不便的过去,砖木缺乏的狼窝人也不可能去修建砖木结构的房屋。而聪明的狼窝人就地取材、取土做拱,而后去土成顶。由于立墙的四角使用了青砖,起到了我们现代建筑的框架作用。但是拱顶的处理缺乏精准的衔接和可靠的粘结材料,因而年久失修后在风雨的侵蚀后不免坍塌。
在狼窝村溜达,你能看到古人智慧的闪光。
作者简介:
王喜庆 微博:庄上九爷。军人出身却喜欢听着音乐、开着车、浪迹于山水之间。多平台原创专栏作家。自得的是不喜欢文学的他居然写了百万文字于网上,而且图片比文字更专业;不足之处是尚有两个省份没有走到。
如若喜欢,敬请关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