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浙江一座古建筑,与故宫金銮殿齐名,还享有“银銮殿”之美誉
人类文明悠久而灿烂,即使相距万里,也免不了想通又相似。比如说提到“海神”,很多人熟悉的是我国古代传说中打个喷嚏就能下雨的四海龙王,再有就是古希腊神话中手拿三叉戟的波塞冬。同样的说起“海神庙”,除了风光无限的巴厘岛上那座16世纪的庙宇,在国内的台湾台南和浙江海宁也有两座,据说其中一座还与故宫金銮殿齐名,享有“银銮殿”之美誉。它就是浙江海宁海神庙。
海宁海神庙,又称为“庙宫”,位于浙江省海宁市盐官镇春熙路东端,敕建于清雍正八年,距今已有近三百年历史,占地约2.7公顷,耗银十万两,因其结构是仿故宫太和殿所建,故有“银銮殿”之称。海宁海神庙是一座专门祭祀“浙海之神”的宫殿式建筑,是江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敕建官式建筑遗存,也是我国官式结构与地方文化有机结合的典范建筑。不过后来因为遭受数次兵燹,海神庙也难逃一劫,现在我们所见的大部分建筑,都是光绪十一年重建的,而且面积也仅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
海神庙坐北朝南,从现存的遗迹可以看出,海神庙建筑规制完整,布局严谨,做法考究,处处彰显着皇家的风范。整个建筑选取优质汉白玉等建材来构建重要部位,殿宇内的绘画也是以皇室专用的传统图案为标准来绘制的。与普通的寺庙完全不同的是,海神庙前没有莲池,取而代之的是护城河,跨河而过的是七级石桥,然后是由整块汉白玉精雕细刻的高大石坊、石狮。最为庄严伟岸的是重檐歇山顶式正殿建筑,完全以故宫太和殿的形式构造,光是看殿顶那99个团龙团凤彩绘,就足以让人感受到皇家的威严。
殿内高悬雍正、道光等4位皇帝的5块匾额,中间供奉着名为“宁民显佑浙海之神”,只见塑像身穿金色皇袍,头戴珠帘皇冠,满脸威严,虽一副皇帝坐殿的打扮,却手握朝笏,给人以似臣非臣,似君非君的感觉。两侧供奉的是钱镠和伍子胥,偏殿里则供奉的是十多位民间传说中的神仙和传奇人物。正殿的后面,有一座汉白玉石质的御碑亭,里面的御碑前后分别是雍正亲书的《海神庙碑记》,和乾隆亲笔的《阅海塘记》。
我们知道在清朝时期,是不允许民间有和皇家相似的东西的,就比如皇帝的名讳,如果你的名字中有和皇帝相同的字,那都是大不敬,是犯法的。而那时候在中国的南方,皇家式样的建筑同样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建造的,可是为什么海宁海神庙,却破例由雍正皇帝下旨,并由国家拨款,政府要员督建呢?
相传当年康熙遗照中是传位给十四皇子胤祯的,而当时的雍正皇帝为了篡位,将遗诏中的“十”改成了“于”,于是本该是“传位十四子”变成了“传位于四子”。雍正登基后赐死了十四子胤祯,胤祯冤魂不散,每晚都来叨扰,弄的雍正寝食难安。为了安抚胤祯的冤魂,雍正对他说:我在京城每天只有一次早朝,我给你在南方建一座宫殿,你在那每天可以有两朝,比我还多一朝,你就不要再来骚扰我了。于是就有了今天的海宁海神庙。所谓的一日两朝,就是钱塘江一天两次的潮汐。而海神庙大殿里供奉着的似臣非臣,似君非君的浙海之神,就是康熙十四子胤祯。
传说毕竟只是传说,只是给海宁海神庙赋予了更加传奇的色彩罢了。不管真相如何,宏丽壮观,气魄非凡的海神庙,都是当时国运、国力强盛的象征,是我国建筑史上,官式结构建筑与地方文化有机结合的典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