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通“文脉”畅“商脉” 郑州德化街再升级
从百余年前一条土路演化而来,曾经与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一同进入“中国著名商业街”行列的河南郑州德化街是中原最大的商业集散中心二七商圈的中轴线,规划面积106.8公顷的街区西邻郑州火车站,东抵商代王城遗址,四周环绕着丰富的商贸、文化、旅游等资源。
以二七商圈区域城市复兴为主线,德化街围绕环境、产业、文化、智慧街区和品牌特色等方面实施新一轮改造升级,打通商圈复兴的“文脉”和“商脉”,建设现代时尚的国际化商业街区。
打造红色地标
德化街的起点二七广场占地14亩,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以革命历史事件命名的广场之一,矗立在二七广场的二七纪念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特有的红色基因,让德化街成为聚焦中原出彩的新名片。
未来,德化街将突出以二七纪念塔、二七广场、二七纪念堂为核心,以步行街为中轴线,大力实施“规划引领、环境提升、产业升级、文化复兴、活力打造”5大工程,全面拉升“产业纵轴+文化横轴”坐标体系,打造“最中原、郑中心”样板的“百年德化·红色地标”以及与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城市会客厅”。
为做好德化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郑州市制定了《郑州德化街创建国家级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细化明确了5大类28项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加大力度、加快进度,高效有力抓好落实。
目前,德化街正按照“减少拆、全面改、加快建”的原则,以环境设施“美”、商圈产业“强”、城市精神“立”、智慧街区“活”、品牌标杆“创”为抓手,努力改造提升街区品质。
提升综合环境
在德化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中,郑州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专家学者、辖区企业家、商户以及消费人群参与进来,通过多层次论证、多渠道调研、多维度剖析,力求改造提升工作具有示范性、引领性和操作性。
通过梳理街区功能定位,德化步行街的改造工作突出顶层设计、高位谋划、系统研究,2019年7月,由清华同衡等专业设计机构编制该区域的总体发展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编制了“1+5”的规划体系:“1”即德化街改造提升详细规划;“5”即景观提升规划、交通组织规划、业态发展规划、夜景照明规划和智慧街区规划。
“这两年改造一直在进行,效果很好,步行街的外墙立面也发生了变化。”德化街港金凤食品店店主郭蔓说。
目前,德化步行街改造提升已完成立面改造,拆除建筑及附属物3万平方米,改造建筑14栋。此外,还计划将周边解放路650米、二七路350米、人民路700米、西大街500米4条道路改为慢行系统,拟新建二七广场下穿隧道1条1500米,全面推进街区综合环境提升,将统筹建筑、违建、广告、老旧小区、道路等各项工作。
外增颜值内增素质
“这里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听说是来郑州旅游必到的打卡地。”来自江苏连云港的游客常先生和老伴漫步在德化步行街。“这是我们在郑州旅游的最后一天,这里离火车站近,我们品尝了当地特色小吃,准备再买点特产带回去。”
德化街在郑州素以人流量大著称,然而其历史气息缺失、文化特质不浓、休闲功能薄弱等问题也一直存在,这是德化街改造升级必须解决的问题。
“这里有波澜壮阔的商业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是中原商脉所在、文脉所在。”在二七特色商业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马遂鑫看来,德化街迫切需要增加传统味道,打造特色,留住人气。
当前,德化街正形成文化、休闲、社交、购物、时尚、旅游6大业态,改造工作坚持“清退一批、升级一批、引进一批、振兴一批”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项目支撑带动力。特别是“振兴一批”中包含的老蔡记、葛记、合记等郑州老字号品牌布局博物馆、历史展馆、河南非遗传承工作室,发展文化演艺、慢生活休闲、民俗体验等,实现了对德化街文化气息的补充。
把文化留下来、人气留下来、建筑留下来,是二七商圈改造的主要思路之一。“德化街取意以德立商感化世人,这一商业文化牵动着很多老郑州人的感情。”马遂鑫说,德化街不仅要外增颜值,更要内增素质。比如,通过保留老建筑、加入文化符号,打造文化产业属性。
正在改造升级中的德化街,以特色、品牌为生命线,对标国际和全国示范街区,通过深挖品牌内涵突出本土特色,丰富功能内涵,提升综合效益,建设具有标杆意义、时尚现代的国际化商业街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子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