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第二条史诗进藏“天路”即将诞生,自驾人与地质人联手做了这件事
-这 是 自 驾 地 理 的 第 363 篇 原 创 主 文-
今天的话题从一张非常独特的图片开始。
乍看之下你是否以为P过度了?那么再来看看与“原图”的对比。
我们刚刚看到的第一张图,其实利用了红外热像仪,对山体坡表温度进行检测并记录,这种技术可以从能量的角度研究滑坡发生的可能。
因为在滑坡变形破坏过程中,滑坡体温度场并非恒定不变的,而是呈一定规律性的变化,这个应力积累和释放的过程,最后则会导致岩土体结构发生破坏。
越是亮眼的地方代表温度越高,而这些是肉眼所不能看见的
这些图就拍自今年10月中下旬的一次“川藏铁路线地灾隐患科考”活动,由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地灾感知认知与预知研究室与《中国自驾地理》、图钉轨迹APP共同进行。
老迈狼常说:让每一次旅行,都是深度阅读。这一次的确是很“深”——既“深入”又“高深”,我们常常在自驾旅行中都会遇到的各种地质灾害,在研究学者眼里,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都是可以做出判断并且规避的。
所以尽管川藏线已经走过许多回了,但这次对老迈狼来说却是全新的体验,跟着曾经的中学同桌,现在的技术领队吴立新教授忙活了10天,他深深体会道:地质科考的确是个体力活阿!
01、川藏铁路:第二条进藏天路
你没有看错,这次我们出发的目的就是为了川藏铁路!继青藏铁路之后的又一条进藏天路,建成后从成都到拉萨可以缩短到13个小时!惊不惊喜?
这注定是人类又一史诗级、世纪级的工程,一点也不夸张——与青藏铁路“缓坡式”上升不同,川藏铁路是“台阶式”的,建设难度更大。此外,地形更是起伏剧烈,地势七下八上,犹如过山车。
川藏铁路总体走向示意图,制图@《中国自驾地理》
东起成都,西至拉萨,从海拔500米的二级台阶,跃升到4000多米的一级台阶,穿越四川盆地、川西高山峡谷、川西高山高原区、藏东南横断山区、藏南谷地区5大地貌单元,跨越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7条大江大河,翻越二郎山、折多山、高尔寺山等8座高山,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累计爬升高度达1.4万米!
早在1951年开始,就已经有相关人员开始勘察、着手川藏铁路的前期准备了,90年代开始选线,21世纪初勘测设计加快…2018年12月28日,成都至雅安段已开通运营,2014年底,林芝至拉萨段开工,已于今年9月20日完成藏木雅鲁藏布江双线特大桥铺轨,预计明年建成通车。
9月20日,拉(萨)林(芝)铁路第三座跨越雅鲁藏布江的藏木特大铺轨,图片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而即将开工建设的雅安至林芝段铁路(简称雅林段),则是川藏铁路中施工建设难度最大、运营风险防患最难的路段——海拔落差超过4000米,沿线地壳板块活动强烈、强震多发频发,全球变化及区域暖湿化背景下沿线生态环境脆弱、地灾风险巨大!项目估算总投资3198亿元。
所以,如何规避和减少雅林段沿线地灾长期风险、保障雅林段铁路可持续运营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以自驾的方式,实地考察川藏铁路沿线地震断裂带附近的新老滑坡、冰川崩塌、泥石流、矿区尾矿坝等高风险区隐患区,为强震及暖湿化背景下,川藏铁路中段沿线地灾风险分析提供第一手材料。
科考队出发前,吴立新教授带领学生在长沙研讨规划制定详细科考方案与路线图
02、当自驾人遇上地质人
首先,需要说明:与往常不一样,这并非一次风花雪月的旅行。
每天起早摸黑,沿线考察过程中,有时要纵深到几十公里,在没有路的地方找路,观测一处毫无美感的滑坡体;或徒步到冰川、峡谷深处,进行无人机航拍作业,在高海拔低温下长时间站立,操作者的手几乎要冻僵...
汽车引擎盖瞬间变成了工作台
带上器材,又要开始爬山了
老师与学生的通力合作
吴立新教授于夜色中,在道孚县某大型滑坡的下游河道采集岩石标本
所幸科考队得到了川藏铁路沿线地方政府、村镇和藏地牧民朋友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科考队向道孚县某大型滑坡所在地的村长了解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情况
吴立新教授向墨脱县门巴族荷扎村书记(中)和村长(右)了解当地地震滑坡影响与乡村经济发展状况
而在辛苦之余,老迈狼真切感受到:整个天地间都是最好的地理教材,当你愿意花时间与之对话,每一座雪山、每一条河流、每一处冰川都与你有了亲切的互动,每一处风景都有了生命与故事!
距离新龙县城90公里处,有座卡瓦洛日雪山,相传山神是苯教十三大神中的财神雍宗道杰,也许有人为“财神”慕名而来,但对科考队来说却是个重要的观察点。
要近距离接近它,却并非易事,从地图上看,周边虽然有317和217国道,但却都无法进入,只能“抄小路”。
老迈狼联系上了甘孜小罗,得知小罗的哥哥每年都会在这边的高原草场上放牧,对地形非常熟悉。兄弟俩热情极了,啥也没说,亲自带领着大伙翻越草场,近距离接触卡瓦洛日。
(这不是来越野,而是科考,越野只是一种手段,因为没有路,想要深入观测雪山冰川对周边的侵蚀状况,就只能这样“另辟蹊径”了,请勿随意模仿,人站在旁边是担心车会侧翻。)
很多人跑川藏线只知道贡嘎、南迦巴瓦,真正知道卡瓦洛日的并不多。自驾旅行一离开公路,就容易错过很多美好而神秘的地方。
自驾驾驶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其实只要离开公路,通过高分辨率的地图一寸寸地探索,就能发现一片鲜为人知的处女地。
在草场这个天然观景台观赏卡瓦洛日
甘孜县,一个与甘孜州“重名”的县城,区位优势明显,虽然只是一个县,但地域开阔,雅砻江穿城而过,317、217国道贯通其中,还拥有甘孜州内第三座机场(格萨尔王机场),这几年在旅游方面的推广力度非常大。
甘孜县不只有格萨尔王机场,还有格萨尔王城
听说川藏铁路要经过他们的家乡,全县上下都非常激动:未来,公路、航空、铁路都集中县上,甘孜县将成为整个川西乃至川藏线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考察所到之处,当地百姓无不为建设川藏铁路的消息而欢欣鼓舞。科考队向甘孜县某大型冰川泥石流所在地的藏民科普地灾风险,并了解当地冰川泥石流灾害发生情况。)
副县长吴峰得知科考队的到来,特地迎接并亲自陪同前往另一个考察点:玉龙拉措,也叫新路海。
感谢甘孜县政府的热情接待,右三是副县长吴峰
很多老司机只知新路海,不知玉龙拉措。这个海子就在317国道的路边上,由于317国道是继318国道之后的一条新川藏公路,筑路大军因此将其命名为“新路海”。
新路海就在雀儿山下,属于冰蚀湖,水源由雀儿山冰川和积雪消融供给。
一提到雀儿山,大家首先想到的是317国道线上最险要的雀儿山垭口(5050米),随着2017年9月雀儿山隧道的贯通,“翻越雀儿山,犹过鬼门关”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其实整个雀儿山山区共有30多条冰川,分布面积达80平方公里,仅次于贡嘎山系。由于新路海景区正在进行封闭式整改,车辆无法驶入,科考队一行人只能从入口处徒步3公里多的山路,走了2个多小时才走近玉龙拉措和雀儿山冰川,近距离观察滑坡体。
然乌湖对很多走过318国道的朋友来说并不陌生,顺着然乌湖的水源往上走,有一座名叫来古村的藏族村落,与规模巨大的来古冰川群相依相伴。
该冰川群中最壮观的亚隆冰川,摄影@VIP读者·KK DENG
一般旅者都选择会在村口驻足远眺冰川,但只有走入深处,才能真正感受到冰川的雄伟奇丽。
由于气候变化,这些年冰川消融的速度加快了
陪同的来古村村长详细地述说着冰川这些年发生的变化,所提供的数据为科考提供了更准确的一手资料。
站在C位的就是来古村村长,造型是不是很酷?
离开来古村,一路沿318国道前行,科考队继续前往下一个观察点:波密某大型冰川崩塌滑坡灾害现场。
伴着帕隆藏布途经松宗镇,沿支流曲宗藏布一路向北,不料却在一个叫星木的地方被河水阻拦,众人只能再次选择徒步深入考察。
科考队遇阻
图钉轨迹截图
徒步登山走起
波密县某大型冰川崩塌滑坡灾害现场
沿线考察的过程中,一旦离开平坦的公路,开启越野或徒步模式太正常了。
(科考路上,除了原始的风景,老迈狼总被这些路段所吸引:比喀什新晋网红公路盘龙古道更密集的弹簧路,没有名字,却让老司机肾上腺素迅速飙升)
虽然老迈狼是户外老高原了,体能也不错,能跟上地质人的节奏,但依然感叹道:做地质科考,一定要有过硬的身体素质!
早前我们预告这次科考活动的时候,很多老司机都纷纷表示非常感兴趣,留言问什么时候能组织大家一起参加。
对此,我们想说:大家有这么好的驾驶、越野技术千万不要浪费了!但由于这不是悠闲的观光之旅,请一定做好体能上的准备,密切关注公众号推送,以便随时参加后续的科考活动!
翻越浪拉雪山时遭遇大雪天气
科考离不开一个好的自驾团队,提供交通和勘路的保障,而科考又能为自驾者带来更深入的体验——更加丰富我们对山川地貌的认知,而不仅是“只知其美”,更看到“为何而美”,也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去保护环境,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蓝色星球。
(感谢时间之外温泉民宿的热情接待,由VIP读者·郑曦霞,也是今年萨普活动的女队长所开,路过的朋友可以来泡泡温泉、喝喝茶)
(感谢林芝喜路酒店,为本次科考队提供优质服务!祝贺喜路酒店与《中国自驾地理》成功签约,欢迎自驾朋友前来入住!PS.VIP读者有优惠哦~)
感谢中南大学地灾感知认知与预知实验室供图,感谢图钉轨迹APP提供轨迹支持!
参考资料:
1.李佳、陈帅.中南大学地灾感知认知预知研究室(Geo-hazard PCP Lab) 圆满完成川藏铁路沿线地灾风险科考活动;
2.金林.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滑坡破坏过程温度场变化分析;
3.杜森、秦臻.不识来古真面目,只缘未入冰川处;
4.四川在线.坐上动车去拉萨:史上“最难建铁路”川藏铁路的前世今生;
5.超级建筑.川藏铁路大决战打响,3200亿强攻施工禁区,极难工程有多难?
8
来源/公号:中国自驾地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