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刘伯温生前建了一个神秘小山村,谜团重重至今科学家都解释不清
双溪九陇环而抱,云可耕兮月可钓。
翠草凝香黄犊肥,银波弄影金鱼跳。
—— 清·俞俊《俞源八景歌之一》
浙江金华俞源村,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村庄,这座小村中至今仍留存着一千多座始建于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这些建筑工艺考究,古色古香的砖瓦和屋檐流露出浓厚的文化底蕴。来到这座村庄的游客,总会产生梦回明清的错觉。它的古朴和雅致,让无数游人流连忘返。
多年以来,居住在这座村子里的居民并没有觉得生养自己的土地如何特殊,他们在这里辛勤耕作,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直到某日,一客机经过村庄上空,飞机中的一位略懂风水术的乘客看出了小村的不凡:
这座村的附近总共有十一条纵横交错的山岗,这些山岗与村子共同构成了“黄道十二宫”;
村庄中井然有序的二十八座小楼恰好对应了“二十八星宿”;
村庄中的七口水井则恰似北斗七星。
难道这是某种巧合吗?
当这名乘客带着好奇心来到这座小村时,他将村中的每一座建筑都画到纸上,发现俞氏祠堂恰好占据“天罡位”,这才意识到这座小村的构造绝非偶然,而是建造者有意为之。没过多久,俞源村的奇特结构便不胫而走,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那么,建造出这座村子的高人究竟是何许人也呢?人们寻访了村子里的许多老人,终于挖出一段鲜为人知的秘辛。
俞源村地势自西南向东北缓降,西南部属中低山区,北东部为丘岗与溪谷相间地形。与桃溪镇界上的白岩头尖,海拔1098米,为境内高点,呈“九山半水分半田”的地理格局。南宋时,在松阳任儒学教谕的杭州人俞德过世后,儿子俞义护送灵柩回杭,路过这里投宿时,停放在溪边的灵柩被紫藤缠绕起来。俞义认定这里是神地,便置地葬父,守墓时便与当地人通婚。
到了元朝末期的时候,社会动荡,刘伯温的知交好友俞涞和族人居住在深山中,誓不出仕。淡泊名利的俞涞与刘伯温交情匪浅,两人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即便是在刘伯温帮助朱元璋打下万里河山身居高位时,他仍不忘这个居住在深山里的好朋友。刘伯温的祖籍是青田县,从南京返乡时总要经过俞涞所在的大山。刘伯温每次回家,都要去拜访这位友人,并在山中留宿一宿。
某次,刘伯温来到俞源,发现村里旱涝交替。刘伯温深谙天文地理,他来到山上观察俞源村的水脉走势,发现村口的直溪不便灌溉。于是,刘伯温亲自带人以星象图改变了溪流的走向,引水经过村庄,以溪水为界限修建了太极村。
从这以后,俞源村安居乐业。时至今日,俞源村自俞涞以下已传承了二十八代,现已成为我国人丁最兴旺的俞姓村。
关于俞源村的布局,当地还流传着一些传说。
据说,村子里的一草一木都是非常考究的,不能轻易移动或破坏,一旦破坏了这里的风水结构必将招致天谴。在建国之初,曾有村民想要填掉村子里的一口水井,将空地用作他途。谁知水井刚刚被填好,这家人的房屋便走了水。
为了取水灭火,村民跑到另一口水井打水,没想到因为路途遥远当他提着水桶归来时,大火已无法控制。这名村民悔之晚矣,立即请人挖开了被石块填满的水井。经此一事,村民再想破土动工一定会请来族里德高望重的长辈,与族中擅长风水术的族人定夺之后再做决定。
时至今日,俞源村内仍有不少科学家解释不通的谜团。
自刘伯温将直溪改造成太极河过后,六百年来俞源村从未发生过一次洪灾。在村子里的一座“商坐楼”下,有一口占据北斗位的古井,这口井就像是天气预报一样,每逢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时,井水便清澈见底。一旦井水变得浑浊,说明择日便要下雨。起初还有人不相信这口古井如此灵验,亲自试验后发现百试百灵,这才不得不叹服这口“气象井”的奥妙。
每年的阴历六月二十六日,俞源村村民都会庆祝当地特有的节日“圆梦节”,每逢这天总是天公作美降下甘霖,百年来鲜有例外。即便是在浙江地区普遍大旱的灾年,俞源村民仍能等到这场如期而至的“圆梦雨”。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六百年时间里,俞源村共诞生了二百六十多名京官。某村村民如此高频率的入仕,在历史上实属罕见。
在这座住着俞姓人的村庄里,至今仍留有一座“伯温草堂”,据说,这是当地人为了纪念这位给俞源村带来生机和希望的伟人所修建的。村子里上了年纪的人,总会聚集在这座草堂里,喝一壶散发着清香的绿茶,回味那些发生在村庄中的逸闻轶事。
参考资料: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的通知”》、《浙江省武义县俞源乡俞源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