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内蒙古冬季一定要去的地方,这个民族因驯鹿闻名,仿佛童话世界
刚刚入冬,内蒙古呼伦贝尔的鄂温克民族乡已被茫茫白雪覆盖,笔直平坦的公路直达一片规划整齐的双层木屋。白色背景下,黄蓝两种颜色撞出格外醒目耀眼的视觉效果,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悠然雪乡图。
想到内蒙古,脑海中自然而然浮现出漫无边际的绿色草原,而在秋冬季节,绿色被白色覆盖,雪和泥土的颜色成为主色调。如童话世界中才有的小房子则是其中跳跃活泼的色彩,里面住的便是对很多人来说,都有些神秘的鄂温克族人。
“鄂温克”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鄂温克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不足4万人,分为索伦、通古斯和使鹿3支部落。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是一个不断迁徙的民族,历代鄂温克人共进行过7次迁徙,有的支系学会了放牧和农耕,有的则保持着驯鹿文化传统。
同是鄂温克族,自然条件的不同让各地区的人们生产生活方式迥然而异。居住在呼伦贝尔鄂温克民族乡的人们,早已从大山中走出,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
冬天的呼伦贝尔极冷,即使是习惯了严寒天气,人们也更愿意呆在温暖舒适的家中。开车沿着公路走入民族乡时,路上几乎看不见人,仿佛车子将要走进的是一个正在冬眠的世界。
也许是因为曾经常年生活在阴暗寒冷的森林里,鄂温克人对鲜亮艳丽的颜色有着天生的喜爱。走进民族乡才发现,远远望去黄蓝的主色调中还有更多色彩,深蓝浅蓝湛蓝,砖红浅红棕红,每种颜色都活泼有趣,为看惯了白雪的眼睛带来转场般的惊喜。
走出山林并没有让鄂温克人忘记曾经的传承和历史,驯鹿在这个民族仍有着无可比拟的地位。
鄂温克民族苏木成立于1953年,是陈巴尔虎旗唯一一个民族苏木,也是呼伦贝尔市十四个民族乡 (苏木)之一。对于远道而来的人们来说,这里是了解草原人的游牧文化智慧与生活习俗的好去处。
外形极似“撮罗子”的水泥建筑如同白色草原上盛开的花朵,通古斯鄂温克博物馆里,大量文字、影像资料讲述了鄂温克和通古斯的历史渊源。通古斯河位于俄罗斯境内,在中国,鄂温克族和满足都来自于通古斯。
新中国成立之前,人们统一以通古斯称呼鄂温克人。新中国成立后,甄别确定少数民族,鄂温克族人们坚决不要“通古斯”的族名。1958年, 国家决定将取消“通古斯”等称呼,统一称为鄂温克族。
“撮罗子”是鄂温克人的林中居所,由木条搭起的锥形“帐篷”,方便拆建,夏天以桦树皮做盖,冬天用兽皮围苫起来,通常3米多高,直径4米左右,搭好的“仙人柱”内外各设一个火塘,用来做饭和取暖。
从闭塞的山林中走到草原,鄂温克族人的世界变得如同草原般宽广起来。从离群索居到文化交流,鄂温克族人经历了沧桑巨变,拥抱的是陌生、崭新而充满希望的生活。(欢迎您在评论区点赞留言,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落榜进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