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摩登发酵的因子
早在19世纪中后期,西方的咖啡就已传入中国,并被国人俗称为“高馡”“考非”。于是,由外国人经营的咖啡馆也出现了,最初只是为那些停靠在上海、广州等口岸的外国水手准备的,以解他们的乡愁。
清光绪十三年(1887)的《申江百咏》中有一首竹枝词描写了上海某餐馆在顾客用过主菜之后,向他们奉上咖啡的情状:“几家番馆掩朱扉,煨鸽牛排不厌肥;一客一盆凭大嚼,饱来随意饮高馡。”光绪三十三年(1907)的《沪江商业市景词》中也有关于咖啡的文字:“考非何物共呼名,市上相传豆制成;色类砂糖甜带苦,西人每食代茶烹。”到了宣统元年(1909),嘉兴人朱文炳在《海上竹枝词》中又说:“大菜先来一味汤,中间肴馔辨难详;补丁代饭休嫌少,吃过咖啡即散场。” 就这样,咖啡的香气在上海等沿海开放城市弥散开来……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十里洋场繁华熙攘,入夜更是霓虹闪烁,纸醉金迷。咖啡,自然是少不了的让摩登发酵的因子。当时的上海咖啡馆主要集中在法租界、日租界(以虹口街区为主)。法租界中的霞飞路、静安寺路上有不少仿效巴黎的露天茶座、室内咖啡馆,小有名气的店铺有巴尔干、君士坦丁堡、伟多利、小男人、马尔赛、皇家、特卡琴卡等。此间以法式咖啡为主,顾客主要是上流社会的成功人士。面积较小但很温馨舒适的咖啡馆则集中在虹口的北四川路一带,咖啡的价格也相对便宜。
无疑,大多数咖啡馆内的陈设是讲究的。比如,入口处铺着高级地毯,常有西洋音乐自留声机袅袅传来。桌上摆的、柜里放的不乏进口台灯、花瓶、雕塑等,乃至一个小小的烟灰缸也一定是洋货。也许,咖啡馆好似舶来品与西方生活方式的陈列馆。
那个时代的咖啡馆大多兼具餐馆的性质,也可以说是西餐馆兼售咖啡,除了美食外,还有各种饮料可喝。有钱有闲的人,往往会在咖啡馆里消磨掉一个下午或一个晚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