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被“割裂”30余年的景区:壶口瀑布冲刺5A有多难?
创建冲刺5A景区,又有地方“蠢蠢欲动”。
近期,广东文旅厅负责人透露,广东要创建新一批5A和4A级景区,激发文旅消费潜力;山西临汾市提出扎实推进云丘山、壶口瀑布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
“千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被称为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以其独一无二、汹涌澎湃的气势,成为千百年来观黄河的绝佳位置。
同时,壶口瀑布还有“地质公园和地质遗迹保护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水利风景区”等多个国家级头衔加身。
鲜为人知的是,如此恢弘磅礴的景观,在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上仍徘徊在4A级别。早在2002年,壶口瀑布便被评为4A级旅游景区,这个时间甚至比全国5A景区首次评定还早5年。
同样重要的一个细节是,壶口瀑布其实分属陕西、山西两地,被分割成两个“壶口瀑布”。
18年里,两个“壶口瀑布”都多次对“加冕”5A景区发起冲刺,尚未成功。这次呢?
被“割裂”的景区,难以协同的利益
我们一直在说的壶口瀑布,其实有两个。
地处晋陕两省交界的壶口瀑布,河西属陕西省宜川县境,河东与山西省吉县相连,既是一道天然的分界线,也是两省共享的旅游资源。瀑布东西隔岸各建两座景区,车程仅10分钟。因此,在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名单中,不难发现有两个同名景区——山西吉县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陕西宜川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
截图来源:百度地图
从景观角度来看,壶口瀑布山西侧景区位于黄河拐弯处的外侧,视野相对宽阔,部分角度还可以仰视瀑布。相比之下,陕西侧景区则拥有一个天然观景台,游客可以从正面感受瀑布带来的震撼。二者各有千秋,但若想一口气饱览两岸景色,却不是一件容易事。
比起地理景观上的分隔,两省景区一直以来的“各自为政”,是壶口瀑布长期处于“被割裂”状态的主因之一。
1987年,山西吉县发文确定壶口瀑布为山西省第一批风景区;至1991年,“山西吉县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现为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正式成立,并开启大规模基础设施与景观服务设施的建设。
另一边,陕西宜川县1983年就开始重视对壶口景区的开发,提出“以旅游业为龙头,加快第二三产业发展,带动宜川经济振兴”,并设立壶口瀑布景点进行旅游设施建设。虽比吉县提前几年提出开发壶口景区,但直到1998年,主管部门宜川县黄河壶口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才正式成立。
管理单位的不同导致壶口瀑布两个景区门票互不相通,价格也不同。其中,山西侧景区门票价格为100元/人次。2020年下半年开始,山西省实行全省A级以上景区工作日首道门票免费政策,壶口瀑布也包含其中。而陕西侧景区门票价格于2018年由旺季120元/人次降为100元/人次,取消淡旺季价格;目前定价为90元/人次。
这也就意味着,游客若想看尽壶口两岸风光,就必须经历两次购票和出入景区。由于门票价格相差无几,双方在景区运营初期甚至为互争客源而陷入价格战。在面对一些大型旅游团队时,出现了大幅压价等现象,形成恶性竞争。
2016年,在延安宜川举行的中国黄河旅游带首场“诸葛会”上,曾传出消息称“山西与陕西今后可能将共同推进黄河壶口瀑布景区5A创建工作”,此后这一计划却无疾而终。
澎湃新闻曾报道,黄河壶口瀑布景区管委会工作人员曾透露,山西方面考虑过与陕西侧景区实现门票互通,不过,由于这项工作涉及两省间的沟通协调,门票方面的优惠又可能让“黄牛”趁机“钻空子”,便不了了之。
据不完全统计,此后陕西宜川县政府曾于2017年2月、2018年1月、7月及2019年12月等多次针对创建壶口瀑布5A级景区召开会议及实地调研。与此同时,山西吉县也在不断推进创建5A级景区等相关工作,但双方未公开再提及合作之事。
其中2019年,“发展全域旅游,壮大旅游产业”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给5A景区申报带来推动因素。2019年12月,陕西宜川县召开壶口瀑布5A级景区创建工作推进会议。宜川县委副书记、县长任建新表示,壶口瀑布5A级景区创建工作,对宜川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和加快全县旅游事业发展,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但时至今日,壶口瀑布依然“被割裂”,这成为其创建5A“一波三折”的重要阻隔因素。
壶口瀑布离“5A”有多远?
在4A景区的层级里,壶口瀑布已停留了18年,多番努力还未能捅破5A这层“纸”,升到传统景区的金字塔尖,自然也还有其他原因。
目前5A景区的相对小体量或稀缺性,使其有着远胜于4A景区的光环效应、经济效益,以及对一个目的地的重要性。此前乔家大院被摘牌5A引来省、市、县三级政府高层表态,以及较迅疾的“保卫复牌”举动,足以说明5A景区这一金字招牌对不少地方有多重要。
参考业内的一种说法,“如果4A代表国家级标准风景区,那么5A级景区则意味着世界级的品质”。具体而言,5A标准在交通设施、景区规划、安全保障、卫生环境、购物来源、接待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更高也更细致。但事实上,5A与4A景区最本质的差别还是体现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上,体现在更加人性化、细节化的服务和包含文化性、特色性的体验中。
作为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宜川县与吉县对壶口瀑布带来的旅游经济效应,都有一定的倚重,于是早在30多年前即已进行开发,但也对经济利益协同机制的难以生成带来影响。同时,两地自然对推动其升级成为5A景区也较热衷,但过往时间里的各自开发,不利于资源同质景区的统一规划开发,对资金与资源带来一定浪费,降低了投入产出比,对双方旅游经济发展也有影响。
仅在市场宣传这一点上,“中国第二大瀑布”(吉县宣传口号)与“世界最大的黄色瀑布”(宜川县宣传口号)一直以来未能达成一致,对于壶口瀑布来说拥有一个统一鲜明的景区整体形象都并非易事。
而两大景区“各自为政”的表象下,也暴露出壶口瀑布景区内的更多问题。
首先,景区基础设施不健全是壶口瀑布被游客诟病最多的一点。在携程、大众点评等平台上,与壶口瀑布有关的差评可以总结为核心景区动线规划不合理、台阶湿滑围栏不足存在安全隐患、停车场出入口管理混乱等问题。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也使许多游客大呼“票价不值”。
截图来源:携程
游客们吐槽“不值”的另一个原因,来自于该景区的开发程度较浅。作为“中国三大瀑布”之一,壶口瀑布的壮观震撼自不必说;但也有不少人指出,整个景区商贩店铺遍布,最值得一看的瀑布景观用5分钟游览已足够,除壶口瀑布之外其他体验性景观和项目少之又少。
不过,景区开发程度不足,并没有影响壶口瀑布周边商业化进程,甚至可以说壶口景区正在被过度商业化。例如,陕西宜川一方在距离瀑布仅200米的范围内修建了营业面积近万平方的“观瀑舫”酒店,一方面减弱了瀑布的自然观赏性,另一方面还存在洪水隐患等安全问题。壶口对岸的山西吉县也在十里龙槽岸边的黄河滩建设了大量旅馆、饭店,尤其在壶东地区俨然形成一个小城镇。
“重开发却轻保护”,是壶口瀑布折射出的另一个漏洞。风景名胜区过度人工化、商业化不仅破坏了自然景观与周边生态环境的协调,甚至与保护地质遗迹的要求背道而驰。资料显示,近年来十里龙槽两岸岩石与河床泥沙被开挖取用,壶口瀑布正在逐渐萎缩。而景区周边属晋陕峡谷黄土丘陵沟壑区,由于地处两省交界而成为管理死角,多年来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覆盖率未得到有限提升。
景区形象无法统一、配套设施不健全、旅游产品结构单一、过度商业化致建设性破坏、生态环境治理仍形势严峻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令壶口瀑布景区的“创5A”之路道阻且长。
5A这个“金字招牌”没那么发光了
壶口瀑布冲刺5A景区,山西临汾已有新行动,陕西方面是否会有跟进措施,以及此次双方是否“合力”,目前尚未有公开信息。而综上信息大致推测,壶口瀑布如果未能“合二为一”,“加冕”5A应还是难事。
文旅市场情势不断变化,新需求的更新迭代已迫使传统文旅项目包括景区,在产品服务上进行更新,抑或存量更新,或做大增量。较为基础的一个做法是,资源的打通整合,至少在资源的丰富性、可整合资源的统一性等方面,找到更多可能。
以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为例,从早期的大庸、桑植、永顺三县市分管到三地协作统一管理,武陵源景区发展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而近年来,武陵源所在的张家界-崀山-桂林旅游走廊仍在持续打通,实行统一规划线路、统一产品开发、统一监管服务等,进一步实现区域无障碍旅游。
这些做法背后的逻辑包括:1、观光型景区或以观光型产品为主的目的地,在目标客群方面有较多重叠,通过多个景区或观光资源的叠加,辅以合适乃至更高的性价比、营销推动等,对这些客群进行延长消费的转化;2、目的地本身的产品没能有效更新迭代的前提下,存量客群进一步挖掘空间有限,与其他目的地资源串联,有助实现新产品+客流互导;3、旅游资源的区域分隔限制的打破应是趋势,大目的地开发、大资源整合,应该可以成为不同目的地互利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的一大选择。
对应到壶口瀑布,山西吉县与陕西宜川县若能打破行政体制与区域限制,整合优化壶口旅游资源,形成统一的管理经营模式,形成“大壶口瀑布”的资源协同开发格局,在可开发资源的纵深度、能效比等方面,预计将有更好的效果,挖掘出更多的潜力值,将有利于提高壶口瀑布景区的整体质量,如今所面临的问题也将可能得到更妥善的解决。届时再申报5A级景区,壶口瀑布景区或许会比现在更有底气。
若真戴上“5A”的帽子,壶口瀑布的品牌营销会有更多机会、品牌价值也可能得以提升。
不过,“戴帽”5A景区并不等于一劳永逸,山海关景区、橘子洲景区、神龙峡景区等就都曾经历过摘牌处理。在A级旅游景区动态管理的背景下,5A景区摘牌退出也相对更常态化,而国有景区门票降价、旅游产品单薄、营收突破困难等也萦绕难去。
显然,壶口瀑布景区还需要更多“增色”,其中当务之急便是提升景区内景观的丰富度与体验感。目前,壶口瀑布目前唯有“龙洞”能够近距离接触瀑布,而同样作为瀑布景区,贵州黄果树大瀑布可以从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观赏瀑布,从听、观、摸等多重角度提供差异性的体验。
此外,近年来山西“繁荣盛世鼓舞山西”锣鼓艺术展演、陕西省非遗进景区暨“黄河记忆”非遗展示展演等一系列民俗文化活动相继在壶口瀑布景区开展,它们也在尝试在观光之外提供更多文化体验项目,但这仅仅是将节目搬进景区,还属于“弱体验”。若想达到增加游客黏性、带动周边消费的目的,类似浅层次的文化融合显然是不够的,壶口瀑布与历史文化、当地特色的融合还需进一步加强。
如此一来,会发现壶口瀑布的“被分割”历史问题尚难解,要在观光产品基础上进行更多文化体验产品的有效创新供给,更添难题。5A、非5A,壶口瀑布的“日子”都不太好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