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当莎士比亚笔下的朱丽叶成为英国戏剧舞台上最耀眼的女主角时,在遥远的东方,情窦初开的杜丽娘跟随汤显祖的安排演绎了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同一世纪,东西方的戏剧舞台上呈现了不同的美学表达,为戏剧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时至如今,戏剧的发展依然离不开经典,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人民公敌》依然常演常新,在现场艺术蓬勃发展的当下,如何让新一代的观众接受戏剧的美学与内涵,成为新一代戏剧人所要思考的命题,极具四川本土特色的音乐剧《熊猫》在此时应运而生。
四川特色音乐剧《熊猫》,在具有国际范的艺术形式中彰显文化厚度
探索“新戏剧”并非易事,文化兼容成为戏剧表达的必然趋势,如何去粗取精,在不同文化中汲取养分,并以新方式呈现与表达,让文化达到一种平衡,成为难题,在音乐剧《熊猫》之中,我们却能窥得一二。“以跨地域、跨文化的精神集聚,在成都城市肌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这是制作人李盾先生对于音乐剧《熊猫》所传达理念的一番总结,足以让观众在具有国际范的音乐剧中感受本土文化的新色彩。
革新技术与国风文化的破次元结合,沉浸式体验音乐剧带来全新视听享受。本次音乐剧采用了“临境”全景舞台技术,让观众不再只是欣赏音乐、舞蹈、表演艺术的震撼,而是身临其境,仿真环境让观众置身于可爱熊猫们所居住的竹林,在竹林中迎风听雨,感受流水潺潺,最大限度还原了原生态的熊猫生活场景,让观众与熊猫们共同迎接更多挑战,在观剧过程更加真实,增加体验感。
中国风的元素和主题表达实现文化跨界。作为中国首部以熊猫为主题的音乐剧在表演形式上是以具有国际范的音乐剧形式为主,但其内容主体依然是饱满深厚的中国文化,一脉相承,兼容并蓄。在人物角色方面,我们看到有两大阵营,分别是国宝熊猫和龙,故事本身讲述的也是熊猫们通过努力唤回了孤独的少年龙,这既关注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同时也是代表了一种地域文化与文化符号之间的强烈联结,让文化符号在独特的现场表演艺术中融合碰撞,实现奇幻音乐剧与现实生活的双向奔赴。
音乐剧《熊猫》的“新”不只是技术的新,或文化碰撞的新意,更多是东西方美学沉淀的“新”。新一代观众更多是生长在中西方文化纷呈的沃土之中,接受度高,包容度高,不论是东方美学的雅致,或是西方审美的个性,他们不易拒绝,容易接纳。音乐剧《熊猫》也将这一点做到了极致,这样的极致并非是一种极端,更多让西方音乐舞蹈艺术与东方舞台主题达到了一种平衡与和谐,歌舞相伴,文化同行。
地道川味,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表达
每当提起四川的时候,火锅与熊猫是必不会少的文化符号,这样的标签也让四川文化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忽视的支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地域的也是国际的,音乐剧《熊猫》的最大亮点正是其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不只是四川观众能在观看过程中深获共鸣,拍手叫好,更重要是能够让外地观众甚至来自国际的观众在熊猫的带领下去感受四川在地文化的丰富多元。
在本次音乐剧中加入了多种四川在地文化元素,既增添了民族韵味,也多了一些神秘感。在剧中融入川剧、杂耍、布偶戏、竹编技艺、自贡彩灯、白马藏族祭祀舞、武术和太极等等文化要素,其中一位主要角色“羚牛乃琼”,是取自于少数民族的信仰和元素,让地域与传统相遇,也让民族与世界相连。在音乐演绎中还加入时下潮流的川式嘻哈,以说唱的形式让舞台更具戏剧张力和表演热情,让流行音乐形式与传统艺术碰面,共同携手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派对。
同样,方言是地域文化最鲜明的符号,能够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在剧中人物角色的姓名、特色以及对话中加入了许多四川方言的巧思,比如“风车车”、“妖艳儿”、“精抓抓”等等,这些四川观众耳熟能详的词汇增加了不少亲切感。相信不论是在本地舞台还是在其他城市,都能够让观众们会心一笑,这样的笑正是代表着观众对于四川文化的喜爱与认同,让具有地域色彩的音乐剧种更有信心去打破文化圈层,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众都能够在其中获得一种价值体验。
《熊猫》不只有水墨中国的黑白,也有文化色彩的绵延。五个世纪以前,《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在东西方舞台各自演绎,各自精彩,莎士比亚和汤显祖不会想到如今东西方戏剧融合呈现,会有一部戏剧会以音乐剧形式来讲述道地的东方故事,呈现一部“技术新、美学新、川味足”的新戏剧,自成一派。这部由成都市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成都华天文化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成华蝶舞华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多方努力共同推出的音乐剧作品,势必将为中国戏剧文化带来一抹新的色彩,也会为生活带来更多的风味、趣味以及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