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银杏地图,一键打卡深秋!11月再忙也挑一个去看看
   有一种树,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大灭绝,从北美、从欧洲消失。
 
 有一种树,扛过了2.7亿年,它们已经很老了,老到记不得很多事。
 
 它们爱上了中国的南方,湿润,温暖。后来,遇上了人类,便开始在中国的各个角落生长。
 
 它们,没有胡杨那么难以寻觅。
 也许就在你的家门口,也许就在外面的街道上,也许就在附近的小城中。
 
 它们,就是银杏。
 “梧桐虽有你的端直而没有你的坚守;白杨虽有你的葱茏而没有你的庄重。”
 它们站在时间里,靠在你手边。
 
 寺中银杏
 寺中的银杏,有着香火的气息。
 佛教圣树菩提,在北方无法安然过冬。于是,古代僧人,以银杏代菩提。
 银杏,即“中国的菩提树”。
 寺中的银杏,秋色漫漫。
 
 山东·定林寺
 要说银杏,我们必然得从最闻名的开始。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山东莒县的西边,有个浮来山,浮来山上有个定林寺。
 
 刘勰曾在此挥洒下《文心雕龙》,并长眠于此。晚年的他,定居并修建了寺庙。
 佛教寺庙,因刘勰罩上了文学色彩。
 
 而给这座佛寺,甚至整座浮来山,添上更多生机的,是那棵千年老树。
 那是一棵,树龄已经4000年的银杏。
 
 虽然它已风霜满身,却丝毫不影响它蓬勃的生命。
 “秋声连莒子,山色满浮来”,秋风吹过了老银杏依旧年轻的树梢,裹挟着粗大的树干。
 
 黄得有些耀眼,婆娑的树影,在饱和的红墙上,摇晃着,成了一块块斑驳的不规则形状。
 香火中的银杏,是信仰。
 
 西安·古观音禅寺
 古观音禅寺的银杏,更像黄金浪花。
 寺庙靠着终南凤凰山岭,两侧山峦环抱,颇有浩然之气。
 传闻,唐太宗未能解救龙王,而被龙王托梦索命,下令建造观音堂,种下这株银杏。
 
 被佛光普照了1400年的它,听着小院柴门的关合,听着暮鼓晨钟的长鸣,听着竹林拔高的生长,与水珠滴落荷花的清脆。
 千年来,根浸着甘冽的观音泉水,吸取了日月精华。
 
 砖瓦,石桌,石凳,都没有缝隙的,被叶子攀上。
 远看它,像是挣脱四围束缚,喷薄而出的一朵浪花。鲜艳的黄在暗沉寺院屋瓦的衬托下,有些猖狂,有些叛逆。
 
 秋天的它,完成了一场谋划已久的出逃计划。
 
 北京·红螺寺
 大雄宝殿门口,有对银杏树。
 坐北朝南的红螺寺,朱祁镇亲笔题写的“护国福禅寺”的牌匾,仍颇有气势地挂在山门之上。
 
 “南普陀,北红螺”,倚着红螺山,靠着红螺湖,还有就是这雌雄银杏。
 
 东边雌树,虽比起另一棵,有些矮小,身躯却如女子般秀丽,安静陪伴;西边雄树,高大如男子,怒放守护。
 漫天黄叶从枝干飘落之时,双木成林,纷纷扬扬。
 
 听闻每每风云变幻,改一次朝,换一次代,雄树便生出一条小枝干。
 在京城古刹中,看风轻云淡。
 
 村中银杏
 村中的银杏,是和人紧密相连的。
 褪去长假的人潮,隐于村寨中的银杏,开始了属于它们的时间。
 
 云南·腾冲银杏村
 云南的秋天,比西北来的更晚一些。
 
 11月中旬,腾冲银杏村开始变成了“金色梦乡”。
 
 眺望过去,这片曾经经历火山喷发的土壤上,如今已成黄树林,林在村中,村在林中。
 
 当清晨第一缕光打破小村的黑暗,金色的阳光穿梭在村中的每个角落。
 每一块石板都被唤醒,每一户人家家门都被叩开,每一棵树都开始下“雨”。
 
 银杏村的人家,火山石垒砌的半人高矮墙,挡不住银杏的生命。
 
 院子里是寻常人家的模样,喝茶、下棋、忙农活的人,踩着院子里的金毯。
 这是向往的生活。
 
 贵州·妥乐村
 妥乐村长在银杏树根上。
 隐于大山深处的村庄,是看到过银杏最为纯粹的生长环境。
 这里似乎,与外面的世界隔绝,有着自己的一套法则。在这么个僻静的地方,赏银杏,是再好不过了。
 
 在这里,银杏似乎才是主角,而村中的人事,都长在了银杏树上。
 
 银杏黄色的蓬蓬盖盖中,有羊肠小道、有田埂、有石阶,有彝族与白族老人孩子,同银杏一样,将一生交在了这里。
 
 浙江·临安指南村
 指南银杏林,红枫黄叶迷了眼。
 浙西的小小村落,太湖源头的南苕溪之滨,梯田里的稻子开始收割,灿烂的稻穗打着瞌睡。
 蜿蜒古道,树木幽深,拾级而上,邂逅一地金黄。
 沿着四通八达的古道,随心而走,无需提前规划。
 纯粹的金色,是银杏,是丰收;历史的余韵,是粉墙,是黛瓦。
 祠堂、水塘、庙宇、老宅,瓦片的缝隙中,都没有逃过金黄的铺洒。
 这儿是写意画画家画笔下,流淌出的秋天。
 
 广西·海洋乡
 桂林不只有青山与绿水,还有金黄。
 海洋乡的名字着实有趣,它并不靠海,却有“金色海洋”。
 
 村中老旧的房屋没有修缮的痕迹,但却被深秋的颜色刷新了一番。
 一家,一户,一银杏。
 
 你能在大塘边,看到银杏与水面的交错,从高斯模糊一点点变清晰,路旁的黄土砖房带去了一点古朴气息。
 你能在北岱底,感受近距离的震撼。它从一根粗壮的树干开始,向着四周延伸,压低身体,姿态妩媚,你知道它是用金黄将你包裹住了。
 
 你能在帽子岭,感受远距离的壮美。奇特的山形,登上便能一览整个海洋乡银杏。
 黄透了的古银杏,与日出日落同生同去。
 
 城中银杏
 “满城尽带黄金甲”。
 
 城中银杏,有股摩登的味道。同车水马龙,一起苏醒。
 
 北京·故宫
 柿子肥了,银杏黄了,该入宫了。
 
 银杏与红墙的相遇,在北京城那片古老皇城中,悄然发生了。
 
 往文华殿那儿走,从西侧出去,踩下去的感觉都变了。耳边簌簌的落叶波动,风吹下的、卷起的,落了一满身。
 
 延禧宫外探出半个身子,金瓦红墙,诗意风流。没有想象中那样清冷,鲜艳的两种颜色交织。
 飘落的黄叶,恒久的宫墙,它们一静一动,在这里等着一个人。
 
 辽宁·丹东
 丹东的“金黄大道”,骑着车去看吧。
 上世纪30年代开始,丹东便把银杏植于道路旁。作为丹东市树,在城中的银杏有着不同的样子。
 
 去九纬路的“金黄大道”,这儿的银杏最密集,游人也最多。它们站在两旁,爬升的枝干已经朝着中间,交叉。
 
 给下面经过的车流,做了天然的黄金伞。
 
 纹路分明的扇形叶子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城中的每个角落——车顶上,行人的肩膀上,昨晚留下的水潭中。
 肆意飘落。
 
 江苏·邳州
 银杏,站在时间隧道里。
 这儿恐怕是梦中。你站在路中间,往前看去,幽幽的,长长的,望不到头。
 
 视野的最远处的黄变朦胧,变模糊了,全被雾气阻挡。
 
 易中天说,他站在这些银杏下,分明听到了古老而悠长的音韵;置身于这些银杏中,感受到了“雏凤清于老凤声”。
 
 三千米的银杏长廊下,只要下脚的地方都已被金黄覆盖。
 碎金盈地。
 
 广东·南雄
 低饱和度的居民楼,高饱和的银杏黄,照亮了秋天。
 
 公路将金黄的银杏林,一割为二,南雄的银杏,蔓延到每个小镇上。
 
 住在帽子峰的旧居民楼里,在拐角的阳台上,有向上生长着的银杏,高过了对面的屋顶,一伸手就能碰到。
 
 也许飘下的扇形叶子就恰恰落在了阳台的盆栽中,前来报信。
 
 小镇比古村落繁华,比城中心静谧。
 尤其到了午后,阳光柔柔地洒在门口,有人坐在小竹椅上,头顶是耀眼的黄。
 
 抬头需要眯着眼,看树叶簌簌。
 
 深秋银杏最美时,满地翻黄银杏叶
 人间的银杏雨,拂水而过
 搅乱了波纹,又平复了
 一棵变黄,满城染金。
 
 【汇客廰文旅】一个“任性、好玩、有态度!”的文化旅游社群新媒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