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国方言传承最堪忧的城市,年轻人不敢说,小孩会说还成稀奇事
我国幅员辽阔,方言众多。具体有多少种方言,无法确切计数。唐代诗人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句,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温馨的画面。但伴随着中国人口流动速度的加快、规模的加大,普通话的推广普及,这样的画面正在减少。当今社会普通话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一些汉语方言悄然发生变化,其发音、词汇不断向普通话靠拢;一些汉语方言甚至出现快速衰微的状况。
毋庸置疑的是,城市的流动性越大,就越会失去方言,这似乎是一条铁律。比起方言传承保护得较好的重庆(西南官话)、广州(粤语)、西安开封(中原官话),我国一些东部沿海的大城市,原本的方言传承保护却越来越让人担忧。上海,便是其中的典型。
上海是一座流动的城市,外来人口是全国城市中增加最多的;截止至2018年,约有流动人口972.69万人,为全国第一。而随着外来人口越来越多,大家需要说普通话的场合越来越多时,当地人也越来越能感受到上海方言的日渐式微。
近百年来,上海受到的误会并不少;比如上海人经常被误会排外,看轻外地人,在外地人面前说上海话就是排挤外地人的行为之一。上海年轻人因为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外地同事,或生活中会交到来自外地的朋友,因此说普通话的场合比说上海话的场合多得多。当然年轻人不敢说上海话,也是因为曾经的一些极端新闻,多多少少代表了一些社会上的普遍现象,怕被误会排外。就连在广州很早就有的公交粤语报站,上海也是纠结了许久直到这几年才刚刚推行,到现在还没做到全部线路普及。
如果说年轻人上海话说得少是来自工作、社交的需要,那么上海小囡们不会说上海话,却是来自学校、幼儿园这样“源头”的问题。相比80,90后上学时班上基本百分百都是上海人,如今的上海中小学,一个班的同学都来自五湖四海。因此老师为了照顾所有人,自然不会像以前的老师那样,课堂上随时会蹦两句上海话出来(通常在教训学生的时候)。所以同学们回家后,如果家里也没有沪语环境,那么小孩子不会说、听不懂本地方言,也再正常不过。
有调查统计,在上海6-20岁这个年龄段,会熟练听说方言的只占了22.4%。而6岁以下会说上海话的小朋友,更是稀奇中的稀奇事。如果有3,4岁上海话说得特别标准的小朋友,走在路上可是会被热心阿姨爷叔们围观的:“伐得了!侬看个小旁友,上海闲话刚了噶好!”记得douyin上有个四岁的小朋友因为沪语比90后爸妈还标准(来自爷爷奶奶的功劳),每每发上海话视频,都会引来许多网友的点赞与感叹。因为,上海话能说得这样标准的小朋友,实在是太少了!
当然,上海话作为方言传承保护堪忧的情况,有来自社会环境的原因,也有其历史原因。1843年上海开埠后,上海就成了一座移民城市。当时占上海人口80%以上的全国移民带来了各地方言,尤其是江浙吴语,这些方言和以松江话为基础的上海话发生了碰撞。
近百年来上海话从来没有停止过变化,词汇严重普化,发音简并等,就算会说沪语的年轻人仍然有许多词汇盲区。遇到捉摸不定某个词该如何发音时,也找不到靠谱的问询途径,读音只能随心所欲凭想象。这些问题自然也不利于方言的传承,变相严重是不争的事实。
上海作为一个海纳百川的城市,当然应该要有一定的“服务意识”。在普通话占“绝对上风”的上海,对于前来工作、旅游的外地朋友,无疑是非常友好的。我认为一些公共场合,比如地铁公交、医院、银行等一些办事机构,无论工作人员来自哪里,掌握普通话都是上岗的前提。
但上海虽是国际化大都市,仍然有着本土灿烂的海派文化。要想保住自己的文化,就不能丢掉属于文化一部分的方言。语言是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之一,保持汉语多样化是维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手段。语言消失了,文化的传承也会衰落。特别是民俗文化,方言是非常重要载体,很多民俗所独有的元素都用方言来体现。方言差异所折射的文化差异常常用于艺术的创作中。
事实上,母语方言在默默地塑造着我们的表达能力,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描述一件事时,用方言词汇或说法既准确又形象,给人绘声绘色、活灵活现之感。而如果不使用特定方言,则只能传达事件的基本信息,描述起来显得干巴巴的,缺乏灵动和表现力。如果全国人民都只会普通话,的确方便交流,但会不会像高考标准答案一样无趣?
对此,你怎么看?你认为上海话该如何保护才能扭转现在的局面?来自其他省市的朋友,你们家乡又是否同样具有“方言危机”?欢迎在下方评论区与大家分享你的观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