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7月11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暑假来临,不少家长和学生对出国夏令营趋之若鹜。然而,这些以开眼界、学知识等为噱头的暑期游学,是否货真价实?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学生却遭遇了学校、中介和接待方层层转包;名校体验沦为“到此一游”,这些隐忧值得警惕。
多重噱头华而不实
层层转包只为谋利
国际游学项目一般安排2到3周,内容以短期课堂教学与游览观光相结合。不少项目中加入参观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名校吸引学生,价格动辄数万元。出国游学宣传诱人、报价昂贵,却有“华而不实”之嫌。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小型游学网站堂而皇之地“招生”,卖的却是大型教育培训机构的游学线路。他们将招收的“生源”卖给大型教育培训机构,以赚取“返利”。
“中介机构利用旅行社、商会、学校等招来"生源",返还10%左右的"利润",是业内"潜规则"。”一位北京市留学中介机构的市场经理说。
除了旅行社从海外游学产业中攫取暴利,少数学校老师也免费出国游。“很多学校热衷于组织游学团,几乎成了教师福利。八九个孩子均摊一个带队老师的费用。”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殷飞说。
高价游学
换不来真才实学
“出国走马观花玩了一圈,并没有学到什么。”不少参加过夏令营的学生向记者反映。不少家长对于游学提供“大学名师授课”“名校推荐信”等内容十分感兴趣。但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美国大学大部分是免费参观。“美国名校招生项目负责人为学生介绍学校情况”是对自己学校的宣传,不少学校本身就有这一项服务。
“真没想到女儿的游学摇身变为购物!”去年把女儿送到美国游学的龙女士说,导游将孩子们带到了第五大街、梅西百货购物,女儿买回皮包等各种物品。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张人利表示,游学的本意是让孩子更多了解国外的风土人情,也希望增强孩子外语应用能力。“关键是一些游学掺杂了过多商业利益,只游不学,或者多游少学,这些方面需要规范。”
游学颁发证书难有实际效力
家长愿意花高额费用送孩子海外游学,是希望为将来孩子出国“预热”。一些机构打出了“国外大学招生秘闻”、“颁发游学证书”等广告,并称其证书在未来申请留学时可能会为申请人加分。那么,“游学证书”究竟含金量几何呢?
北京市某知名民办高中学生萧萧告诉记者,自己游学归来收到了联合国青年大会的证书和参观世界银行的证书。“证书像奖状一样,是游学组织者自己打印的,盖的是游学组织机构负责人的章。”
还有一些学生反映,游学之后,主办方颁发了精美的结业证。“都是机构自己印的,没有实际效力吧,也就是当个旅行纪念册。”
监护责任难到位旅途安全多隐患
7日,韩亚航空飞机旧金山失事,70名参加暑期游学的中国师生中两人遇难。“没听到过校方与学生家长签订涉及学生活动安全全程监护的责任书。”遇难女孩所在江山中学的家长此前投诉。
安全责任书的缺失是许多游学项目的重大隐患之一。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只有少数机构会与学生家长签订详细正规的安全协议,承诺对每一个环节全程监护。
另一方面,交通安全也隐患重重。湖南某旅行社负责人告诉记者,部分主办方为降低成本,往返时都会选择价格相对低廉的航班。这类航班飞行时间长、需要转机,旅途中不可控风险明显高于直达航班。
责任编辑:秦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