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尚网
每个地方的食物都带着强烈的本地属性,以管窥豹,从中可见当地的风土与人情,可见当地的物产与习俗。即便在这样一个流通过度的时代,我们以为能足不出户品尝到天下美味,然而如果想借助食物来理解中国的现实,带着味蕾上路,依然是唯一的途径。
在中国的美食传统中,美食有时令属性,逢时按节细细享用,因自然调节而不逾矩。一年有四时,分二十四节气,时令与风俗,成为文化体系中微小的单位,周而复始,成为循环记忆中永恒的部分。同时,美食也有当地属性,吃江鲜自然要搭配着滚滚江水和半岸桃花,吃火锅则需要伴随着龙门阵和湿润的石板街,你可以选择在武汉街头吃下一碗三块钱的热干面,或者在一堆兰州人的包围中,伴随着生硬的西北话,呼噜呼噜吞下一碗牛肉面。在春笋季节时,需要到安吉的竹海中倾听雨后春笋的拔节声,亲自挖来,找当地农家做一个笋烧肉才觉得惬意;到了清明前后,是否亲自上山采茶,尝试着把手伸到滚烫的炒锅里细火慢焙才知晓茶的真味?
食物不说谎,如果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那么食物在口口相传之中,在技艺流传里保存着历史的真相。食物也不夸张,这些日常的,民间的口感,代代相传,摒弃了工业化生产,拒绝了利益与添加剂,在一餐一饭中,表达着中国式的生活方式。
在寻找中国味道的路上,我们能细品中国。
延伸阅读:夏日宵夜好去处 盘点中国最火爆夜市
< 返回
找到相关图片(共张)
未找到相关图片
(/16)
转发到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