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统筹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推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山东省编制《山东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核心区为运河主河道流经的18个县(市、区),拓展区为德州、聊城、泰安、济宁、枣庄沿运5个市,规划实施期为2020—2035年,展望到2050年。
从空间布局上,按照重点突破、融合互动、整体推进的原则,集中力量加快突破核心区,统筹推动拓展区和辐射区建设,形成核心区引领、拓展区融合、辐射区联动的发展格局。
从发展布局上,统筹考虑大运河文化资源、区位特征、水系特点、河道现状和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条件,着力构筑“一条主轴、一个高地、五大片区、多点联动”的空间格局框架,提升运河文化带主轴,打造齐鲁文化高地,重塑五大沿运片区,促进多点融合联动。
《规划》提出,一是加强文化遗产系统保护。统筹推进文化遗产整体性、抢救性、预防性保护,实施历史文化遗址遗迹保护、抢救和修复工程,加快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最大程度保持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
二是推动运河文化创新发展。坚持活态化传承、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大运河(山东段)历史文化资源,凝练大运河文化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文化特质,结合时代要求,讲述运河故事,传播弘扬运河精神,激活运河记忆。
三是推进河道水系治理管护。围绕大运河不同河段的功能定位,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在妥善保护大运河文化遗产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基础上,科学配置和优化调度水资源,加强岸线保护,升级水利水运设施,加快恢复和提升大运河河道和岸线保护、防洪排涝功能,重塑大运河“有水的河”现实载体。
四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施国土绿化行动,落实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要求,加强生态空间管控,补齐生态环境短板。
五是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实施旅游精品战略,统筹推进旅游景区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品牌打造和旅游服务保障,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培育大运河文化旅游品牌。
六是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协调。统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与城乡建设、区域发展,按照沿河集聚、组团发展、互动协作、因地制宜的原则,发挥支点城市和沿线镇村的作用,充分展现古城、水城和生态发展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