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带给人们的印象似乎都是高楼大厦,这一集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感觉和印象,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经历了100多年沧海桑田后依然留存在港九闹市中的历史遗迹。
☆ 大埔墟火车站
从深圳坐火车到大埔墟,只有四站路。出站后向左前行十分钟,就是大埔墟火车站旧址,现辟为香港铁路博物馆,免费开放,游人还可以进入老火车厢内坐一坐木条长椅,亲身感受一下老电影里的火车风情。
旧大埔墟火车站大楼实际上只有一层平房,1913年由英人所建,却是典型的中华民居风格,歇山屋顶,飞檐彩绘,正门山墙塑有牡丹、喜鹊、佛手、红蝠等,均是中国民间的吉祥图腾。琉璃瓦屋脊上,当中一颗定火珠,左右双鳌挺立,传说有驱邪避火的作用。小小火车站台内,数棵古榕参差旁立,绿叶垂髯,浓荫蔽日,探身向路轨,仿佛一直在聆听老蒸汽火车头由远而近的轰隆呜鸣。
从1913年启用到1983年迁新址,这座火车站整整运行了70年,见证了香港机车时代的盛衰,见证了大埔墟的百年变迁。香港政府顺应民意,把此地列为香港法定古迹之一,没有一拆了之,使我们今时今日尚可一窥香港公共交通的前世今生。
这是火车博物馆里的一张旧照片
以前的路轨以及火车车厢实物
当年的候车室和站台
火车头有内燃机和烧煤的蒸汽机两种
客车车厢里,只有木制的靠背椅
这个煤气灯的位置,距离酒吧街兰桂坊只有一步之遥
☆ 都爹利街的煤气灯
都爹利街位于港岛中环置地广场后面,是一条不足五十米长的小街,街的尽头有几十级石阶,花岗岩栏杆上下左右竖立着4盏煤气街灯,昏黄的灯光至今依然照耀着夜凉的石阶。据说这石阶与煤气街灯相伴近百年,不知目睹了多少情侣相偎相依,分分离离的悲喜一刻。人生易老,天难老,当所有的情事已变成往事,只有这老石阶依然守着这几盏最后的煤气灯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旁边就是星巴克,让人感到岁月如梭,时光倒流
煤气管道细节
供气管道细节
每天傍晚七点钟准时亮灯,风雨不改
☆ 石板街(砵甸乍街)
石板街的正式名其实是以香港殖民地时代第一任港督(1843-1844)钵甸乍爵士 ( Sir Henry Pottinger )命名的。早期的香港,街道依山而建,为防滑多用大块石板高低不平铺成,市民们统称石板街。随着香港填海区扩大,街面改造,当年的石板街也就剩下钵甸乍街这一截了。
好在这地方与兰桂坊、煤气灯都相距不远,步行约十分钟可到达。在到处都是沥青大马路的现代都市,找一个雨天,撑一把油纸伞,着一袭布衣,独自走在这条石板路上,邂逅一位丁香一样的姑娘,那会是一种怎样的《花样年华》
☆ 天星小轮
听老香港人说,100多年前,天星小轮已开航于港九之间,是当时港岛居民唯一的过海交通工具。直到1970年代,海底隧道通车,过海地铁修成,港岛人才有了更多的出行方式,但草根情怀的天星小轮依然是众多香港升斗小民的选择。
从尖沙咀过海到港岛,乘搭天星小轮往返只需花一个五元硬币,还可以饱览维多利亚港两岸迤逦的风光夜景,据说《国家地理》杂志把它推荐为“人生50个必到景点”之一。一个硬币就可以让其中的一个梦想成真,赳赳中华,巍巍河山,哪里还能找到这么质优价廉的景点了?
☆ 2元环游港岛80分钟的叮叮车
叮叮车是港人对电车的俗称。香港电车自1904年投入至今依然正常运行,魅力不减,可谓是“行走香港街头的老古董”。叮叮车采用一票制,成人2元,老人孩童减半,可以从港岛西的坚尼地城一直坐到港岛东的筲箕湾。坐在上层前座,居高临下,80分钟车程以逸待劳,悠闲穿梭在港岛闹市之中,尽览沿途风光,是一种极其适合游客的自助观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