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云和山峰的“帽子戏法”
云和山峰的“帽子戏法”
帽状云(也叫山帽云)极为罕见
只有极少数摄影师才有幸捕捉到了它的踪迹
在拍摄帽状云的过程中
摄影师构建了一种新景观——“戴帽”山
这是一种由奇绝瑰丽的帽状云
与千姿百态的山峰组合而成的新景观……
8000米级雪山“戴帽”:
只有登山家才能欣赏到这种罕见美景
云彩像一顶顶大帽
不偏不倚地“戴”在山顶上
这种云,被称为帽状云(也叫山帽云)
属于一种特殊的荚状云
登山家张梁
可能是全世界拍摄最多8000米级“戴帽”山的人
他登顶了全部14座8000米以上山峰
其中在10座山峰上目击了帽状云
他每次都用相机详细拍摄了帽状云的景观
这10座山峰中,令张梁印象最深刻的
还是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那一次的目击
当时有很奇特的云彩组合
——山顶帽状云和山谷“心形”荚状云同时出现
可谓千载难逢,世所罕见
张梁看得目瞪口呆,
“我不知道该怎么描绘它们
以前攀登其他8000米级雪山
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美丽的云彩
这次在乔戈里峰遇到了
也算是乔戈里峰送给我们攀登者的礼物
让我们欣赏到这么美的风景
——此景只应天上有
我相信,只有在乔戈里峰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下
才能看到如此美景”
◎ 张梁可能是全世界拍摄最多8000米级“戴帽”山的人。他登顶了全部14座8000米以上山峰,其中在10座山峰上目击了帽状云。他每次都用相机详细拍摄了帽状云的景观,很多帽状云都极为罕见和珍稀。图为张梁在加舒尔布鲁木I峰拍摄到的帽状云。摄影/张梁
登山家刘政,也是一位幸运儿
先后在卓奥友峰(海拔8201米)
和珠峰(海拔8848.86米)
目击、拍摄到了帽状云
“当浓浓的云海突然消失的时候
有奇怪的云层萦绕在卓奥友峰的顶峰上
云在山尖上聚集
山巅就像戴着一顶白色帽子
随着时间推移
周围的云渐渐消散
只剩一圈白色的云环绕在顶峰
这种情况持续了40多分钟才渐渐消失
我从来没见到过这样的云
完全被震撼了”
◎ 张梁在马卡鲁峰拍摄到的帽状云。摄影/张梁
欣赏地球海拔最高的“戴帽”山景观
这样的体验和经历
也许只能是属于张梁和刘政这样的登山家
不过,由于高海拔地区的气象变化无常
因此登山家要想目击
捕捉到8000米级雪山顶上的帽状云
也非易事,这是一个极小概率的事件
跟“日照金山”相比,
“戴帽”山是可遇不可求的神级景观
气流在移动中,遇到山峰
便顺山坡不断抬升
在抬升过程中
气流的温度降低,并凝结成云
这种因地形抬升而形成的云
被称为地形云
帽状云就是地形云中的一个特例
需要太多巧合才能出现
极为罕见
我国西部众多的极高山
是帽状云出现的多发地区
除了前文提到的8000米级雪山
另外一些高耸的山峰
特别是那些一峰突起、周围海拔相对较低的山峰
如南迦巴瓦峰、贡嘎山等
是目击帽状云的理想地区
◎ 2018年秋季的一天凌晨,日出前阳光的第一抹红色,“点燃”了贡嘎山顶斗笠般的帽状云。摄影师南卡和同伴们被眼前这幅壮美的场景深深震撼了。南卡居住在成都,经常前往这座四川最高峰拍摄,所以见过贡嘎山各种不同的面貌。但目击和拍摄帽状云的经历,还是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对云的认知积累,大多数来自于长期户外的拍摄。在这个帽状云形成之前的头一天晚上,当地下过一场雪。可见帽状云的出现,是和气流的变化密不可分的。”摄影/南卡
南迦巴瓦峰、贡嘎山这些西部名山
是很多摄影师朝思暮想要去拍摄的山峰
在他们眼里
“日照金山”曾被认为是这些名山照片的标杆
谁拍到了,谁就是牛人
确实,这些极高山平时云遮雾罩
要想等到“日照金山”那一刻
需要计算和等待
不过,“日照金山”这样的照片
总归是可预测的
拍摄难度并不很大
因此此类照片近年出现得越来越多
相对而言,峰顶上的帽状云
却神出鬼没,一般很难提前预测和判断
由此看来,对摄影师而言
相比“日照金山”,捕捉“戴帽”山
应是他们在拍摄南迦巴瓦峰
贡嘎山这些西部名山时
要去追求的一个更高境界
◎ 双“帽”共舞南迦巴瓦峰,
这是千载难逢的奇特画面
2018年9月19日18点54分,夕阳即将沉入地平线以下,平时经常被云雾遮掩、难得露面的南迦巴瓦峰一反常态,不仅露出真容,而且“戴”上了一顶白帽,这是一种极为罕见的云彩——帽状云。更为难得的是,南迦巴瓦峰左侧的卫峰之一当千嘎布(海拔7132米),不让南迦巴瓦峰“独美”,也很配合地出现了一顶小帽状云,形成了一幅双“帽”共舞南迦巴瓦的奇特画面。南迦巴瓦峰紧邻雅鲁藏布江,该峰与江面高差达5000多米,更显山峰的挺拔巍峨。相比低海拔山峰,帽状云在南迦巴瓦峰这样孤立、高耸的高海拔山峰上,更有可能出现。不过,被称为“羞女峰”的南迦巴瓦峰终年云雾缭绕,因此要想看到帽状云实非易事。摄影/程斌
在高山出现的三种地形云中,
帽状云是最罕见、最难被记录的一种
荚状云因地形作用而产生
通常形成于山区
平地上较为罕见
因此,就成因来说
荚状云也是一种典型的地形云
——气流顺着山峰抬升
遇冷凝结而成云
地形云中,有三种很值得观赏:
一是前文所说的在山顶形成的荚状云
被称为帽状云
二是气流越过山顶之后
在山峰背风坡和平地上方形成的荚状云
三是气流顺迎风坡爬升时迎面遭遇强风
被强风阻挡,不得不“掉头”
形成反向吹往迎风坡的旗状云,称为旗云
◎ “戴帽”山是地形地貌与气象条件
珠联璧合孕育出的一种经典奇观
就地理分布而言,“戴帽”山这种景观主要分布在我国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天山山脉等地区。不过,在我国东部地区,也有摄影师在东北长白山、山东崂山等地拍摄到了帽状云。帽状云是地形云的一种特例,经过地形地貌与气象条件天衣无缝般的配合,以及多种巧合,才能出现,极为罕见:首先,要有一座高耸、孤立的山峰,周围都是海拔更低的平地或低山;其次,被山体抬升的气流波峰,正好稳定在山顶上空而不偏移。这就需要山顶上空维持稳定的气流;第三,气流翻越山脉时,可激发出地形重力波,这种大气波动的幅度,碰巧与山体空间尺度接近,大气温度和相对湿度也正好使气流的凝结高度位于山顶附近。正是同时具备上述众多的巧合,才成就了这种经典的自然奇观。绘图/王航
帽状云一般是出现在一座孤立
挺拔的山峰顶部
几乎静止不动
气流翻越山脉时
可激发出地形重力波
如果这种大气波动的幅度与山体空间尺度接近
当气流上升到峰顶
赶上周围气流又很稳定
那么上升气流在峰顶冷却至饱和时
就会形成帽状云
由于在高海拔山区,山顶气流要保持稳定状态
是很少见的
因此要形成帽状云
也极为难得
正因如此,摄影师要碰巧目击并拍摄到帽状云
更是难上加难
◎ 地形云的形成以及几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地形云
地形云是气流顺着山峰抬升,遇冷凝结而形成的(图1),其中极具观赏价值的主要有三种:被强风吹离山峰的旗云(图2),在山顶形成的帽状云(图3),以及在背风坡形成的荚状云(图4)。这些地形云,在高大、耸立、周围平坦的山区更容易形成,而且显得更为壮观。绘图/王航
在珠峰,上述三种地形云
——帽状云、荚状云和旗云
都有机会出现
那么,这三种云
出现的概率大小排序是怎么样的呢?
对珠峰的云做过深入研究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登义认为
在这些云中,旗云最常见,而帽状云最罕见
在我国高山地区的三种地形云中
帽状云是最罕见、最难被记录的一种
欣赏“戴帽”山,
中国应是最好的国度之一
相比其他国家
中国有广袤的国土面积
三级阶梯的地形分布
复杂多变的山地地形和大气流动
这些都为“戴帽”山的诞生创造了良好条件
可以说,中国是欣赏“戴帽”山最好的国度之一
相比低海拔山区
帽状云在高山地区那些孤立、尖耸的山峰上
出现的概率会更大,也更具有震撼性
比如说贡嘎山、南迦巴瓦峰等
这是因为
如果一座山峰附近有高差不大的密集峰群
高空气流就会变得紊乱
不易形成稳定气流
自然也就很难形成帽状云
◎ 星空下“捕捉”到的帽状云,
成了众多星空美图中的“绝品”
这些年来,各种星空美图充斥许多网络和媒体平台。但星空下的帽状云,却是这类图片的“绝品”,真正的稀有难得。摄影师张敬宜、张作兴,为了每年一度的双子座流星雨,来到云南的玉龙雪山脚下,也幸运地拍到了流星与帽状云同框的罕见画面。摄影/张敬宜 张作兴
在低海拔的东部地区
一峰突起、周围平坦的山峰
机缘巧合时也会出现帽状云
如东北的长白山
就有摄影师拍摄到了精彩的帽状云
海拔只有2700多米的长白山
算是东部为数不多的“戴帽”山
目前,因为信息来源的局限
我们了解的“戴帽”山还很有限
更多的“戴帽”山有待我们进一步去发现
本文选摘自《中国国家地理》2021年3月文章:
《“戴帽”山 云与山峰的“帽子戏法” 》
撰文/徐德文 金夫 摄影/南卡 等
审稿专家/高登义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责任编辑/雷东军 图片编辑/高新宇 地图编辑/王岩
全文阅读请点击下图购买杂志
▼
听《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执行总编单之蔷
讲述本期中国国家地理3月刊背后的故事
把山东半岛变成一个岛,
为什么山东人赞成?
撰文/单之蔷
酒泉多烽燧
荒野上的追 “烽”记
撰文/赵勤 栗书 摄影/赵勤 黄晓虎 等
“戴帽”山
云与山峰的“帽子戏法”
撰文/徐德文 金夫 摄影/南卡 等
色彩揭示冷暖
红外光呈现世界的温度
撰文/张超 摄影/赖宇宁 张超 等
刘贺眼中金光氤氲的神仙世界
解读海昏侯墓贴金漆器中隐藏的秘密
撰文/刘胜兰 摄影/赵可明 等
供图/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传粉昆虫在减少吗?
危险信号不容忽视
撰文/梅洋汤 摄影/牛洋 等
扎西岗
牧民守卫的西藏门户
撰文・摄影/赵春江 高宝军
一位中国摄影师
专事拍摄全球6种火烈鸟
撰文/沈尤 摄影/梁江川
北方有灵鼬
长白山温带森林中的顶级“杀手”
撰文/朴正吉 摄影/朴龙国 等
非常精彩
2021年1月 | 湖南专辑「上」
2021年2月 | 湖南专辑「下」
收藏
举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