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庆地名,到底有多“野”?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地道风物
(ID:didaofengwu)
-风物君语-
像山水一样魔幻
像火锅一样生猛
毛线沟、鸭儿凼、牛屎滩、蚂蝗梁……这些“土到极致”的地名,是重庆。
▲ 自然风光奇特的重庆山野。图/图虫创意
栖霞、白沙、鹿鸣、云安……这些优雅动听的地名,也是重庆。
▲ 国风十足的重庆。图/图虫创意
柏林、太原、桂林、长沙(多为镇名)……这些“中外通吃”的城名,还是重庆。
▲ 重庆长江索道。图/视觉中国
山城重庆,因为立体多彩而被称为 “8D魔幻之城”,表现在地名上尤其如此。
▲ 8D魔幻之城。图/图虫创意
万物皆可入地名
总面积达8.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3100万的重庆,远远超乎人们对一个“市”的想象。
作为“市”,重庆是地域最辽阔的一个,与同级别的行政区相比, 重庆面积大于 宁夏、台湾、海南等省区,是 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面积总和的两倍还多。拥有了大地盘,理论上就拥有了比别处更加多样地名的可能。
地处我国 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重庆 上连西北三秦、下接西南黔贵、东靠华中楚湘、西邻华西川藏,高山、平原、盆地、峡谷汇聚,内部分为 渝西方山丘陵区、中部平行岭谷区、东北大巴山地区、西南巫山-七曜山地区四大部分。
重庆市北部是大巴山,东部有巫山,东南和南部分别为武陵山和大娄山,除了在四川盆地的西部之外,都是山高水深之地。图/Google地形
复杂的地形地貌,除了构成重庆自然风景的骨架,还深刻影响着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重庆地名便是最直接的体现。
重庆下辖 38个县(区)级行政区,与山水自然相关的就有超过一大半,他们有的直接以境内山水之名作为地名,如 綦江、巫山、秀山;有的以所处的山水地理位置或环境与特征作为地名,例如 江津因为长江要津而得名, 沙坪坝因地处江边多沙的平坝而得名, 合川因位于 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合流之地而得名。
▲ 重庆双碑大桥。图/图虫创意
不以山水自然为名的区县,一类出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所在的 大足,取“大丰大足”之意而来; 荣昌,寓意 “繁荣昌盛”。另一类和重庆的人文历史有着更加紧密的关联,“中华诗城” 奉节,为尊崇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品质得名; 忠县便是为了感念巴国将军 巴曼子“割头保城”之忠义。
至于更小层级的地名,表现的更是丰富多样, 以山以水,以花以草,以人以物,以形以景……以你能想到的、想不到的词语……万物皆可入地名。
山地名,到底有多少花样?
千万别在 山城人民面前炫耀你家地名的奇特。
东北人习惯把山叫做 “顶”或“顶子”,如 大秃顶子、琵琶顶子、四方顶子;海南人习惯把山叫做岭,如 鹦歌岭、阿佗岭、七仙岭;到了重庆,山的叫法就包罗万象了,你能想象到的和山有关的一切称呼,都能出现在这里: 山、盖、梁、岭、峰、岩、包、坪、槽、屵……
重庆东北部属于 秦岭—大巴山地带,山体高大,像屋梁一样横戈正中,这里的大山往往 称作梁,重庆和陕西分界处的 渝陕界梁、形似打更梆子的 梆梆梁、山形笔直的 一字梁,还有 猫儿梁、神田梁、坪坝大梁……
▲ 航拍下的重庆城口大巴山。图/图虫创意
重庆东南部,山的叫法与其他地方大相径庭,普遍称之为 “盖”,如 川河盖、广沿盖、毛坝盖、巴尔盖……这些山有个共同特征,山体顶部因岩溶和其它外力作用多表现成较为和缓的台地。
探究起来,一说这些 山体顶部平坦如盖,故称“盖”,一说是因为这些山体常常作为地区分界线, 渝东南口音把“界”读作“盖”,所以才有了这样的称呼。
▲ 重庆市川河盖。图/图虫创意
到了 重庆中西部,山才被规规矩矩地叫做山,但这并不意味着山的叫法统一。由于中西部的山体相对较矮,起伏和缓, 这里的山又多被称作“岗”或“丘”。
哪些地名最有重庆味儿?
对于山水的理解,重庆人称得上首屈一指,他们像庖丁解牛一般,对山水各个部位的无比清楚,衍生出来 一系列独具地方特色的重庆地名。
山体突出的地方叫做 “峰”或“岭”,两峰之间的凹处叫做 “垭”,山顶的平地称之 “坪”,而山间或者河边的平地叫做 “坝”,连接坪与坝之间的地方,较为平缓的叫做 “坡”,较陡的叫做 “崖”,外地人来重庆必须打卡的 洪崖洞,是因有洞穴位于洪水汇聚的山崖中得名。
伸入江河之中平坦或者碎石**之地,叫做 “滩”。水运为主的年代, 重庆江河之中滩多水急,这些地方被过路的客商看到之后,便以 “滩”为名传播到重庆内外,从此固定和流传开来,大名鼎鼎的龚滩古镇便是其中之一。
▲重庆龚滩古镇。图/图虫创意
水流缓慢且水面弯曲开阔之处,叫做 “沱”,这里适合船只停靠,常常形成码头和城镇,重庆以“沱”为地名处也不在少数,如 唐家沱、郭家沱、王家沱、李家沱等。据初步统计, 重庆中心城区带“沱”的地名约有32处,全市约有598处。
▲ 重庆轨道交通二号线的牛角沱站。图/视觉中国
至于重庆地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 “湾”,其实就是由山地 三面围合、一面开阔的形成山麓缓坡地带,因这里地势起伏小,为山地堆积物和水源聚集地带,土质较好,十分适合旧时人们耕种谋生的需要。整个重庆地区, 大大小小的 “湾”地名,竟有80000多处!
▲ 图/图虫创意
这些重庆最具特色的 地貌名词,大多作为地名的后缀而使用,等到它们与千奇百怪的词语相遇,就 演绎出重庆最光怪陆离的文化景观。
大俗大雅,才是江湖重庆
山水纵横交错、地形此起彼伏,传统的“东南西北”这些方位词在重庆行不通,取而代之的多是 “上/下”。在过去,重庆城因为修筑在山地之上而分为 上半城与下半城。今天的地图上,随处可见 上/下坝、上/下街、上/下湾等与重庆地形相适应的地名。
重庆人性格耿直,这在地名上的表现就是: 看见什么就叫什么。最常见便是以本地盛产之物或突出景观的形象命名,例如 青草坝、蒲草田、松林坡、李子坝、鹅公岩、猫儿石、鲤鱼池、鹞子丘。
▲ 位于李子坝的“轻轨穿楼”景观。图/图虫创意
作为一座的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重庆的地名与众多的历史事件一脉相承。 元明清时期,由于灾害战乱和国家政策,众多 两广、两湖、赣闽等地的移民迁入重庆开山垦荒,他们大多以家庭或者同一姓氏为单位分散在重庆各地。
这些尚未得名的地方,就以最先落户或势力最强户头的姓氏,加上所处的地方环境特征和景观被人们命名称为 杨家坪、 苏家湾、唐家沱、曾家岩、覃家岗……久而久之便固定了下来,成为一方地区的通称。
有多粗犷直白,就有多文艺美好。
结合山水环境特征,重庆人将生活中朴素的愿望融入到传情达意的文字中,再加以形象上的美化,成为了一大批重庆地名的共性: 安居与乐业、人和与兴隆、太平与大顺、丰盛与悦来。
如果说 “姓氏+景观”“物产+景观”的命名方式还算委婉, 头塘、二塘、三塘、四塘……一公里、二公里、三公里、四公里……这些地名就显得太过简单粗暴了。 古代重庆把驿站称作“塘”,依照起点到终点的顺序,就出现了以塘为结尾的数字系列地名;
▲ 重庆通远门城墙遗址,通远门曾经是成渝古道在重庆的起点。图/图虫创意
这一连串的“公里”,听起来直白,其实很有历史底蕴,抗战中后期中国与外界联系的唯一 “生命线”中缅公路,起点就在重庆,为了战略隐蔽和方便使用,人们便将公路里程碑数字作为居民点的代称传承了下来。
近现代以来,由于重庆特殊的战略和政治地位,在新浪潮推动下,又产生了 民主、和平、新华、新建、新民、解放等一系列具有浓郁时代背景的地名。
重庆东北部峡江一带, 古时盛行鬼巫之术,因此诞生了 巫山、巫溪、巫峡、灵巫等众多与“巫”相关的地名。
渝东南是 土家、苗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这里地名保留着相当多的民族语言文化。 石耶原为土家族语的音译,意为 “打猎”。这一带有两条高颜值的河流: 阿依河得名于 苗语,意为 “漂亮乖巧的阿妹”; 阿蓬江源于 土家语,意为“ 凶猛健壮的男子”。
▲ 渝东南阿依河畔风光。图/图虫创意
如重庆山水一样魔幻复杂,又像重庆火锅一样活色鲜猛。纷繁复杂的地名,有着重庆人最朴质的山水乡愁和最美好的生活期待,看似杂乱无序,但无时无刻散发着重庆包容万象的江湖义气。
- END -
文丨彭怀月
编辑 | 大羽
图片编辑 | 吴学文
地图编辑 | 伍攀
封图摄影 | 视觉中国
推 荐 阅 读
点 击 图 片 即 可 阅 读 全 文
日本独居女性的晚年,或许是我们的未来
她持靓行凶,才不只为“消灭**犯”
化妆品小样的算盘,把年轻人都盘进去了
装疯卖傻的邓超,是最被浪费的好演员
卖到4000块的魅族,把魅友吓跑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