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仁古镇附近有个小镇叫新场(不是拍摄色戒的那个新场),与成都附近的洛带、黄龙溪、平乐等众多美丽的小镇相比,它并非耳熟能详之地。或许正是因为默默无闻、发展滞后,镇上的居民恬静、安分地守着祖辈传承下来的声息,一如既往地平静生活着。 新场,顾名思义,一个“新”的赶集场地。这个“新”好说也有几百年历史了。如今,赶集天的茶馆,依然人头攒动,条凳竹椅皆座无虚席。赶完集的乡民花上几元茶钱,泡上一杯本地的红白茶,三五成群围坐一桌,摆摆龙门阵,打打纸牌,交流一下八卦消息,直到日落时分才悠然回家。 假如当日赶集所得有额外的盈利,老乡们除了喝茶还会下馆子。说是馆子其实就是路边摊,只不过经营时间长了,有了固定的场所。别看这些小店破破烂烂的,却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食客除了赶集的乡民外,有些人还专门从成都开车过来吃一口地道的新场血旺。
周血旺
周血旺是当地响当当的名号,他们家的血旺做法由祖上一路传下来。店门口架在土灶上,直径约一米的大锅是他家的标志之一,游客可在大锅旁全程目击新鲜血旺的整个制作过程。第三代“掌勺人”是位三四十岁的中年女士,十指纤纤,却把阴柔的力量用到了家,左手从边上的大盘里捞起一块巴掌大、方形的生血旺,鲜红润泽,似乎多用一分力就会颠碎似的;右手持一柄特制的“扁叶刀”,“嗖嗖嗖”几下,平整切开的血旺顺着手指轻轻滑进锅里,几乎不起任何波澜,如国家跳水队压水花的顶级水平。 血旺(广东人称为猪红)是传统的川菜,我在不少地方吃过,但论火候的鲜嫩、口味的鲜辣,周血旺算是一绝,值得特意而来。吃的时候,夹血旺也很讲功夫,因为没有添加任何凝固剂,对筷子功没信心者、不想吃到四分五裂的血旺碎者,请用勺子!
周血旺
当地的汪家豆花也是家族生意,现已改造成两层小木楼,特色豆花、麻油土鸭是其看家名菜。麻油土鸭选用当地的塘鸭,个头不大,皮烤得焦脆,肉嫩纤维细,软硬适中。当地人吃烤鸭时必加上麻油带芝麻粒的蘸碟,嗜辣者则再另配花椒和辣椒末混成的蘸碟。没想到鸭肉、麻油、花椒之间有一种香酥与麻辣的温存,让人意犹未尽。夏天店里还有不少新鲜菌类供应,其中最有特色的地衣只长于雨后的青石板间,极为稀少,碰见需要一点运气。 在赶集天的烟、茶墟市里,由于大爷、大妈们说的都是当地的土话,烟茶的名堂对我们这些外地人来说,基本只能靠猜。在一片没有包装的干晒烟草堆中,竟然有“巴山”、“工字牌”、“什梅”3种国产品牌的“雪茄”,它们包装简陋,极富计划经济年代的气息,却是其他同类古镇没见过的“土特产”,着实让我惊喜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