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9.9分,中国顶流回来了
有这么一位顶流。
微博粉丝量千万级。
三天两头上热搜。
没错,它就是——
故宫。
有颜,有才,文化输出担当。
经得起时间沉淀,捱得过风霜洗礼。
2016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播出,引爆全网。
「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触动无数人。
《我在故宫修文物》剧照
时隔5年,《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姊妹篇」终于问世——
《我在故宫六百年》
Masters in the Forbidden City
顶流就是顶流。
开播当天,#我在故宫六百年#就登上热搜,阅读量2.2亿。
豆瓣评分高达9.3分。
B站评分9.9,第一集就灌满4000+弹幕,密密麻麻。
《我在故宫六百年》是一份大礼。
2020年,故宫600岁生日。
见证历史的故宫,自己也成了历史的本身。
于是故宫策划了一出名为「丹宸永固」的展览。
丹,是宫墙的红色;
宸,是深邃的宫殿。
以「丹宸永固」大展为契机,便有了这部纪录片。
它带领观众深入故宫的古建部、修缮技艺部、文保科技部等鲜为人知的角落。
其实《我在故宫六百年》同样是在「修」文物。
只是这回修的文物,不是钟表、织绣、书画之类的小玩意儿。
而是大家伙——
故宫的古建筑本身。
以古建修缮和保养为主线,串联起故宫的前世今生。
「古与今」
《我在故宫六百年》的主线是古建修缮。
但没有流于单纯的技术展示。
而是抓住了历史长河与今时今日重叠的关键瞬间。
既有壮丽殿宇,亦有腐木残砖,以及懒洋洋的御猫。
以小见大,镜头关注的皆是细节。
其中最值得玩味的一点,便是古今呼应。
很多修缮过程发现的问题,可以从历史寻得答案。
有时候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甚至还能还历史一个惊喜。
举几个例子。
一,跨越600年的会面。
600年前的故宫是怎么建起来的?
地基的土作工艺,已无人知晓。
总不能把故宫掀起来看一看吧。
但是答案可以在今天的安徽凤阳找到。
那里有着故宫最初的原型。
凤阳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
洪武二年,登基不久的朱元璋,决定在凤阳兴建明中都皇城。
可就在明中都初具规模时,却突然被叫停,原因至今成谜。
今天的考古发现,明中都遗址上有着故宫太和殿的前身。
台基为碎石和夯土交替筑成。
仅挖掘出来的部分,就各有18层之多。
这样高标准的土作工艺,在朱元璋的儿子朱棣下旨兴建故宫时,被沿用并且进一步优化。
它确保了建筑其上的宫殿,可历经百年寒暑岿然不动。
是为「丹宸永固」。
在「丹宸永固」展览上,来自明中都遗址的许多建筑构件被运往故宫。
这是两代宫殿迟到了600年的首次会面。
二,百年前的戏曲声。
透风砖是古代匠人的一个精巧发明。
镂空砖雕,帮助墙体内的木头排湿,不易朽坏。
在养心殿西配殿的透风砖后,工程师无意间发现一份百年前的戏折。
上面记载了清晚期一次宫廷演出的戏曲名和演员。
这对于宫廷戏曲研究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据工程师推测,当时的情况很可能是这样:
就是某位小主路过的时候拿累了,顺手沿着透风砖的小洞塞了进去。
一藏即是百年。
就跟漂流瓶一样,静候有缘人。
这件事可太浪漫了。
仿佛能听到百年前的戏曲声悠扬飘来。
三,还乾隆皇帝一个真相。
历史也并非无所不知。
就比如乾隆皇帝肯定想不到,会有工匠在万岁爷头上「偷工减料」。
养心殿后殿是皇帝的居室。
按当时的工程标准,屋顶的椽子都应该固定在扶脊木上,确保牢固。
可在养心殿大修期间,拆下房顶的瓦片后发现:
后殿屋顶的椽子,直接钉在了正脊檩上,完全不见扶脊木。
负责修缮的工程师一语道破,这很可能就是当时国力衰弱的体现:
「要是有钱的话没必要,毕竟是皇宫的东西。」
历经六百多年沉积。
故宫的每块砖瓦、每根木头、每幅彩画,就连角落的宫廷戏折,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些声音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中,标记了一个个锚点。
而纪录片所做的,就是循着这些锚点穿越古今,理清故宫古建的生命脉络。
问历史要答案,还历史以真相。
「新与旧」
从纪录片《我在故宫六百年》可以得知,古建修缮有个宗旨:
「整体上尽量最小干预,最大限度保留历史信息。」
《我在故宫六百年》向我们展示了几大重要的修缮事件——
长**彩画绘制、养心殿扶脊木更换、西北角楼修缮等。
片中可以看到残砖,断瓦,腐木,剥落的灰面。
也能看到先进的设备,以及完好无损的新材。
修缮过程,其实就是一次次新与旧的碰撞,像是一场时光的接力赛。
一,彩画小样的绘制。
故宫建筑第一眼望去,看到的是木梁和砖瓦。
但还有内秀的东西不可忽视——彩画。
功能上,彩画可以阻断风雨侵蚀,保护木质结构;
内容上,它又是特定年代的社会风情记录。
故宫古建部有专门制作彩画小样的部门。
更有一整套完整的绘制步骤:
现场拓印,临摹,上色,贴金。
他们用这样的方式,留住清代晚期故宫彩画的流变。
相比于拍照,绘制彩画小样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
但能够保留下丰富的工艺信息,再现背后繁复的工序。
既是古建彩画研究与保护,不可替代的一个环节。
也是一次和古人对话的好机会。
古老的彩画,以全新的方式被永久保存了起来。
二,木构件的更换。
面对故宫建筑糟朽的木构件,工程师常常陷入两难。
从功能角度,理应换上受力更佳的新木材;
但从文物保护角度,要尽量保留原材和历史痕迹。
所以木构件的更换,常常是新材与朽木的拼接。
养心殿西配殿的一根墙内立柱内部出现朽坏。
情况不乐观,但工程师还是放话了:
「尽量保吧,能保一段是一段。」
修缮玄穹宝殿的立柱时。
古建部同样将木料完好的部分留下,缺失处用新的木条补上。
并且在新木写上日期,为下一代修缮者提供技术线索。
他们当然是希望,这些线索永远用不上。
要是遇到腐坏实在严重的,就不得不完全替换。
养心殿正上方的扶脊木,看样子是抢救不回来了。
替换的木材也有讲究。
必须用相同品种和质地的新木材。
三,无解的屋顶难题。
也存在一些问题,是不以新旧为转移的。
无论过去多少年,始终一直存在。
但这个问题看上去没有那么严峻,反倒有点诗意。
故宫建筑以琉璃瓦覆盖屋顶,虽说防水防火。
但也有一个天然的难题——
杂草。
早在清代内务府的记载中,每年春秋二季。
朝内都要组织专门的人上房除草。
一旦杂草蔓延,足以摧毁宫殿的防水系统。
有趣的是,不同的宫殿屋顶上,常常会长出特定品种的草木。
这种作业,即便到了今天也依然需要有专人完成。
百年来的泥土,浸润过百年来的雨水,结出了今时今日的萌芽。
时光在屋檐的缝隙中,悄然汇聚。
六百年风吹雨打,故宫仍然「永葆青春」的背后,是新旧更迭,是物与人之间的不尽轮替。
临摹、贴金、修楼、铺砖、除草…
从未间断的保养与修缮,让故宫在时光中,屹立成了永恒。
「守与进」
说完了故宫建筑古今和修缮的故事,最后该说说故宫里最重要的主角——
人。
没有一座建筑能离开人而存在,故宫也不例外。
故宫六百年,既是草木砖石,雕梁画栋。
更是一代代匠人的坚守与传承。
上世纪二十年代。
对故宫角楼的修缮工作,直接培养出了故宫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古建修缮的工匠群体。
那次修缮首次融入了现代建筑理念,积累了完备的工程资料与施工规制。
对于亲历角楼修缮的老匠人,那是可以回味一辈子的荣耀。
如今忆起,也满是自豪:
「西北角楼修好了以后,打下的基础,再修几个角楼都不成问题。」
这张摄于1956年的老照片,是故宫西北角楼修缮人员的合影。
其中有很多没有留下姓名的匠人。
接着拍摄纪录片《我在故宫六百年》的机会,为他们一一补上了。
最终,这张照片作为展品被展出。
鱼叔尤其喜欢看纪录片中老一辈匠人,对着镜头侃侃而谈的自信模样。
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无与伦比的专业。
比如故宫第三代大木匠的代表人物李永革。
他参与过1980年代以来几乎所有的故宫大修工程。
修缮养心殿时请他出山把关。
他只用手摸了摸窗户的边缘,就自信地说出:
「不够100年以上是出现不了这种痕迹的。」
随着故宫第三代工匠逐渐退休,很多技艺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
因此,故宫博物院特别制订了一项长期培训计划。
已经退休的老工匠,将自己毕生所学,口传心授给更年轻的下一代。
为的是既要守得住,更要走得长远。
就拿看似简单的抹墙来说,背后也有很多学问。
吴生茂是故宫博物馆的退休瓦作技师。
在故宫教学,上手的必须都是真东西。
吴生茂手托泥浆,感觉不实,就上下倒腾一番,跟厨子颠勺似的。
一抹,就是鱼鳞底。
他说:「灰板不动,那哪儿成啊。」
示范结束,开始手把手指导学员。
先从「串缝」练起,这是大墙抹灰前处理缝隙的步骤。
需要用「鸭嘴铲」将灰泥喂入缝内,再用细碎砖瓦填充。
技巧就是先揣进去,来回一肘,把里面的灰扒拉出来,再塞进去。
「这才算生了根了。」
然后到了抹灰步骤,换另一位老匠人指导,术业有专攻。
李增林,修缮技艺部的国家级传承人。
同样直接上手,不说废话。
「拿起来就抹,这有什么啊。」
十几分钟后,抹完收工,宫墙已平整如新。
学员们再照着做。
这些学习修缮技艺的年轻人,入行之后还会去各中小学讲课。
为喜爱传统建筑的学生提供学习机会。
古建营修技艺的火种,就这样代代流传不息。
就像《我在故宫修文物》里书画组的杨泽华匠人所说:
「你积极地迈出这一步,后边还有人。」
泱泱六百年。
一切历史,都是人的历史。
故宫的背后,站着的是几代匠人。
丹宸之所以永固,皆因一代代匠人薪火相传,久久为功。
他们以一个个「小我」精心守护着一砖一瓦,一石一木。
在漫长的时光接力中,最终留住了故宫的红墙黄瓦,流光溢彩。
开播前,《我在故宫六百年》的宣传片以「你在,我在」为主题,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世界在我们未到来时已经存在,我们离开后它也不会消失。」
故宫同理。
正因为有着一代又一代匠人的保驾护航。
故宫才会一直存在。
并且还会再红下一个六百年。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在看」吧。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