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深圳长大了,它们却老了
深圳,
又称 “鹏城”,
设立为经济特区40年以来,
曾经的“鹏城”,
如今早已“鹏程万里”。
然而繁华之下,
被高楼所包围的“城中村”中,
依然保有深圳的古早一面。
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同时混融于今时今地, 并行不悖,
深圳作为一座城市似乎越来越“年轻”;
而它们,却越来越“年迈”。
摄影、撰文:吴国勇
在被高楼大厦包围着的下沙村广场上,村里的黄氏宗亲联谊会及客家人传统的“大盆菜”宴。上万人同吃大盆菜的流水宴席,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2016)
“城中村”很普遍,城市几乎都在蹭蹭长着个头,扩张着边界,席卷淹没着村庄,宛如几千年从未有过的沧海变桑田。
而在所有这些城市当中,深圳无疑是最为典型的一个:40年前,深圳还是一个小“渔村”;而今早已成为与北上广齐名、人口超2000万的大都市。这样的城市进化史,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奇迹。
水围村文化广场
用影像来记录这种变迁,可能是最直接最方便的方式。可惜我自上世纪90年代初下海落脚深圳,前20年一直忙于生计,并没有从一开始就有影像记录的自觉;待终于挣脱出来,才发现身居其中的我,已经“不识深圳真面目”了。于是就想,何不去寻找隐藏在繁华都市里的“城中村”, 认认真真给这些“村”拍一些肖像呢?
日积月累下来,跑遍深圳各社区、拍摄近200个原自然村后,便有了这组 “深圳村话”。
墪头村牌坊,市井热闹
其实,深圳从2004年起就已无传统意义的自然村落和村治组织了,取而代之的是城市化改造后的集体股份公司和新型社区,但这些社区依旧保持传统村落的村(居)民自治模式。村城之间看似已合二为一,却有着明显而隐晦的边界。
“原居民”和“租住客”两个群体所代表的本土文化与移民文化、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传统农村文化与现代都市文化的二元世界,在城中村中混融。
对无数外来的租住客来说,城中村只是其 梦想的暂时栖息地。而对于那些原居民, 这里则是他们的根。他们既享受都市蓬勃发展所带来的红利,又躲进村里固守并偏安于这座精神上的“土围子”。
皇岗村牌坊,雕梁画栋
广场、牌坊、宗祠、家庙以及各路神仙普遍存在于城中村中,有的奢华,有的寒酸,但全是原居民独特的文化符号;宗族崇拜、土地崇拜、金钱崇拜和权力崇拜,无不在这些符号里得到安放;广场是联系村与城市的纽带,也成了村里人休闲、锻炼、信息交融以及公共活动的珍贵场所。
这里 既是深圳的前世、深圳的“根”;也是深圳今生的另一番模样。它似乎与深圳的现代化形象相悖,但又确实与这座城市交织,冲突并共生着。
牌坊
牌坊是 村的大门,
村的边界;
同时也是实力的彰显,
牌坊上的 楹联则是村民精神的诉求。
岗厦村牌坊
岗厦村文氏以文天祥为祖宗,牌坊后有文天祥纪念浮雕墙,村名及楹联为该村文氏同宗书法家文怀沙所书:
岗岭横空丹心着史浩然正气行天地
厦宇连云朱笔绘彩锦绣丛里起凤麟
黄贝岭村牌坊
黄贝岭村牌坊这是旧村改造后重修的,高大气派,该村的楹联则为:
贝岭茂林百尺壁梧日丽风清鸣彩凤
石潭佳水千重锦浪时和世泰耀苍龙
低山村牌坊
低山村牌坊低山村的牌坊也低一些。虽然已经有过一次乔迁之喜,但要翻新高大起来恐怕得等到第二次乔迁了,该村的楹联为:
低谷喜迁乔燕舞莺歌开放春天普大地
山村钟毓秀民康物阜革新花发日光华
田心村牌坊
这个仿照巴黎凯旋门的牌坊,有些中西合璧的意味了。
宗祠
宗祠是城中村原居民宗族崇拜的精神家园。深圳的传统村落以客家人为主,大多一村一姓一宗祠,也有一村多姓多宗祠的。有宗祠拜祭的姓氏在深圳发现有50多个,黄、文、陈、曾、吴是大姓,有多村多个宗祠。
有的同姓同宗,比如凤凰村和岗厦村文氏,都说是文天祥的后代;皇岗村和水围村庄氏,都自称庄子的后裔;玉律村和新桥村曾氏,则把宗圣曾子当成先祖;但也有 同姓却不同宗的,上沙村与下沙村紧挨着,都是黄氏,但宗祠里的姓氏渊源全然不同。
宗祠制式与宗族的经济实力直接有关;但无论豪华或简陋,宗祠里先祖神位总是按对家族繁衍贡献值大小而不是简单按序列来排列。宗祠前的楹联大抵是 “福源绵长泽被后世”之类的意思,但各有不同,有的会嵌入一个纯地理名词如“济阳”、“庐江”、“陇西”,料是其先祖的发源地。
皇岗村-庄氏祠堂
步涌村-江氏大宗祠
下沙村-黄思铭公世祠
罗田村-韦齐赖公祠
俄地吓村-陈氏宗祠
祠堂前初来乍到的外来打工者
六约村-李氏宗祠
燃放鞭炮祭祖的人
诸“神”
各路神仙分布在村里。既有佛教的佛祖、观音、弥勒佛、善财童子;也有道教的福禄寿、八仙;甚至还有印度教与小乘佛教的四面佛。除了这些,民间信俗渊源的神仙也很多。
村中诸神
比如妈祖(天后),是深圳这个沿海地区常见的神。下梅林的龙母宫供奉的龙母,上村仙姑庙供奉的陈仙姑,都是一方的大神;更世俗一点的土地神,则有着多样的名字:福德老爷、土地公公、大王伯公、护围土主等,并以多样的面貌有时甚至只是一个牌位面世。
原居民往往并不是某宗教某神仙虔诚如一的信徒,这不妨碍他们信奉在他们地盘上所有的神仙,甚或只是村里一棵古老的树。 这种信仰是世俗的,也是包容的。正如一首古祭词说:皇皇上天,照临下土。集地之灵,降甘风雨。各得其所,庶物群生。各得其所,靡古靡今。
广场
因为深圳的 城中村大都是由握手楼组成,环境狭窄,因而,城中村广场成了村里人休闲、锻炼、信息交融以及公共活动的珍贵场所。它是一个舞台,村里的众生万象,在这个舞台纷繁鲜活地呈现;它又是一个纽带,将城中村与其宏大的背景——都市——奇妙联系了起来。
塘下涌村文化广场
上合村文化广场
南岭村文体中心
白泥坑村文化广场
幼儿园毕业礼正在举行
下沙村文化广场
黄氏宗亲会及千席万人大盆菜宴正在举办
《深圳村话》视频完整版(时长21分59秒)
远处是深圳的CBD,高达600米的城市地标平安金融大厦像灯塔般照亮城市;而密密麻麻的城中村、握手楼匍匐在它的脚下。握手楼里万家灯火,生发出无数外来打工者的“深圳梦”(2017)
购买2021国家地理中文日历
再“见”月球
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
就点一下“在看”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